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瑩
家校合作制度化的建設要讓家長以合作伙伴的態(tài)度主動參與到學校教育中來,提高家長與學校之間的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
作為一所建校于1873年的百年老校,家校合作對于九江市雙峰小學來說,并不是新鮮話題。多年來,學校將家校合作列入學校德育工作計劃,并開辦了家長學校,組建了學校家委會,對推動家校合作工作的開展,改變學校面貌的建設,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一、家校合作轉向制度化
2013年3月,江西省教科所總項目組專家進駐學校進行調研和實踐指導,同時也對全校教師開展“制度化家校合作”的培訓。
通過培訓和探討,學校老師認識到科學地建立組織是將家校合作制度化的基礎和主要手段??梢杂筛鞣N不同的組織形式承擔家校合作工作,家長委員會、專業(yè)工作組、家校合作聯合行動委員會等,都是家校合作的重要組織形式。
對于家校合作制度化,學校教師們也有了新的認知。由家長自主選出來的家長代表組成家長委員會,是家長主動參與的家長組織。我們需要鼓勵和保護家長的積極性,并對家委會工作中每位家長委員應當承擔的職責都有明確分工。培訓中,老師們還重點學習了來自美國愛普斯坦教授歸納和整理的家校合作活動的六種類型。(見表1 )
很多班主任對這六種類型表示認同,并根據自己以往的實踐經驗認為相互交流和在家學習兩種類型的家校合作活動開展的較多,其他類型的比較少。從家校合作的六個類型來說,家校之間的關系在很多情況下是單向的、片面的,很多家長在參與學校教育過程中扮演的仍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支持者角色:督促孩子學習,幫孩子檢查家庭作業(yè),聆聽家長會上教師一個人在講臺上的侃侃而談,在單向接受的過程中缺乏主動的參與。家校合作制度化的建設要讓家長以合作伙伴的態(tài)度主動參與到學校教育中來,提高家長與學校之間的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
二、家長主動競選家長委員會
2013年9月1日,雙峰小學廬山新校區(qū)迎來了第一批學生?;诮y(tǒng)一框架內的家校合作工作在新校區(qū)和老校區(qū)同時開始規(guī)劃和實施。在當年的學校工作計劃中明確指出:以一年級新生家長為主要試點年級,全面建立健全家長委員會,征集家長志愿者,鼓勵家長更多的參與到學校各項活動和決策中來。建立家委會的準備工作很快在新生報到的第一天就開展起來。早上家長帶著孩子到教室報到的時候,班主任鄭重地給每一位家長發(fā)放了一份通知和征集表,并告知填寫的目的是征集家長志愿者和籌建班級家委會,表格將在下午開家長會的時候回收,請家長如實填寫,并保證關于家庭成員的社會資料會得到保密,同時請有意向申請家委會成員的家長做好準備。
在一年一班的第一次家長會上,班里有十余名家長參加到了家委會的競選當中,他們上臺做自我介紹,并表達對孩子成長的關注和為班級服務的決心,最后通過家長的民主投票選出了班上的7名家委會成員。家長會散去后,家委會的7位成員單獨留下來和班主任老師召開了第一次家委會會議,大家明確了分工,設立家委會主席、會計、出納、活動策劃各一名,另外三名負責活動的組織協調。為了方便家長之間的溝通,他們將班級里的42名同學分成了7個小組,每一個家委會成員擔任這個組的家長聯絡人,負責與這些家長的溝通工作。小組工作的形式不僅減輕了班主任和家委會主席的工作壓力,而且讓每個社會階層的家長都有代言人,能夠充分地表達意見。
班級家委會通過家長競選的形式建立后,四年二班的班主任在上學期的家長會上,向家長表達了本班連續(xù)兩年沒有評上“文明班”稱號的遺憾。新學期,家委會主席主動找到老師,希望四年二班能夠在老師和家長的幫助下重新獲得“文明班”稱號。家委會成員召開了本學期的第一次會議,議題就是“爭回文明班”。家委會上,老師和家長總結出問題主要出現在班級衛(wèi)生保持上。針對這個問題制定出了“講衛(wèi)生愛清潔爭做文明班”家委會工作目標,老師和家長分工合作,家長在家庭中培養(yǎng)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和清潔技能,老師在班級里組織衛(wèi)生服務小組,提醒同學保持好班級環(huán)境衛(wèi)生,每周進行衛(wèi)生評比,獲勝的小組,家委會將提供獎品給予獎勵。同時,這個學期的親子活動舉行了宣傳“愛護環(huán)境”的戶外活動——清理廬山登山路上的垃圾,讓“講衛(wèi)生,愛清潔”的好習慣融入平日的生活中去。通過對計劃的有效落實,四年二班在這個學期末獲得了“文明班”的稱號。
通過這個學期有計劃的家校合作,教師體會到家長主動參與是家校合作的第一步,體現了家校的平等關系。家長的主動參與,與開學初通過選舉建立的新的家委會是分不開的,新組成的家委會有明確的職責分工,將工作制度化,大大提高了家委會工作的有效性。家委會成員全部是主動當選,工作積極性很高。當家長們視班級所有的孩子為自己的孩子,視班級的發(fā)展為己任的時候,家校之間的平等合作關系就基本建立起來了。
三、專業(yè)工作組越來越有專業(yè)范兒
除家委會之外,專業(yè)工作組是基于兒童成長的目標,根據家校合作的六種類型分別建立,成員包括家長、老師和社區(qū)人員等家校合作的全部力量,每個專業(yè)工作組開展對應類型的主題活動。工作組的成員相對穩(wěn)定,能夠持續(xù)地、有層次地達成兒童培養(yǎng)目標,讓家校合作工作跳出經驗性的實踐層面,進入到制度化的框架內。
很多班級在新學期的家委會會議中,向家長做了家校合作專業(yè)工作組實施的目標和將要落實的培訓,很快各班就建立了各具特色的家校合作專業(yè)工作組,涉及到課程指導、安全防衛(wèi)、社會實踐、家庭教育、咨詢宣傳等多個方面。各專業(yè)工作組以學校的年度工作目標為基礎,撰寫了一個詳細的年度行動計劃以促進家校合作工作的展開。工作組的成員包括家長、教師、學校行政管理者甚至學生。他們互相學習,制定基本規(guī)則和目標并執(zhí)行活動、評估活動,共同解決問題、分享成功,讓學校的德育工作有了新的高度和廣度。
三年七班社會實踐專業(yè)工作組的目標是由家委會成員——學生靜琪的爸爸提出的“培養(yǎng)有社會視野的兒童”。這位有海外訪學經歷的大學教授,認識到中美兒童很大的差異來源于視野的不同,美國兒童能夠從小就關注社會,同時以為社會做出貢獻而驕傲,目前中國兒童還比較缺乏這種意識。他決定要培養(yǎng)孩子從小就有寬廣的視野,關注這個國家里更多人的生活。工作組經過幾次商討,確定了主題為“關愛留守兒童”的活動內容,并且制定了詳細的活動安排和時間節(jié)點。整個活動歷時一年,在這一年里,工作組成員嚴格按照時間節(jié)點帶孩子深入鄉(xiāng)村學校進行實地調查了解留守兒童的生活,給孩子先后做了四場培訓講座:如何制作PPT、怎樣做預算、演講的技巧、募捐的知識,并在班級里舉行演講比賽;引導孩子成立募捐小組,到社區(qū)進行宣講募捐;指導孩子購買留守兒童所需物品,與留守兒童交朋友通信……在這個過程中,家長走進教室走上講臺,老師走出教室走進社區(qū),二者都以教育者的身份參與活動,學校、家庭和社區(qū)的教育資源得到了充分的整合。雖然工作組的目標是關愛留守兒童,培養(yǎng)孩子的社會視野,但是在這個過程中孩子不僅開闊了眼界,同時也鍛煉了多種能力。
二年三班社會實踐工作組在這一年的工作目標是教孩子“學會四種蔬菜的種植”,學校里的小菜地是他們的實踐園地。周邊務農的家長們和有著種植經驗的爺爺奶奶更多的參與到了工作組中來,他們在課堂上給孩子講辣椒、白菜、土豆、蘿卜這四種蔬菜的成長過程,讓孩子們認識它們的根莖、葉、花、種子、果實,并帶著孩子們翻土、播種、澆水、采摘。在制定工作組計劃時,教師充分尊重了這些似乎受教育程度不高的家長的意見,聽從他們關于種植時機的安排,讓家長有充分的自信走進學校開展的教育活動中來。在期末的家長會上,這些家長獲得了家委會頒發(fā)的優(yōu)秀家長的獎狀。這些活動融合了不同層次的家長,社會階層較低的家長也有參與學校教育的機會,讓更多的家長在教育學生中獲得話語權。
專業(yè)工作組的建立,有效地利用和開發(fā)了家長資源寶庫,尊重不同社會背景、不同教育層次的家長,讓每一位家長都動起來,參與到學校各種教育活動中,而不僅僅局限于是特長家長、智力家長對課程的支持和輔助。這樣的資源整合已經從單純的利用走向了高層次的互動、共享,最終得益的是學校、家長、學生三方。
通過這三年的家校合作試點工作,家校合作工作從實踐經驗化轉向制度化,越來越多的教師體會到任何一項教育教學工作都可以有家長的力量參與進來。家長不再是單純地配合老師的教育教學,更重要的是和老師形成教育共同體,目標清楚分工合作;越來越多的家長看到了學校開放合作的態(tài)度,積極參與到家校合作中來,從志愿工作到家長課堂,從關注學生的身體健康到關注教師的個人成長,家長們的決策和權利意識正在覺醒,他們感覺到自己能夠影響教育,讓教育與自己的理想更近一些,這無疑是一個最大的進步。
在制度化的視野下,學校的家校合作工作還有很多需要提升的地方,比如學校專業(yè)工作組的建立多以班級為單位,達成的目標比較分散,缺乏學校發(fā)展的整體性。在未來的家校合作工作中,我們更應通過學校家校合作的制度化來推動學校年度發(fā)展目標的清晰與明確。
【作者單位:江西省九江市雙峰小學】
責任編輯/張 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