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傳統(tǒng)板書在信息時代下初中歷史新課程中的運用

2016-05-06 12:26:13鄺旭東
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中) 2016年4期
關鍵詞:知識結構信息時代板書

鄺旭東

【摘要】 當前的初中歷史新課程教學中,現代信息技術以其獨特而巨大的優(yōu)勢,在課堂教學中已經是比較普遍的情況了,很多歷史教師因此而忽視了傳統(tǒng)板書的作用,甚至完全放棄板書。然而,筆者認為,傳統(tǒng)板書在歷史課堂教學中仍然有它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設計出更合理的板書并好好加以利用,不僅可以強化一節(jié)課的重難點、提高課堂實效性,更可以幫助學生在大腦中理清層次和線索、構建完整的知識結構、加深對知識的聯(lián)系和對歷史的理解。因為,這更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

【關鍵詞】 板書 信息時代 知識結構 學生認知

【中圖分類號】 G633.5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6)04-089-02

有次外出學習,觀摩一節(jié)初中歷史公開課。上課的老師運用多媒體課件結合自己的講授進行教學,課上的非常精彩。老師的講授既重點突出,又補充了一些細節(jié),邏輯清晰、思維縝密。學生聽的也津津有味,課堂氣氛輕松而活躍。特別是課件制作得很精致,色彩明快,形式多樣,有視頻、圖片、地圖、動畫、史料等,顯示出了大量的信息,很能引起學生的興趣、集中注意力。

后來在評課的過程中,大家正紛紛叫好之時,一位聽課老師提出了一個疑問:這節(jié)課上的非常精彩,但為什么沒有板書?一節(jié)課似乎不太完整。

是的,授課老師確實沒有寫板書。對此,他給出了自己的理由:這節(jié)課內容很多,信息量大,寫板書比較浪費時間;并且,重點都在課件中突出了,在下課前的小結中也復習了,從學生的課堂表現和課下的練習中,也可以看出學生對這節(jié)課的知識掌握的還是比較好的。

理由似乎很充分,其實不然!

筆者認為,這節(jié)課確實很精彩,但沒有板書也是一個致命的缺憾!一節(jié)課下來,黑板上沒有板書,學生也不記任何筆記。如果這樣來上每一節(jié)課,即使每一節(jié)都像這次這樣精彩,但一個學期教下來,學生卻沒有留下有關的學習提綱及要點,沒有養(yǎng)成記筆記的學習習慣。三年下來,可能因為老師的課堂很精彩,學生的頭腦中確實也有了比較豐富的一個一個的歷史知識點,但是歷史知識結構與歷史線索、歷史中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學生對每一節(jié)課及初中歷史的整體理解與把握是否清晰明了,那就不言自明了。

在傳統(tǒng)中學歷史教學中,一支粉筆、一張嘴就是歷史教師一節(jié)課的全部內容。這種單純的教師講授法在新課程改革浪潮的強力沖擊下,已經很少見了。特別是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普及,其巨大而獨特的優(yōu)勢日益明顯,如功能多樣,信息量大,合成性高,尤其是它具有情境感、立體感、直觀性強,這突破了傳統(tǒng)歷史教學中由于歷史本身的不可再現性而給學生帶來的學習上的困難。

然而,也因為如此,傳統(tǒng)的板書在一節(jié)課中的地位似乎也就不那么突出,甚至變得可有可無了。君不見有的歷史課堂是限定老師只能講10——15分鐘,剩下的全部是學生走馬燈似地講解、表演;君不見有的歷史課堂老師侃侃而談、旁征博引,學生聽得如癡如醉,下課鈴響時老師的淵博知識還未展示完,而學生對于這節(jié)課到底要掌握哪些重點并不知曉。

之所以會出現上述這些現象,是由于我們部分老師走向了另一個極端。一提“新課程”,馬上就要求老師講的“越少越好”,似乎老師講多了就不能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了;一提“新課程”,就是盡量使用新技術,課件盡可能做得花哨,上課的形式盡可能多樣,似乎對板書這些“舊方法”的重視,就是跟不上“新課程”的腳步了。個人以為“新課程”不僅僅是新的教學內容,新的教學技術和手段,也包括新的教學觀念,如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等等。但無論怎么“新”,有一點是不變的,那就是歷史教學本身所要求的幫助學生構建知識間的聯(lián)系、形成知識層次和完整結構,以及對歷史的綜合分析與理解。筆者個人認為,課堂里的“歷史味”不能丟。

筆者認為,傳統(tǒng)的板書設計得好、利用得好的話,不僅不會浪費時間,而且還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以本人曾執(zhí)教的人教版七年級下冊《明朝君權的加強》一課為例,談談我對板書在新課程中的運用的探索。

首先,根據課標的要求,知道明朝的建立;通過皇權的強化和“八股取士”,初步理解皇帝專權的弊端。我確定的教學目標如下:知識與能力方面,1.知道明朝的建立和明朝初年加強君權的措施。2.初步理解皇權高度強化的弊端。3.培養(yǎng)學生辯證地、全面地分析歷史的能力。過程與方法:1.通過設置情境,引領學生走進明朝的歷史。2.運用講授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聯(lián)系的觀點,形成基本的歷史線索。3.通過一些典型的歷史故事,培養(yǎng)學生“論從史出”的歷史學習方法。

據此,我確定了本課的教學重點是明初加強君權的措施。難點在于通過特務機構、“八股取士”等辯證地看待皇帝專權。

在最初備課時,我設計的板書如下:

第15課 明朝君權的加強

一、明朝的建立

朱元璋 1368年 明朝

二、明太祖加強君權的措施

1. 廢丞相,權分六部

2. 錦衣衛(wèi),特務機構

3. 八股文,控制思想

三、靖難之役和遷都北京

1. 靖難之役,朱棣,明成祖

2. 遷都北京

3. 增設東廠

看著自己的設計,除了感覺這樣的板書相對簡潔,重點突出,是長期以來歷史板書的“經典模式”外,我的第六感覺告訴我還少了點什么。

少了點什么呢?少點生動直觀?少點靚麗多彩?似乎都不是。雖然這個板書設計是沒有什么大問題的,但我總感覺如果就這樣呈現在黑板上,這板書簡直就像一位始終板著面孔的老人,一本正經,毫無生機。

由于PPT在課堂上是一張一張地放過去的,它所呈現的內容是不可重復的。而板書恰恰可以克服這個缺點,板書可以將整節(jié)課的主旨思想完整地呈現出來。對!主旨思想!正如上海著名特級教師包啟昌先生所倡導的那樣“一課一個中心”,一課一個教學中心,所有的教學活動都圍繞著這個中心所展開,課堂始終有一個靈魂,教師搜集的資料、設計的問題、開展的活動都與這個中心有關,學生在學習中也就清楚這節(jié)課的靈魂。抓住這個靈魂,學生就抓住了這節(jié)課。

這節(jié)課的靈魂就是“明朝君權的強化”。本課所學的無論是廢丞相、設置錦衣衛(wèi)等明太祖加強君權的措施,還是靖難之役的起因,以及明成祖即位后的遷都、增設東廠等,其實質都是圍繞著“君權”這個核心目標展開的。

因此,我將板書重新進行了設計。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我按照明太祖“廢丞相”、“設錦衣衛(wèi)”、“八股取士”和明成祖“遷都北京”、“繼續(xù)削藩”、“增設東廠”這些教學重點內容依次在黑板上呈現出來,在副板書中,我補充了朱標、朱允炆,以及講述了他們與朱棣的關系,對于朱元璋和朱棣這兩個主要歷史人物用加粗的大號字體展現。

在依次了解了朱元璋和朱棣加強君權的措施后,提問學生無論是明太祖朱元璋“廢丞相”、“錦衣衛(wèi)”、“八股取士”,還是明成祖朱棣“遷都”、“削藩”、“東廠”,他們共同的根本目的是什么?(用箭頭將這些內容依次連接、指向中間)

學生回答:強化皇權,鞏固統(tǒng)治。

教師:板書“皇權”(同時,幻燈片“強化君權”出現時,用爆炸聲、字體變大,突出效果)。明朝的君主專制高度強化,無論是對大臣、知識分子,還是普通百姓都是嚴密控制,這樣可以確保皇帝的權力至高無上。所以,這一課的標題是什么?

學生:(全班齊答)明朝君權的加強

教師:(板書題目“第15課 明朝君權的加強”)君權的強化,可以保證整個社會的安定,但是,它是以控制人們的行為和思想,抹殺民族的創(chuàng)造性為代價的。因此,明朝的君權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同時也是中國古代社會開始逐步走向衰落的一個表現。

最后完成這節(jié)課時,學生仍然意猶未盡。而對于“明朝君權的強化”這一主題內容,學生印象深刻,教學效果較好。在后來的評課時,同行對于我這節(jié)課給予了較高的評價,特別是我的板書設計,給了聽課老師深刻的印象。

受這一課的啟發(fā),我對下一課《中外的交往與沖突》的教學又作了如下探索。

在這一課里,教材是選取了鄭和下西洋、戚繼光抗倭、葡萄牙強占澳門這三個案例,給學生呈現了明朝時期中外關系里的和平友好與沖突對抗。如果將明朝的歷史放在世界史的大背景下就不難發(fā)現,明朝前期,我國仍是世界上強盛的國家,因此才會出現鄭和七下西洋的壯舉。明朝中后期正是地理大發(fā)現、歐洲開始走向擴張的時期,而明清則逐步走向封建君主專制的頂峰,對內禁錮思想、抹殺創(chuàng)造力,對外盲目自大、閉關自守,中國在世界大潮中逐漸落伍了。

具體到這一課的三個子課題,“鄭和下西洋”正是明朝前期強盛的結果和表現?!捌堇^光抗倭”一目大力稱頌了民族英雄戚繼光的抗倭業(yè)績,雖然東南沿海的倭患都被平息了,但透過這個事情也可以看到,明朝中后期,海防松弛,朝廷的軍隊無法有效抗倭,因此才有了“戚家軍”的威名。因此,雖然取得了抗倭斗爭的勝利,但中國與外來侵略勢力的矛盾卻日益尖銳。通過“葡萄牙攫取在澳門的居住權”一目,其實也可以看到明中后期封建統(tǒng)治者、士大夫和普通百姓對于近代海權的興起、歐洲海上強國的擴張完全無知。因此,在這里中外的沖突中,中國逐漸落后于世界乃是應有之義。

基于以上對教材的分析和對明清歷史的理解,我設計的本課的板書如下:

這樣,從明朝外交二三事中就可看出中外力量對比的變化。這一課是從外交來看的,再加上后面的《君主集權的強化》、《明清經濟的發(fā)展與“閉關鎖國”》等內容,這樣才體現這一單元“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社會的危機”的主題。

要想運用好板書這個“老古董”,關鍵還在于以下幾個方面。

1. 加強史學閱讀,尤其是高質量的史學閱讀,提升自己的專業(yè)素養(yǎng),開闊自己的學科視野。歷史教師只有自己站的更高,才能看的更遠,看的更清。

2. 鉆研課標與教材,體會教材編寫者的深層意圖,從高處統(tǒng)領全局,而不僅僅是講教材上的那幾個歷史事件或人物。史貴在通,任何一個歷史事件、歷史人物只有放在歷史的長時段去考察,才會看的更清晰、更全面。

綜上,現代信息技術只是“技術”,而好的板書、思路設計才是“核心”。我們萬不可舍本逐末,重視了“形”而忽視了“神”。只有苦練內功,深挖教材,深刻、全面地理解歷史,才能設計出更好的板書并合理利用,信息技術也才能發(fā)揮出其應有的效果。

猜你喜歡
知識結構信息時代板書
把握核心概念 優(yōu)化知識結構
物理之友(2020年12期)2020-07-16 05:39:18
我國正當防衛(wèi)研究的網絡知識結構與核心脈絡
法大研究生(2019年2期)2019-11-16 00:39:26
概率統(tǒng)計知識結構與方法拓展
面對信息時代 成長的孩子們
中華家教(2018年8期)2018-09-25 03:22:42
硬筆書法教學板書實錄(二)
中國篆刻(2018年9期)2018-09-22 07:17:14
信息時代的智慧教育
商周刊(2018年14期)2018-07-14 02:41:08
統(tǒng)計工作如何應對信息時代的挑戰(zhàn)
消費導刊(2018年8期)2018-05-25 13:19:41
信息時代
領導文萃(2017年20期)2017-11-03 14:15:40
基于九因子模型的新手教師TPACK知識結構分析
中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板書藝術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32
兴和县| 长沙县| 五华县| 甘洛县| 蒙城县| 普兰县| 陆丰市| 土默特右旗| 晋州市| 永丰县| 英山县| 汉源县| 贡山| 阜康市| 清苑县| 神池县| 广灵县| 平武县| 荥经县| 南充市| 施秉县| 筠连县| 沙田区| 天水市| 阿克陶县| 英超| 来凤县| 阿拉善右旗| 呼和浩特市| 临洮县| 苍山县| 司法| 宜阳县| 仲巴县| 凉城县| 都昌县| 蓝山县| 城口县| 玉林市| 翁源县| 西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