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綢之路”是指起始于古代中國,連接亞洲、非洲和歐洲的古代陸上商業(yè)貿(mào)易路線。
“絲綢之路”這個名稱在中國家喻戶曉,但卻是一個德國人的“發(fā)明”,他的名字叫費迪南·馮·李?;舴遥?833-1905)。
在1860年到1872年間,李希霍芬曾在亞洲許多地方旅行,并在中國做了7次遠征。 1873年,李?;舴一貒?,先后出任柏林國際地理學(xué)會會長、柏林大學(xué)校長等職。他用后半生大部分精力撰寫了一部5卷鴻篇巨制:《中國——親身旅行和據(jù)此所作研究的成果》(1877-1912)。
正是在1877年出版的《中國》第一卷中,李?;舴沂状翁岢隽恕敖z綢之路”的概念,并在地圖上進行了標注。書中,李?;舴野压?14年至公元127年近兩個半世紀開辟的,經(jīng)西域?qū)⒅袊c中亞的阿姆河-錫爾河地區(qū)以及印度連接起來的絲綢貿(mào)易道路命名為Seidenstrassen,英文名為The silk road。也就是說,他將西漢張騫(?-前114)出使西域作為絲綢之路的發(fā)端。
研究和考古表明,早在李?;舴医缍ǖ慕z綢之路開通以前,亞歐之間已經(jīng)有了一些交流往來的通道。已經(jīng)不可能復(fù)原它們的確切走向和所經(jīng)地點,只能依靠零散的考古和文獻資料勾勒出大概的輪廓。但可以肯定,這些早期的通道形成了后來絲綢之路的雛形。
絲綢之路是個形象而且貼切的名字。多少年來,有不少研究者想給這條道路起另外一個名字,如“玉之路”“寶石之路”“佛教之路”“陶瓷之路”等等,但是,都只能反映絲綢之路的某個局部,而終究不能取代“絲綢之路”這個名字。
(文/鄒 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