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先慶
同事很注重培養(yǎng)孩子讀書的習慣,她兒子還未上小學,便能獨立閱讀一些淺顯的書籍了。上小學后,同事從不要求孩子能考100分。一年級期末考試,語文96分,數(shù)學92分,皆由粗心造成。同事除了和孩子分析錯的原因,沒對孩子說其他的話。有人問她孩子考得怎么樣?她微笑著說:“他給自己留了上升的空間。”言語中透露出的智慧不得不讓人折服。
“留了上升的空間”,說明還有可追求的目標。我們發(fā)現(xiàn),孩子在學習中,成績一直居于他人之前時,就不可避免地會生發(fā)自滿的情緒。這,恰恰是孩子退步的開端。因為當他“一覽眾山小”的時候,感覺再沒有努力的必要了,從而喪失了繼續(xù)前行的力量。有的甚至產生了厭學的情緒,從此一蹶不振。
這類現(xiàn)象在動物界也常上演。
在菲律賓西部海岸,每年的秋天都能看到這樣一個壯觀的場面:海面上黑壓壓地飛來一片云,近看才知是南遷的燕子。它們歡快地鳴叫著,慢慢靠近海岸,但是人們驚奇地看到,一旦到了海岸和沙灘,許多燕子都飛不起來了,永遠地閉上了眼睛。遙遠的路途飛完了,沒有死于皚皚雪峰,沒有死于茫茫大海,沒有死于暴風驟雨,卻死于目的地那細軟的沙灘上。
有人對此分析說:“為什么會發(fā)生這樣的悲?。咳绻碁┰龠h兩三千米,許多燕子難道就飛不到嗎?悲劇發(fā)生的原因恰恰是因為目的地到達了,支撐他們的信念突然消失了,意志瞬間松懈,身體也隨之極度衰弱,于是生命之燈熄滅了?!卑嗌显?jīng)興起一股“悠悠球風”。悠悠球一個比一個高級,有的甚至達到了300元。下課后,到處都是玩悠悠球的身影,不但如此,有的還在課堂上玩,多次制止均不見效。數(shù)學老師想到了干脆組織一場比賽,并提前公布比賽規(guī)則。一時間,悠悠球玩得更是熱火朝天。那周星期五的班隊活動課,比賽如期舉行。奇怪的是,隨著比賽的結束,玩悠悠球的學生漸漸地少了。剛過一周,班上便無人再玩。不難看出,是這次比賽給了他們一個目標,當目標達到后,大家便沒有了繼續(xù)玩的興致。
孩子的學習與人生都是一個不斷行走的過程。我們所能做的,就是不斷為他們樹立起新的目標,讓他們在追逐一個又一個目標的過程中得以成長,生命更加充實。
教室后面有一塊黑板用來公布班級信息,其實只需一小塊信息欄就夠了。有一天,我猛然想到,不妨將其用作學生的習作展示平臺。經(jīng)與班干部商議,由班上愛好寫作的幾位同學組成編輯部,每周二將選出的作文發(fā)表在上面供大家學習,一周一期,每期大約10篇。作文來自孩子們每天寫的日記,由語文老師挑選。一時間,大家寫日記的興趣大增。才過一學期,作品多次入選的同學就沒有那么大的興致了,平時里日記也開始應付。為了改變這一現(xiàn)狀,語文老師采取了一系列激勵措施。凡發(fā)表一篇(350字以上),獎積分400分;一學期發(fā)表達16篇,獲得作文新星獎,獎積分2000分;一年發(fā)表33篇及以上,獲得作文星光獎,獎積分5000分;兩年發(fā)表66篇及以上,獲班級作文諾貝爾獎,獎積分8000分;到畢業(yè)時能發(fā)表130篇及以上,獲得班級作文終身成就獎,有驚喜獎品。積分滿一萬分,找老師換一本書。這一來,學生的興趣再次被激發(fā),習作能力也在逐步得以提升。舒新城說:“因為世界永遠在進化的途中走,無論何時,總不能達‘完全’的境地,只能向完全的路上走?!蔽覀円脖仨氉尯⒆觽冇肋h向著“完全”前行,而不是讓他們誤把眼前的收獲當作終點。為他們制定循序漸進的目標,讓目標不斷在前面吸引他們的目光,不斷激起他們向上的信念,努力地前行。
周國平說:“最凄涼的不是失敗者的哀鳴,而是成功者的悲嘆。在失敗者心目中,人間尚有值得追求的東西:成功。但獲得成功仍然悲嘆的人,他的一切幻想都破滅了,他已經(jīng)無可追求。失敗者僅僅悲嘆自己的身世;成功者若悲嘆,必是悲嘆整個人生?!弊尯⒆觽兙瓦@樣地走在追尋完美的路上吧!
【責任編輯:白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