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洪波
摘 要:由于幼兒的年紀較小,具有好動、學習隨意的特點,因此可在幼兒園課程的教學中逐漸應用游戲精神理念,將幼兒所要學習的課程知識融入游戲的設計與實踐,使幼兒在享受游戲活動帶來樂趣的同時學習相關的課程內容。
關鍵詞:游戲精神;幼兒園;游戲化
中圖分類號:G613 文獻標識碼:B 收稿日期:2015-12-21
幼兒園的啟蒙教育對幼兒的未來學業(yè)發(fā)展至關重要,幼兒在進行課程學習的過程中好動、比較隨意,課堂紀律難以保證,同時幼兒也難以學到課程知識。游戲屬于幼兒課程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將游戲融入幼兒的教學當中,不但可以保證幼兒的學習,還能夠促進幼兒的身心健康發(fā)展。
1.游戲化幼兒園課程的基本概念
將游戲設計內容與幼兒學習內容共同組成有效的幼兒教學方案,這被稱為游戲化幼兒園課程。[1]游戲化幼兒園課程與傳統(tǒng)的幼兒課程教學之間存在一定差異,游戲的參與能夠改變傳統(tǒng)呆板的教學環(huán)境,可以調動課程學習氛圍,使幼兒在學習的過程中發(fā)揮積極性、主動性,符合幼兒好奇、好動的特點。同時,將游戲融入幼兒課程當中,使幼兒課程學習具有一定的社會屬性,促進幼兒在進行游戲活動參與的過程中了解學習環(huán)境以及周圍環(huán)境的變化,有利于培養(yǎng)幼兒適應環(huán)境的能力。
2.游戲精神應用于幼兒園課程的有效對策
(1)創(chuàng)造游戲環(huán)境。要想將游戲精神應用于幼兒園課程當中,首要原則是創(chuàng)造有趣的游戲環(huán)境。通常情況下,游戲環(huán)境對幼兒課程學習影響較大,幼兒接觸游戲環(huán)境的第一時間就能夠判斷其是否喜歡參與其中,并且對于游戲環(huán)境的設計也需要包含教師的教學內容。游戲環(huán)境可以由兩方面共同組成,一種是游戲內容、游戲材料、游戲場地等物質方面,另外一種是游戲氛圍、游戲意義等精神方面。游戲環(huán)境是教師進行一切游戲化幼兒課程教學的前提,教師要根據自己的教學目的、教學內容以及教學場地等硬件進行考慮,設定與其相符合的游戲內容,要求游戲符合幼兒的心理年齡和對游戲的接受范圍。例如,老師在進行數數教學的過程中可以設計一個“抓小魚”游戲:上課之前教師在黑板上畫出魚的形狀并且涂成不同的顏色,以此營造有趣的游戲氛圍,同時為幼兒分發(fā)魚形狀的卡片,鼓勵幼兒涂上自己喜歡的顏色。教師通過黑板上的圖畫和幼兒手中的卡片與幼兒共同開展數數活動。通過創(chuàng)設合理的游戲環(huán)境,提高幼兒的興趣,達到預期的游戲化幼兒課程教學的效果。
(2)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教師是游戲化幼兒課程教學的引導者,幼兒是參與游戲化幼兒課程教學的主體,除了營造有趣的幼兒課程教學氛圍,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也尤為重要。[2]教師要加強與幼兒之間的溝通,拉近自身與幼兒之間的距離,與幼兒形成朋友伙伴的關系。良好的師生關系能夠積極地調動幼兒參與游戲的興趣,能夠消除幼兒緊張、害怕等情緒,可以加強幼兒與教師的游戲互動,形成幼兒與教師共同游戲、共同學習的局面。例如,教師在培養(yǎng)學生團結協(xié)作、互幫互助能力的時候,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老鷹捉小雞”的游戲:教師可以采取自我推薦的方式或者伙伴推薦的方式選出“老鷹”的角色,教師組織剩余的幼兒排好隊,一個拉著另一個同學的衣服下擺扮演“雞寶寶”的角色,教師在隊伍的最前面扮演“雞媽媽”的角色。教師與幼兒共同參與到游戲當中,不但改善了師生關系,調動了幼兒的參與積極性,同時也能夠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3)提供豐富多樣的游戲材料。教師要進行游戲化幼兒園課程教學,要保證幼兒游戲材料的多樣性與豐富性。游戲材料是游戲的重要工具,教師可以在開展游戲之前準備好游戲材料,對幼兒逐一發(fā)放。例如,教師可以組織幼兒進行一場“小青蛙卡片制作”的活動,教師為每一個幼兒分發(fā)白紙卡片以及水彩筆,教給幼兒基本的繪畫知識。隨即鼓勵幼兒自己繪畫小青蛙,并且為小青蛙涂上自己喜歡的顏色。最后教師可以將幼兒繪畫的小青蛙卡片粘貼到教室的墻上,作為作品來展示。這一游戲化幼兒課程教學不但培養(yǎng)了幼兒的動手實踐操作能力,同時將幼兒的作品予以展示,可以提高幼兒的自豪感與滿足感。
3.結語
本文通過對游戲化幼兒課程的基本概念和具體教學策略進行 闡述分析,游戲精神應用于幼兒課程教學中,有利于提高幼兒游戲活動的參與積極性,能夠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對幼兒未來的學業(yè)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李菊平.快樂學習快樂成長——幼兒園課程生活化游戲化的探索和實踐[J].中國校外教育,2015, (9):137-137.
[2]張素芬.幼兒園教學活動中游戲精神的探尋與重塑[J].求知導刊, 2015(17):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