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佩佩
摘 要:德育是整個教育的靈魂。注重從融入于生活、滲透于課堂,完善教育方法,給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環(huán)境等多方面熏陶學生的情感,美化學生的心靈,為學生的成長打好基礎,為其人生打好做人的底色。
關鍵詞:小學生;德育;信心;成長
中圖分類號:G416;G623.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6)12-0017-01
一、真實案例
在六年級的一堂數(shù)學課上,一位教師在教授“比”這一課時,對于比的后項為什么不能為零,對學生是這樣解釋的:“因為比的后項相當于除法中的除數(shù)、分數(shù)中的分母,而分母和除數(shù)都不為零,所以比的后項理所應也不能為零?!睂處煹慕忉?,學生們并沒有表現(xiàn)出一種疑惑消除后的輕松與釋然。教師見狀,便又舉例來說明“為什么比的后項不能為零”這一問題,以期使學生完全弄懂,心悅誠服。那天是農(nóng)歷八月十六,這位教師便舉了這樣一個例子:“昨天是中秋節(jié),你姑姑給你家送來了月餅,而恰巧你家空無一人,那么只有月餅,而沒有人來享用,月餅豈不就失去了意義?這就像比的后項為零,沒有什么來分比的前項,這個比也就失去了意義一樣?!北緛淼酱?,他認為對于這個問題向?qū)W生進行這樣一個解釋,可以算得上合情合理了,但此時學生們?nèi)圆粷M意,教室里嘈雜聲一片。有學生說:“有月餅還愁沒人吃?”也有學生說:“家人不在,回來之后還可以吃嘛,怎么月餅會沒有意義呢?”……就在教師要求大家安靜下來的那一刻,一個算不上洪亮的聲音還是傳入了教師的耳朵——“不是沒人吃,而是沒給送。”“沒給送,自己不會買?”“沒錢買,不會不吃?”“學習不用功,凈想著吃?!薄耙院笊险n,未經(jīng)允許,不準發(fā)言,更不準亂嚷嚷!”一連串急促而又略微發(fā)顫的聲音傳遍教室的各個角落。頓時,教室里鴉雀無聲,仿佛學生們一下子全明白了什么似的。教師平靜下來之后,問:“你們現(xiàn)在弄清楚了‘比的后項為什么不能為零了嗎?”全班除那個學生外,剩余的清一色回答:“懂了,清楚了?!?/p>
二、教師要勇于面對敢于實話實說的學生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經(jīng)常會遇到上述的情況,盡管有些學生的想法或看法看似與教師引導學生的目標有差距,但他們敢于直言心里話,勇于表達自己對問題的獨到見解。因此,教師對學生表達出來的想法和觀點是當堂給予否定,還是耐心地與之交流、溝通,以達成和諧的統(tǒng)一,這關系到教育是否立足于關注學生的真實生存狀態(tài)等問題。
(1)教師要學會欣賞學生的真實。在這堂數(shù)學課上,學生們充分展示了一個真實的自我,盡管只是片言只語,但卻沒有半點藏著掖著,這是學生難能可貴的品質(zhì)之一,也是教師教導所有學生應該具備的品質(zhì)。其實,那個遭教師訓斥的學生并非在故意搗亂,擾亂課堂秩序。原來,他父母早已離異,父親帶著他來到樂清打工,母親遠在天涯,本該合家團圓的中秋節(jié)卻只能孤零零地一個人過。他已看到人有聚散離合,月有陰暗圓缺,只希望能像別人家一樣吃上月餅,就這點小小的愿望也沒能實現(xiàn)。所以,他的萬般感慨化為了一句“不是沒人吃,而是沒給送”。誰料,他卻因此被老師誤解并受到了無情的訓斥。因此,教師要細心觀察學生,學會欣賞學生的真實,學生才能更大膽地向老師展現(xiàn)自己的真實。
(2)教師要善于保護學生的求異心理。學生在數(shù)學課上表達自己真實思想和心理的同時,有時也表現(xiàn)出了一種求異心理和與眾不同的觀點。這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具體個人”自覺意識的體現(xiàn),是有生命力與活力的獨特個性的人不可缺少的信心。此時,教師要俯下身來耐心地傾聽學生的訴說,讓學生感受到老師的心與自己的心貼得很近,老師完全理解自己、支持自己,從而獲得一股巨大的心理能量,產(chǎn)生一種精神支撐。教師要尊重并保護學生是具有獨立意義的人的這一權(quán)利,每個學生都是獨立于教師的頭腦之外,不以教師的意志為轉(zhuǎn)移的客觀存在。教師要把學生當作具有獨立性的人來看待,使自己的教育教學適應他們的情況、條件、要求和思想認識的發(fā)展規(guī)律,不能改變學生看世界的獨特視角,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他們。
三、教師要提高素質(zhì)、更新觀念、轉(zhuǎn)變角色
學生是發(fā)展的人,也就意味著學生還是一個不成熟的人,是一個正在成長的人。從教育角度講,它意味著學生是在教育過程中發(fā)展起來的,是在教師的指導下成長起來的。在一定意義上可以說,學生的生活和命運是掌握在學校和教師的手里。因此,教師素質(zhì)的高低直接關系到學生能否生活得有趣味,能否學得很好,能否健康成長,能否幸福快樂。新課程標準要求教師提高素質(zhì)、更新觀念、轉(zhuǎn)變角色,也必然要求教師有一個新型的師生觀,建立一種新型的師生關系。強調(diào)尊重、欣賞學生,尤其要尊重有過錯的學生和尊重與自己意見不一致的;不大聲訓斥學生,不傷及學生的自尊心;還要學會欣賞每一位學生的獨特性,欣賞每一位學生對教科書和老師的大膽質(zhì)疑與對自己的超越。
四、結(jié)束語
總之,課堂里的一場小風波,掀起了教師心中的軒然大波,也給了教師無盡的啟示和無限的感慨。因此,教師從“一粒沙中看出了一個世界”,更觸發(fā)了其不斷反思——“為了每一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一定要做好德育工作。
參考文獻:
[1]楊衛(wèi)紅.新時期小學德育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J].石河子大學學報,2006(S1).
[2]夏紅艷.淺談新形勢下的小學德育教育[J].沈陽教育學院學報,2005(02).
[3]劉明山.如何抓小學德育工作[J].陜西教育,20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