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宇初
摘 要:從微視頻特點——微視頻內容:短小、精悍;微視頻語言:科學、親切;微視頻畫面:清新、立體三方面研究翻轉課堂之社會微視頻的創(chuàng)建,以使微視頻能服務于課堂和教育。
關鍵詞:歷史教學;微視頻;內容;語言;畫面;理念
中圖分類號:G420;G43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6)12-0096-01
面對信息化和全球化的雙重挑戰(zhàn),教育以微視頻為載體的慕課時代悄然走來,教育正經(jīng)歷著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和沖擊,正在經(jīng)歷一場深刻的變革。作為一線教育工作者的教師們想要引入現(xiàn)代技術支持下的慕課課堂,首先要創(chuàng)建與課堂教學有關的微視頻。如何制作一個高質量教學的微視頻,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和初中歷史與社會課程內容特點,嘗試對其進行研究。
一、微視頻內容:短小、精悍
“小的步子”是斯金納程序教學的五大原則之一,小步子原則要求將教學內容分解成一步一步的,且兩個步子之間的知識跨度要小。因而,教師在制作微視頻時,要盡可能細化知識點,一個微視頻解決一個知識點的教學?;趯W科特點的差異,教師還應根據(jù)不同學科翻轉目標確定不同的內容,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將人文、地理知識運用于實踐是社會翻轉課堂的一級目標,因此,歷史與社會微視頻內容可以選擇充分體現(xiàn)學科特點的“從地圖上獲取信息”“從地球儀上獲取信息”“認識城市、區(qū)域”等。內容確定以后,教師根據(jù)課程標準和學科自身邏輯構成知識譜圖,繪制出思維導圖,理清知識點之間的關系,確定分界教學目標,然后收集學生的情況,聽取備課組老師的意見,及時調整。例如,七上歷史與社會“我的家在哪里”一課,舍棄了“從社區(qū)看我家”和“在社區(qū)中生活”的其他知識點,將微視頻內容確定為“地圖三要素”,從方向、比例尺、圖例和注記三個地圖不可缺少的要素,來突破本課的重難點。同時,將時間控制在八分鐘左右,避免學生自主觀看時間太長導致注意力分散,符合心理學要求,達到了最佳教學效果。
二、微視頻語言:科學、親切
如果內容是微視頻的內在要素,那么語言就是微視頻的外在第一要素。借助語言,無論是口頭表達還是書面語言,學生可以使宏觀世界與微觀世界、瞬間變化的世界與緩慢進化的世界間接被認知。因此,微視頻的語言有以下特點:(1)科學。歷史與社會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和民族精神,為初中生正確認識環(huán)境、積極認識社會發(fā)展,主動參與社會生活提供相關知識和技能的學科??茖W、規(guī)范的語言表達是學生學識知識和技能的保障。例如,在微視頻“等高線地形圖”中,越野路線的選擇需要學生能夠比較等高線地形圖的疏密狀況,但學生往往知道卻不能表達。因此,教師可用填空的形式提問,如等高線稀疏,地勢起伏比較和緩;等高線密集,地勢起伏比較陡峭……尤其要突出“稀疏”“和緩”“密集”“陡峭”,用科學、規(guī)范的語言引導學生表達的盲點。(2)親切。在微視頻中力求教學語言親切、樸實、清新、自然。布魯姆認為,對某學習內容,決定學生學習效果的因素有兩大類:一是學生的認知準備,即通常而言的學習基礎;二是學生的情感準備,即學生是否愿意學習新的知識,是否有積極的情感、自信的態(tài)度和足夠的動力。只有做好了這兩種準備,學習的效果才可能會好。實踐證明,符合學生年齡特征的親切、自然的“小清新”語言通常優(yōu)于指導、教導的“高大上”話語,更能被學生所接受,更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增進學生學習的情感。
三、微視頻畫面:清新、立體
技術改變了時代,同時也催生出了高效的翻轉課堂。錄制微視頻時,教師可利用數(shù)字技術的飛速發(fā)展,對知識點進行最優(yōu)呈現(xiàn),從而達到畫面清新、生動之效。教師結合初中生的認知特點,曾將文字、動畫、視頻等形式融入視頻,以求視頻之高效。
(1)文字。文字是課件中最常見的要素,教師在平時課堂教學時,為了讓后排或角落的同學看清課件中的文字,習慣選用加粗的黑體。但如果錄制微視頻時仍然采用此方式,則會給學生一種厚重、壓抑之感。因為微課是學生坐在電腦前一人觀看,因此推薦選用輕松、簡潔的宋體或楷體,以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2)圖片。以語言學習為例,在初次學習兩個星期后,閱讀能記住學習內容的10%,聆聽能記住學習內容的20%,看圖能夠記住30%。因此,在微視頻“秦嶺-淮河分南北”中教師加入了國家地理中的視頻,讓學生“坐著火車”感受我國南北方的差異,提高學習效率。(3)展示方式。引用先進的電子設備并不意味著要拋棄傳統(tǒng)的手寫方式,相反,手寫可以真實呈現(xiàn)知識產生的過程。在微視頻“地圖三要素”中方向的講解時,教師通過手繪讓學生判斷東西南北四個基本的方向,并通過手寫計算比例尺產生的整個過程。規(guī)范的手寫不僅可以讓學生感覺親切、自然,而且還能增加學生與老師的情感,縮小學生與微視頻的心理距離。
四、結束語
總之,只要教師堅持以生為本、以學定教的教育理念,不斷創(chuàng)新的教學思維,聚焦一個知識點,用科學、準確、親切的教學語言,同時配合生動、形象的清晰畫面,一定能創(chuàng)作出一個又一個學生喜聞樂見的簡短而優(yōu)質的教學微視頻,服務于課堂教學。
參考文獻:
[1]徐倩.慕課能否撼動課堂[J].上海教育,2013(10).
[2]孫眾.從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反思中小學慕課的發(fā)展[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