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磊
有人說古代女人沒有財權(quán),只能靠夫家生活,才會大門不出二門不邁。這種說法有些偏頗。
在大家族中,大家都有“月例錢”,這是女人們的私產(chǎn)。每當(dāng)家庭遭難時,女主人都會變戲法一樣變出個百寶囊來。這在古代叫做奩產(chǎn)。“奩”是精巧的首飾匣子,奩產(chǎn)是陪嫁的私房錢,也可是別人的饋贈,北京話中叫“體己”錢。奩產(chǎn)跟婆家沒關(guān)系,婆家敗了,私財還是自己的。若丈夫要花銷或借用,須征得妻子的同意,不同意只好請人游說。不少舊小說中都有無賴男子揮霍妻子私房錢的故事。
除了私人金庫外,娘家的財產(chǎn)女兒也有份繼承。如果一家中兒子不幸去世絕了后,女兒還未出嫁,那么財產(chǎn)全部歸她所有;若女兒已出嫁,可得到三分之一的財產(chǎn),其他的充公;若有養(yǎng)子的話,養(yǎng)子可得三分之一,另外的充公。如果一家人中有男孩,出嫁的女兒則以嫁妝的形式繼承遺產(chǎn),一般是兒子的二分之一。嫁妝可以分期付款,夫妻有了孩子,娘家會追加一筆嫁妝;富有的人家,要在孩子入學(xué)、成年時繼續(xù)追加嫁妝。如果是女孩,還要給打造長大后的首飾。
女子帶到婆家的嫁妝,在清代以前,改嫁時可以帶走。在哪個朝代都不許帶走的,是因“休妻”。休妻是“七出三不去”:“不順父母”“無子”“淫”“妒”“惡疾”“口舌”“竊盜”可以休妻,而“有所取無所歸”“與更三年喪”“前貧賤后富貴”則不許休妻。“三不去”的幾率遠(yuǎn)比“七出”要大,這是法律對女子的保護(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