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懿鳴
“活在青山細葉朵,死在凡間土里躲;將紅染黑長街賣,將黑染紅永不來。”這是一個謎語,謎底是一件生活用品——木炭。以前,木炭是過年必需品,家家戶戶過年招待客人時,都會生起一爐燒得火紅的炭火,大家圍坐在一起,其樂融融。如今,木炭也只在一些偏僻的山村里生產,慢慢淪落為稀罕物了。
小時候,大年三十要“守歲”,家里總會早早地將火盆里的木炭添得滿滿的,木炭燒得紅彤彤的,預示著來年的日子紅紅火火。炭火能暖人,然而燒炭人卻異常辛苦。
世人多半只看到炭火燃燒時的紅火,卻不大了解生產木炭的艱辛。要想生產木炭,首先得在斜坡上打一孔炭窯:一般選擇山麓靠近水源且地勢平緩的地方建造,容量大小根據實際需要來定,以一次燒制300斤木炭為例,窯坑面積為1.5平方米。常用木炭窯為喇叭形,在底部中心挖一條通火道,一端連接點火門,一端連接煙囪,用于排煙。窯坑四壁用和著食鹽或者豬毛的黃泥土堆砌,窯坑口則用石頭壘砌而成。
燒制木炭需要大量的木材,這與當下生態(tài)環(huán)保相悖,當地政府曾廣泛宣傳,提高民眾保護林業(yè)資源意識。制炭的窯工們一般砍伐荒山、荒坡上的櫧樹、荊樹、小葉栗樹等硬柴,砍伐一片,植樹造林一片,不讓山林剃“光頭”。木柴砍回來之后,將其鋸成五六十公分長的小木棍。炭窯在燒窯之前,要暖窯,就是燒上幾把干柴火,讓窯洞里面收一下濕氣。之后就是裝窯了:將木材豎著依次碼放整齊,嚴實牢靠不能坍塌。裝好窯后,就是封窯頂。窯頂用粗圓木架好,上面覆一層土,中間加茅草覆蓋,再加一層黃土,并用水淋濕,確保不漏氣。做好這些后,就可以開始燒窯了。
老練的燒炭師傅們對燒制炭窯各有各的經驗,這個過程用“察煙觀色”這四個字形容再恰當不過了。炭剛開始燒的時候煙囪里冒出的煙是冷的,不會飄上天空,只是鋪在地上,四處散開去。一個窯不是那么容易就能燒得著的,要燒一天一夜。難燒的窯,比如窯基水分很大的,要燒更長的時間。燒到一半的時候,制炭的窯工就會在窯頂上進行觀察,通過察看窯煙的方式來判斷炭窯里面的情況。
楊師傅告訴筆者,燒炭時最開始冒的是黑煙,后來開始變白煙,白煙再變成藍煙,就表明炭差不多燒好了??傊?,通過綜合情況來判斷是否可以閉窯,閉窯關系到整窯木炭的成敗,封閉得過早,不是留下太長的炭頭,就是半截沒有燒過的柴,影響產炭品質和出炭量;封得過遲則木炭完全燒“熔”掉了,前功盡棄。
沒有經驗的人燒不出好炭,主要原因就是封窯技術不到家。就像農村人說的“編筐編簍,全在收口”,燒炭也是一樣,封窯就是燒炭的最后一道關鍵工序。封上一天一夜時間后,就可以出窯了。上好的木炭拿在手中沉甸甸的,輕輕敲打,會發(fā)出清脆的聲響。兩頭能清晰地看見木頭紋路的木炭不但耐燒,而且火力也很猛。將燒好的木炭裝進竹簍里,就可以出售了。
如今雖然家家戶戶有電火鍋、電取暖器,但上了年紀的人容易懷舊,喜歡在冬天用小炭爐煮火鍋吃。那熱氣騰騰的火鍋里菜肴飄香,讓人不由得想起白居易的那首詩:“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如今,隨處可見農家小院里一家人偎著炭火,喝著米酒,展示著“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的和諧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