張淑萍
習慣成自然,自然成性格,性格決定命運。幼兒時期是性格形成、人格成長的關(guān)鍵期,對幼兒道德行為的教育愈早愈好。因此,培養(yǎng)幼兒的健康人格和良好習慣,為形成高尚品德打基礎(chǔ),是幼兒園義不容辭的責任。在幼兒園如何實施品德教育呢?我從以下三方面談談幼兒園品德教育的有效途徑。
一、創(chuàng)設(shè)環(huán)境,潛移默化,滲透教育
新《綱要》告訴我們:“要為孩子創(chuàng)設(shè)一個能使他們感受到接納、關(guān)愛和支持的良好環(huán)境,并為幼兒提供表現(xiàn)能力的機會和條件?!薄碍h(huán)境是幼兒發(fā)展的基礎(chǔ),環(huán)境是課本、環(huán)境是課堂、環(huán)境是最好的老師?!边@有力地說明了環(huán)境在幼兒園品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比如,在活動室的墻壁上設(shè)置“爭紅旗”欄目,在墻上粘貼和幼兒小組數(shù)量相應的“小山”,并準備一些小紅旗;每天評一評、比一比,哪一組的小朋友互相幫助贏得大家的喜歡,他們組的“小山”上就多了一面小紅旗。到每周五的下午,看一看哪一組的紅旗多,哪一組的幼兒棒。有時,幼兒還會一起商量,出謀劃策,怎樣做會多一面小紅旗。這樣的環(huán)境布置,有利于幼兒控制自己的不良行為和習慣,培養(yǎng)幼兒的集體榮譽感。又如,在園門口樹立“溫馨提示牌”,每逢特殊的日子,就出示溫馨的提示。如,三月八日是婦女節(jié),可提示:今天是三月八日(旁邊畫上孩子給媽媽戴上大紅花)。九月初九是重陽節(jié),可提示:今天是九月初九(旁邊畫上孩子和爺爺奶奶歡樂的場景),等等,讓孩子在形象的提示中受教育,同時讓家長利用這些溫馨的提示給孩子實施隨機教育,讓孩子從小學會感恩。
二、重視榜樣,善于模仿,寓教于樂
幼兒的思維富有具體性、形象性,可塑性大,模仿性強,容易受成人的影響,這與他們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規(guī)律相關(guān)。比如,每次孩子幫我做了一件小事,如拿一本書、遞一支筆,我都會真誠地說聲“謝謝”,他們也會高興地回答“不用謝”,幫孩子扎個小辮或整理衣領(lǐng),他們會自然而然地道聲“謝謝”。重視榜樣作用,注重行為練習,這遠比老師口頭說教更能讓幼兒明白“懂禮貌,尊重別人”的道理。如,一個幼兒在結(jié)構(gòu)區(qū)玩積木時,隨處亂扔,老師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于是想了個辦法,請小朋友和老師比賽,看誰向籃子里扔得積木多。一會兒,積木都回到籃子里,接著老師對小朋友說:“積木玩好了要及時回到籃子,如果到處亂扔,就會丟了,以后就不能玩了?!蹦俏粊y扔積木的幼兒不住地點頭,這樣既保護了孩子的自尊和興趣,又使幼兒受到了教育。又如,一個幼兒走路時絆了一跤,另一個幼兒忙上前扶起;老師及時給予表揚,讓幼兒知道樂于助人是一種良好的行為。再如,地上有紙屑,應揀起;走樓梯,不要擁擠;在公共場所看到吸煙要阻止;看到隨地吐痰要提醒……凡此種種,讓幼兒懂得“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從小事做起,形成良好的品行。
三、提供條件,行為練習,重視培養(yǎng)
現(xiàn)在的孩子,獨生子女居多,往往以“小皇帝”自居,唯我至上,孩子生活道路往往由成人安排得一帆風順,從而造成很多孩子贏得起輸不起,這會導致將來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經(jīng)濟社會中承受不起挫折,輸不起。只有懂得成功來之不易,才能真正明白付出的艱辛。因此,成人要提供必要的條件,重視行為練習,重視培養(yǎng)幼兒堅強的意志,形成良好的品德。比如,經(jīng)常組織幼兒參加各種有益的活動,利用節(jié)假日組織幼兒徒步旅行,舉行跳繩、拍球等比賽,開展小小運動會等公益活動。建議家長為幼兒提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鼓勵幼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讓孩子體驗適度的勞累和艱辛,不僅增強幼兒的體質(zhì),同時幼兒的意志也得到磨煉。又如,有意識地創(chuàng)設(shè)和利用“險境”,鍛煉幼兒。我經(jīng)常安排一些困難的事(探索實驗等),設(shè)置一些需要克服困難才能完成的游戲或交給幼兒比較困難的任務,讓幼兒努力完成。這樣幼兒在通過自己的努力辦成一件事,克服困難獲得一個成功的過程中,鍛煉他們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還增強他們克服困難,戰(zhàn)勝困難的勇氣和意志,從而形成不怕困難、迎難而上的良好品德。
四、抓好契機,多元評價,積極滲透
師生交往、同伴交往,是幼兒交往的開始,是幼兒社會化的重要途徑。抓住契機,多元評價,積極滲透,有助于促進幼兒萌發(fā)誠實、友愛、有禮貌的情感,并形成幼兒的人際交往能力和文明交往意識,形成活潑開朗的性格。如,區(qū)域活動時,敏敏和磊磊為角色分配發(fā)生了爭執(zhí),我細心觀察,爭執(zhí)不太強烈,當時沒有介入。在接下來的評價活動中,我特意讓孩子談談與同伴是怎樣友好合作的,很多孩子都談了和同伴合作的過程。我看到敏敏和磊磊沒有想說的念頭,于是我提出,在游戲中遇到什么困難,又是怎樣解決的?這時,敏敏和磊磊對望了一下,我乘機請他們來說說。他們講了在發(fā)生沖突時,兩人經(jīng)過協(xié)商后又愉快地合作了。我?guī)ь^鼓起掌來,當即表揚了他們。孩子們一起為他們鼓掌,他們高興地擁抱在一起,體驗相互理解后成為好朋友的快樂,讓孩子體驗合作的愉快。又如,把德育滲透到家庭教育中,“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家長的品德、個性、習慣、愛好、為人處世的態(tài)度及對子女的教育方法,對幼兒品德的形成和發(fā)展有重要的影響。因此,幼兒教育必須取得家庭的支持,使家庭教育和幼兒園教育有機融合,并對幼兒的良好行為給予正確的評價,從而實現(xiàn)步調(diào)一致,家園共育,形成合力。再如,充分利用社會積極因素教育幼兒,幼兒是社會中的一員,他們的成長受到社會的影響。我們可根據(jù)幼兒的年齡特點,精心選擇和設(shè)計一些積極的素材,發(fā)揮其教育作用,讓孩子善良、熱情、坦誠、樂天、剛強、堅韌不屈、懂得感恩。
總之,在幼兒園實施品德教育,是根據(jù)幼兒品德發(fā)展的特點和規(guī)律,在整合各種教育資源的基礎(chǔ)上,有目的地在幼兒生活及各項活動的整個過程中施加教育影響,逐漸轉(zhuǎn)化為幼兒良好的道德情感和行為習慣,真正達到身心和諧的發(fā)展狀態(tài),使幼兒成為有高尚品德、健康人格、良好習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