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舒暢
[摘要]隨著教育改革的逐步發(fā)展,人格教育已引起各高校教育者的普遍的關注,大學生健康人格的培養(yǎng),也成為各高校培養(yǎng)面對未來社會人才的必選,體育教育的特點和模式也成為人格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大學階段是人生發(fā)展的重要階段,是學生人格發(fā)展非常關鍵的時期,體育相比其他學科具有一定的直接性、實踐性,能通過身體的教學提高自我參與意識,推動自我意識的發(fā)展,增強人際關系和社會適應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意志力和自信心,塑造大學生健康的人格體育教學起到了促進的作用。
[關鍵詞]體育運動 人格培養(yǎng) 作用
[中圖分類號]G80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6)06-0136-01
人格所呈現的精神面貌影響一個人的心理健康、活動效率、社會適應能力、社會生活的質量,也與整個社會的飛速發(fā)展有著密切的聯系??梢哉f,大學是學生步入社會前的一個重要階段,學生需從大學里養(yǎng)成關注自我發(fā)展、適應社會發(fā)展的良好習慣,所以此階段是人格發(fā)展的重要階段,學校的傳統做法就是思想教育和心理輔導來引導學生的健康人格。此外,體育教學的特殊性質,行為態(tài)度的引導,也對影響大學生健康人格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一、大學生健康人格的發(fā)展特征
首先,大學階段是個體走向社會的一個重要階段,接受了十幾年的學校教育,即將走向社會,由此大學生目光轉向社會,開始思考自己的前途命運,開始主動、自覺地關注自身的發(fā)展,具有一定的自覺性特征。其次,大學階段是個體人格各項要素發(fā)展的一個迅速時期,更加的關注社會,思維處于活躍的狀態(tài),同時社會活動增多,在社會活動中不斷獲得信息進行思考,迅速選定自己的發(fā)展方向,確定自己的價值觀,這就是人格發(fā)展的迅速性。隨著大學生各項特征的迅速發(fā)展,各個方面的壓力也隨之而來,這些壓力導致大學生健全人格的發(fā)展受到影響,在這些因素下大學生的人格特征呈現出不穩(wěn)定性。
二、體育對大學生人格發(fā)展的促進作用
體育教學和其他文化教學大有不同,體育教學是一種身體的教育和情感體驗,在這樣一個過程中,大腦分泌一種系列興奮物質,伴隨身體的活動情感得以升華,注意力格外集中,在這樣的實踐活動中人格也得以完善。心理壓力和不健康的因素得以釋放,同時也提高了自己的社會適應能力。研究表明,體育運動與人的心理有著密切的聯系,通過體育活動有助于提高人與人之間的人際關系和合作能力,因此,經常參加體育活動在一定程度上對心理健康有促進作用,特別是在緩解人的焦慮方面效果明顯,堅持體育鍛煉會使大學生養(yǎng)成活潑好動,樂觀向上的優(yōu)良品質。
此外,體育鍛煉還可以提高大學的情商和智力,發(fā)展大學生優(yōu)異的人格,提高社會適應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使當代大學生能夠與社會發(fā)展保持緊密的聯系,所以說,大學體育運動對學生健康人格的發(fā)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三、體育教學能有效促進大學生形成良好的人格價值觀
(一)樹立學生的集體觀念
在體育教學中,它的存在形式是形態(tài)化的,學生參與身體活動的形式以個體和集體為主,他們通過互相間在活動中的交流與合作,使生生間、師生間、個人與集體間形成了良好的特定社會環(huán)境,使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更容易、更直接,基本可以滿足學生在大學校園中對社會交往方面的需求,逐步使大學生在個人和集體的良好關系中形成良好的交往能力,樹立正確的社會觀念,增強社會適應能力,從而培養(yǎng)他們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道德修養(yǎng)。
(二)樹立大學生的審美觀
在體育教學中,學生主要以體育運動為主,但是體育運動的目的并不僅僅是提高身體素質那么簡單,還有加強心理感受、參與情感體驗、促進知識能力形成等,所以在教學中,體育教師應設置一些難度較大的活動場景,讓學生充分參與到活動中,以鍛煉他們,培養(yǎng)他們艱苦奮斗的優(yōu)良作風,堅忍不拔的意志品質(如體操、球類等項目);還可以設置一些比較緊張的體育項目,可以培養(yǎng)學生沉著、果斷的優(yōu)良品質;也可以設置優(yōu)美的體育項目,讓學生通過內心和動作表達自己的情感,陶冶情操,培養(yǎng)良好的氣質和審美的品味(如體育舞蹈和健美操),還能通過體育實踐后感受成功的喜悅和收獲欣慰,養(yǎng)成良好鍛煉的習慣既能在生理上得到健康還能在心理上得到釋放,通過復雜的動作教學和實踐,促進了抽象思維與形象思維的協調發(fā)展,促進了學生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的迸發(fā)。
(三)樹立學生的成功觀
學生在參與體育運動的過程中,他們的態(tài)度、情緒,思維的敏捷度以及意志表現都非常突出。如,在跳高運動中,當跨越一個高度又面臨難度更大的新高度時,學生的心理會發(fā)生變化,考慮是否能夠完成這個新的挑戰(zhàn)。與此同時,他們的心理特征立即顯露,成功者的喜悅溢于言表,吶喊、大笑,與同學互動增加,失敗者的情緒表現是不同的,有人表現出沮喪,有人表現出急躁,有人表現出沖動,等等。這時,體育教師就應發(fā)揮其應有的重要作用,仔細觀察學生的心理變化,并且在腦中迅速做出判斷,以及時應對,順勢引導,引導學生正確看待成功與失敗,并加以鼓勵和指導,找出學生的優(yōu)勢和劣勢,激勵學生們增加自信心,突破心理障礙,直面困難,體驗成功與失敗,在這過程中提升自身的心理調節(jié)能力和抗挫折能力,學會逆流而上。
總之,體育活動對身心的有益作用已是共識,不僅鍛煉了身體還陶冶了情操,使學生有充沛的體力和緩解壓力的能力,優(yōu)化和完善學生的人格,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fā)展。
責任編輯:張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