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岳峰
月是故鄉(xiāng)明。故鄉(xiāng)因位于西岳華山之陰而得名。它東連晉豫,西接隴蜀,是通衢要沖,素有“關(guān)中要塞”、“三秦門戶”之稱謂。早在新石器時代,先民們就在這塊土地上繁衍生息。公元前332年秦置寧秦縣,至漢高祖八年(前199年)更名為華陰縣,迄今已有兩千多年。
華陰,南依秦嶺山脈,北臨泱泱渭水,景色秀麗,風(fēng)光無限。近幾年華陰市舉全市之力,努力打造國家級園林城市。如今,不大的城區(qū)處處林木蔥蘢,芳草萋萋,燈明地凈,如清純少女,經(jīng)刻意打扮,便有了小家碧玉的柔美。它,簡約而不濃艷,率真而不媚俗。因了一個小字,華陰的文人墨客將自己的故鄉(xiāng)親切而又文氣地稱為小城。
小城的東西各有一座橋,東橋叫東平橋,平靜的水面上印著西岳廟的影子; 西橋在縣城西,是一座石拱橋,橫跨于長澗河之上。長澗河集華山峪、杜峪、黃甫峪三峪之水洋洋灑灑向北流入渭河,到三河口與黃河、洛河匯流,咆哮著向東流入大海。當(dāng)?shù)厝酥还馨盐鳂蛳碌哪菞l河叫西河,并不習(xí)慣叫長澗河。秦統(tǒng)一六國后,廣修馳道,其長安至洛陽的馳道就經(jīng)過華陰的西橋。從西橋沿馳道向東一百多公里至河南靈寶便是函谷關(guān)。歷史上流傳的關(guān)西夫子楊震的故事,其中提到的那個關(guān),指的就是函谷關(guān)。傳說老子過函谷關(guān)前,關(guān)尹喜見有紫氣從東而來,知道將有圣人過關(guān),果然老子騎著青牛而來?!白蠚鈻|來”的典故即出于此。
西橋又叫駐馬橋,傳說康熙皇帝某年來陜私訪,一日行至華陰縣城西的西橋上,勒韁坐于馬上向南眺望,忽見華山無限雄偉,遂即興吟詩一首:“一月風(fēng)霜塵土中,忽觀翠蓋擁山峰。漢之金掌今應(yīng)笑,唯有華嶺并古松。”駐馬橋由此而得名。
《韓詩外傳》卷三有言:“是以德澤洋乎海內(nèi),福祉歸乎王公?!?皇上來過的地方,百姓便有了福祉。圣雨沐浴,春光明媚,西橋人迎來了好年華,風(fēng)調(diào)雨順,五谷豐登,世事安寧,連西橋西邊那段高崖胡同常常有匪徒出沒的地方壞人也沒了蹤影。
西橋下,滿河白花花的石頭,河水清淺,風(fēng)聲細(xì)碎,兩岸成排的垂柳婆娑著柔軟的枝條。蘆叢旁,林蔭處,婦人們扭動著嬌美的腰身,舞著洗衣的棒槌,濺起朵朵水花,洗好的衣裳鋪曬在草坪上,似一幅幅好看的圖畫。入夜,月亮從華山頂?shù)搅宋骱永?,河水緩緩地流淌,月亮在河水里蕩漾,滿河一片白光,閃閃爍爍,好生寧靜,只有風(fēng)兒親吻樹葉甜蜜的窸窣聲。西橋那家飯館傳來的喝酒劃拳聲,在靜寂的夜晚更顯粗獷豪放。
解放前,西橋西邊那條短街就幾家店鋪,賣包子稀飯的,打燒餅的,騎著杠子碾搟大刀面的,賣麻食菜的,推上車車賣油茶的,都是些華陰特產(chǎn)。還有一家車馬店,專為過路客商開的,人畜都能歇腳。依稀記得,解放初至六十年代末,這家旅店的老板是位中年女人,聽口音像是河南人,鑲著金牙,扎著小腳,長襖過膝,腰背微微佝僂,手里總不離一桿長長的旱煙袋,喝酒能喝個半斤八兩的,見人總是大叔大哥的叫,鄰居誰家有個磕磕坎坎的事,她會慷慨解囊,頗有點(diǎn)俠肝義膽。周圍人沒有人知道她的身世,只知她姓田,大伙叫她田老板。店里附設(shè)一個小酒館,常有人高升五魁的喝酒。酒是從西府運(yùn)來的。西府人把酒裝在簏子里,趕上馬車,搖搖晃晃,咕咕咚咚,十天半月才能運(yùn)到西橋酒店。酒是越搖越香,越陳越香,那些酒店的常客、真正的內(nèi)行喝家都是趕在酒店一開門剛打開酒缸爭著打浮在上面的哨子酒。每每這般時候,田老板總是笑瞇瞇的,得意洋洋地在一旁看著這幫酒友搶好酒喝。
后來,記不得是哪一年,西河里山洪暴發(fā),半夜里把田老板連人帶房淹沒在洪水里。次日凌晨,西河岸上,大人碎娃齊刷刷站了一片,面對撒野的洪水,人們放聲痛哭,在河水里撒酒祭奠,悼念這位好心人。西橋人永遠(yuǎn)銘記著她,她是西橋人的楷模與象征。
月光下,清淺的河水里泊著一輪明月,河上面氤氳著團(tuán)團(tuán)潮濕的白霧,朦朧中,她仿佛從時間深處蹣跚著向我們走來……她的青春和靈魂早已融入了西橋下那條川流不息的長澗河里,她爽朗的笑聲、和藹的善容、與人肝膽相照的浩然正氣將永遠(yuǎn)鏤刻在西橋橋畔的那座石碑上。
西橋西側(cè)原立一石碑,上書“重修駐馬橋記”,(1979年遷入西岳廟),該碑是邑人趙儒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撰立,碑文載:“邑門之西有河,來自華山張?zhí)龉瓤冢偝梢慌?。考胡三省注,稱為長澗河。西有古城,自山口迤邐而北,以達(dá)于渭,同注于河。往昔積石成橋,凡幾洞,上砌以石,兩旁為石欄桿,前后有石獅子,名曰駐馬橋。人過者必駐馬看華山,故有是名。前因地震,石墜沙擁,水流四溢,行路弗便。時臨汾小溪李公時芳來尹是邑,政務(wù)之暇,奮然興趣,妾老人劉云取石于華山張?zhí)龉瓤?,墜者起之,缺者補(bǔ)之,兩旁為欄桿,為石獅。不特?zé)ㄈ豢捎^,足為永久之計。相議成工者縣承翼城陳璣,主薄孝義武安民,典史巴邑杜宗智相約而成?!?/p>
西橋雖小,但歷史悠久,文化底蘊(yùn)深厚。沿長澗河西岸蜿蜒北去的魏長城遺址就在它的身旁,與它朝夕相處。魏長城是我國最早的長城,比秦長城還要早130余年,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與西橋很近的城南村東一段遺址長365米,殘高7米,底層最寬處9.2米,并留有堡寨和烽火臺遺跡。不少專家和學(xué)者經(jīng)考證,確定今華陰市長澗河西岸的長城,就是戰(zhàn)國時的魏西長城遺址,即《史記·魏世家》所說的魏惠王十九年所筑長城最南端的部分。
日月運(yùn)轉(zhuǎn),桑田變遷,改革開放以來的幾十年,古老的西橋更是脫骨換胎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巨變,永遠(yuǎn)巍峨的西岳華山見證了這一偉大的歷史變遷。原先的石拱橋早在1982年8月即被洪水沖毀,取而代之的是稍具現(xiàn)代化氣息的鋼筋水泥大橋。雖說沒有了石獅子和石欄桿,但它在小城人的心中仍是那歷史深處的駐馬橋。而今的駐馬橋不再是當(dāng)年少得可憐的幾家店鋪,街道向西綿延數(shù)里,整齊嶄新的門面房,漂亮的水泥路,別致的太陽能路燈,頻繁過往的車輛、人群,喇叭聲聲,人聲鼎沸,一派欣欣向榮的樣兒。
駐馬橋上,風(fēng)吟葉舞,大地飛歌,歡快瀟灑的長澗河上斑駁的光影搖曳飄忽、捉摸不定,或星光點(diǎn)點(diǎn),或明光片片,是天庭墜入人間,還是星河灑落河面?如此盛世美景,小城人一定誠邀康熙皇帝的在天之靈再來駐馬橋視察、游玩,想君一定會感慨萬千,掐須吟唱,留下永世的輝煌。
西橋的小吃有名,鍋盔、包子、豆腐腦、麻食菜、家常稀飯、羊雜碎,如今,住在城里和遠(yuǎn)郊的市民一大早就坐上免費(fèi)公交紛紛趕來西橋吃早餐,西橋成了華陰市民吃早餐的好去處。
西橋東岸原來是一條塵土沒腳、屎跡斑斑的人行道,如今成了寬闊的濱河大道,向南延伸到距華山不遠(yuǎn)的地方。在它身旁是林木茂盛的植物園和新建的城市文化公園,還有高樓林立、洋溢著歡聲笑語的銀河灣小區(qū)。傍晚,夕陽西下,文化公園游人如織,湖面上曲橋、亭臺樓閣的倒影,此起彼伏的歌聲、戲聲,水上噴泉噴射的彩色水霧,與西邊天上燃燒著的紅云遙相襯托,把個美麗的西橋映照得更加絢麗多彩!
古老的西橋下,長澗河奔流不息。佇立于駐馬橋上,憑欄眺望秦嶺群中的西岳華山,胸中頓生感慨:駐馬橋,多像一位飽經(jīng)滄桑、滿腹經(jīng)綸的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