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冬 閆冬梅
(1.黑龍江省公安交警總隊,黑龍江哈爾濱 150000; 2.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城市規(guī)劃設計研究院,黑龍江哈爾濱 150000)
基于灰色綜合評價法的建設項目優(yōu)先次序研究★
李曉冬1閆冬梅2
(1.黑龍江省公安交警總隊,黑龍江哈爾濱150000; 2.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城市規(guī)劃設計研究院,黑龍江哈爾濱150000)
摘要:從交通運行、交通組織、交通設施、交通安全等方面,選取具有代表性的指標,建立基于灰色綜合評價法的交通影響程度評價模型,并以群力新區(qū)的三個建設項目為例,對各個建設項目的影響程度進行排序,計算結果符合項目實際建設時間安排。
關鍵詞:交通影響度,優(yōu)先次序,權重,灰色關聯(lián)度
隨著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需要新建或改建很多配套設施,如住宅小區(qū)、購物中心、學校、體育館等,項目建成后,會產(chǎn)生和吸引很多交通量,進而對項目周邊的交通產(chǎn)生不同程度的影響。若某區(qū)域的所有項目同時進行建設,將會引起很大交通壓力,甚至會使交通癱瘓。因此,應對多個項目建設時間進行合理排序,通過科學合理安排項目建設時間,減輕項目同時建設對交通系統(tǒng)的沖擊,提高交通系統(tǒng)整體水平。
目前,已經(jīng)有很多學者對建設時序問題進行了研究,如董春嬌、邵春福等[1]對城市道路基礎設施建設時序規(guī)劃方法進行了研究,樓肖華等[2]對公路網(wǎng)建設項目排序方法進行了研究。在此基礎上,本文以交通影響程度為準繩,綜合考慮交通運行、交通組織、交通設施和交通安全等四方面的影響因素,構建交通影響程度評價指標體系,提出了項目出入口沖突密度和交通標志設置率指標,并應用綜合灰色關聯(lián)度加權法對建設項目交通影響程度進行評價?;疑C合評價法既考慮了定量指標,也考慮了定性指標,具有一定客觀性,使評價結果更加準確,而且計算過程簡單,便于操作?;疑C合評價法現(xiàn)已在玉米品種、旅客換乘效率等方面得到了應用[3,4],具有一定的實用價值。對某區(qū)域多個項目的建設時間順序進行合理安排,降低建設項目對周邊交通的影響程度。
為了對交通影響程度問題進行評價,運用層次分析法構建評價指標體系,將交通影響程度評價總目標按邏輯分類向下劃分成若干個不同組成單元指標,即子目標,再把各子目標逐步細分,形成各級分目標或準則,直到每一個分目標都可以用具體的定量或定性指標來描述和實現(xiàn)。本文考慮項目建成后對周邊交通的綜合影響,進行評價指標的選取,并考慮了影響較大的項目出入口沖突密度和交通標志設置率指標。
1.1評價指標體系建立的原則
1)系統(tǒng)性原則,從系統(tǒng)角度出發(fā),綜合考慮交通影響系統(tǒng)整體狀況[5]。2)實用性原則,交通影響程度評價指標計算簡單、可操作性強。3)可比性原則,交通影響程度評價指標可比性越強,評價結果越可靠。4)定性和定量相結合的原則。在建設項目交通影響程度評價中既包括定量指標,如路段平均影響度、交叉口平均影響度、公共交通需求度等指標,又包括定性指標,如安全性指標等。
1.2評價指標的選取
通過對建設項目交通影響因素的分析,綜合考慮交通運行、交通組織、交通設施和交通安全等方面影響因素,將交通影響程度評價指標分為兩個層次,一級指標共4個,二級指標共9個,共同構成交通影響程度評價指標體系,見圖1。
圖1 交通影響程度評價指標體系
1)交通運行。
路段平均影響度。路段平均影響度反映了項目建成前后對范圍內(nèi)路段的影響程度,該指標對路段運行狀況進行整體評價,是交通影響程度評價的重要指標之一。
其中,Vsib為路段i的現(xiàn)狀高峰小時交通量; Vsip為項目建成后路段i的高峰小時交通量; Csi為路段i的通行能力; m為主要路段數(shù)量; Isi為項目建成前后對路段i的影響度。
交叉口平均影響度。交叉口平均影響度反映了影響范圍內(nèi)交叉口的運行水平,該指標是交通影響程度評價的重要因素。
其中,Vcib為交叉口i的現(xiàn)狀高峰小時交通量; Vcip為項目建成后交叉口i的高峰小時交通量; Cci為交叉口i的通行能力; n為交叉口的數(shù)量; Ici為項目建成前后對交叉口i的影響度。
2)交通組織。
項目出入口負荷度。項目出入口負荷度是指項目建成后出入口高峰小時交通量與出入口通行能力之比,該指標是衡量建設項目出入口數(shù)量設置合理性的重要標準,反映了建設項目交通量的疏散情況。
其中,Q出入口為出入口高峰小時交通量; C出入口為出入口通行能力。
公共交通需求度。公共交通需求度是指項目建成后高峰小時公共交通需求量與所有公交線路旅客輸送量的比值。該指標是交通影響程度評價的重要因素,為公交運力的增設提供合理依據(jù)。
其中,Qb為高峰小時公共交通需求量; Cb為公交線路平均每小時旅客輸送量; n為公交線路條數(shù)。
項目出入口沖突密度。項目出入口沖突密度是指目標年項目每個出入口的平均復雜程度,該指標是衡量建設項目出入口對外部交通的影響程度。
其中,Bi為項目第i個出入口的復雜程度; n為項目出入口數(shù)量。
3)交通設施。
區(qū)域停車需求滿足率。區(qū)域停車需求滿足率是指項目建成后影響區(qū)域內(nèi)停車需求總量與公共停車場、配建停車場和路邊停車場提供的停車位總量之比,該指標反映了停車設施建設的合理性。
其中,Qs為停車需求總量; P為公共、配建和路邊停車位總量。
行人過街交通飽和度。行人過街交通飽和度是指目標年項目高峰小時行人過街需求量與行人過街設施的通行能力之比。該指標反映了行人過街設施的服務水平。
其中,V人為高峰小時行人過街需求量; C人為行人過街設施的通行能力。
交通標志設置率。建設項目影響范圍內(nèi)已經(jīng)設置交通標志的數(shù)量與應該設置標志的數(shù)量之比。該指標反映了交通標志設置的合理性。
其中,Y為目標年項目影響范圍內(nèi)已經(jīng)設置的交通標志數(shù)量; X為目標年項目影響范圍內(nèi)需要設置的交通標志數(shù)量。
4)交通安全。
安全性指標是指項目建設完成后對周邊交通安全影響的一種度量,具體包括對外部路網(wǎng)交通安全的影響、對內(nèi)部交通安全的影響和對出入口處交通安全的影響三部分。該指標對交通影響的程度無法定量化,可根據(jù)經(jīng)驗取值[2]。
1)構建初始評價矩陣。通過詳細的交通調(diào)查,得到交通影響程度評價指標初始值,并構建矩陣A = ( aij)m×n。考慮各評價指標量化值的量綱不完全相同,利用cij= aij/aik( k任意取定,且aik≠0)對評價指標進行無量綱化處理[3],得到矩陣C = ( cij)m×n。
2 )確定指標權重。根據(jù)公式εij=計算灰色關聯(lián)系數(shù),其中,ξ一般取0.5[6],得灰色關聯(lián)度為γi=然后根據(jù)公式,求得各評價指標的權重[7]。
3)確定綜合評價值。利用公式zij= aij/aik,正向和中性指標aij進行標準化;利用公式zij= aik/aij,對負向指標aij進行標準化;進而得標準化矩陣z = ( zij)m×n。
對標準化矩陣z = ( zij)m×n和權重wj進行加權,得到建設項目交通影響程度綜合評價值,并對各評價對象進行排序。
表1 建設項目情況
以群力新區(qū)為研究范圍,選擇三個正在建設的項目,分別為星耀廣場、群力文化產(chǎn)業(yè)中心(二期)和保利城。通過對高峰時段內(nèi)三個項目的交通影響程度排序,論證三個建設項目的建設時序合理性。建設項目情況見表1。矩陣A的指標值如表2所示。
表2 評價指標初始值
評價指標兩兩間的關聯(lián)度如表3所示。
各評價指標的權重如表4所示。
表3 評價指標間的關聯(lián)度
表4 指標權重
評價指標的標準化矩陣如表5所示。
表5 標準化矩陣
評價對象的綜合評價值及綜合評價值排序如表6所示。
表6 綜合評價值及排序
可以看出,交叉口平均影響度、路段平均影響度和區(qū)域停車需求滿足率的權重比較大,在被評價的建設項目中,交通影響程度最大的是保利城,影響最小的是星耀廣場。
通過對建設項目的交通影響因素進行分析,構建科學合理的評價指標體系,運用灰色綜合評價模型進行計算,最后得出各建設項目的綜合評價值,并對綜合評價值進行排序。結果符合星耀廣場、文化產(chǎn)業(yè)中心、保利城的實際建設時間順序,避免了三個項目同時建設時對交通系統(tǒng)的沖擊。同時說明了灰色綜合評價法計算簡單,可操作性強,評價結果具有一定的實用價值,在我國建設項目時間次序研究方面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并為交通影響評價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董春嬌,邵春福,胡超凡,等.城市道路基礎設施建設時序規(guī)劃方法及實踐[J].交通信息與安全,2011,29(4) :10-14.
[2]樓肖華,朱順應,王谷,等.公路網(wǎng)建設項目排序?qū)嵱梅椒ǎ跩].交通科技,2005(4) :87-90.
[3]鄒永紅,譚建林.基于綜合灰色關聯(lián)加權法的玉米品種評價[J].南方農(nóng)業(yè)學報,2011,42(8) : 1007-1010.
[4]邵毅明,閆冬梅,向紅艷.城市軌道交通車站旅客換乘效率評價模型研究[J].鐵道運輸與經(jīng)濟,2012,34(6) :78-81.
[5]翟建峰.城市中心區(qū)大型公建項目交通影響分析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學,2007.
[6]劉思峰,謝乃明.灰色系統(tǒng)理論及其應用[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8.
[7]郭亞軍.綜合評價理論與方法[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2.
[8]Xu Z S.The Method of Uncertain Multi-attribute Decision and Its Application[M].Beijing: 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2004.
Research on priority rank of construction project based on Gre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Li Xiaodong1Yan Dongmei2
( 1.Heilongjiang Public Traffic Police Offiece,Harbin 150000,China; 2.Harbin Industry University City Planning&Design Acodemy,Harbin 150000,China)
Abstract:Respectively selecting representative indicators from the traffic operation,traffic organization,traffic facilities,traffic safety,etc.Establish traffic impact evaluation model based on the Gre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and with three projects in Qunli new district as an example,to sort the influence degree of various construction projects,the results accord with the actual construction time schedule.
Key words:traffic impact degree,priority rank,weight,Grey correlation degree
作者簡介:李曉冬(1974-),男,高級工程師;閆冬梅(1988-),女,在讀碩士
收稿日期:2015-11-25★:黑龍江省交通影響評價指南(項目編號:GC13D507)
文章編號:1009-6825( 2016) 04-0231-03
中圖分類號:U491.1
文獻標識碼: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