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曉會
摘要:伴隨新課程標準改革進程的不斷深化,語文教學情趣化也日漸被廣大教育者們所重視,顯然,積極引導廣大學生在感興趣的教學活動中,全面提升自身的語文素養(yǎng),已經成為了新課程標準改革所倡導的全新理念。為此,文章以高中語文課程為例,對情趣化教學的全面展開提出幾點建設性的意見。
關鍵詞:高中;語文;情趣化教學
在語文教學中,其一個最重要的目的,教師為了通過引導學生閱讀賞析教材中的文本內容,來不斷提升其的審美情趣與審美品味,然后借由教材文本中極富形象性與內涵的主題,來對學生的人生觀與世界觀造成一定積極影響。加之,語文學科,又是一門極具人文性與工具性的學科類型,包涵著濃郁的人文關懷和人性情趣。為此,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全面展開情趣教學,意義重大。
一、利用圖片音樂激趣
在語文課堂上,音樂與圖片的應用,因操作更為簡單,故較于其它多媒體教學辦法,應用更為廣泛,為此,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就可以靈活選用不同圖片與音樂來激發(fā)學生情趣。雖然,現(xiàn)階段的教材中,也有很多插圖,但仍有時無法滿足內容需求,一般都是每篇附上一張圖片,激趣效果不是很明顯,這時,教師就應該結合教學內容,再找一些同文本相關的圖片,展示描述給學生。如在學習毛澤東的《沁園春·長沙》的時候,筆者就在網上下載了一些圖片,讓學生一般朗讀作品,一邊觀看圖片,了解到詩中所描繪的景象,繼而揣摩出詩人當時的情境。當然,作品中所蘊含的深刻情感,還需要學生借助圖片,配以教師的講解來深入思考。另外,音樂也同樣有著激趣的作用,能夠幫助學生緩解課堂的緊張氛圍,調動情感,營造出迎合文本內容的情境。如在學習《虞美人》的時候,就可播放同其相關的古曲,來學生品味一下古典樂曲,進入那個略帶詩意又不失感傷的情境中去;又如在學習散文《荷塘月色》的時候,就可播放同名歌曲《荷塘月色》來調動課堂氛圍,引起學生的注意,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
二、善于激趣引導
情趣教學法的應用,要求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構建和諧課堂,特別研究性討論型課題中,更是要求師生共同探討,得出結論。首先,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認真傾聽學生的想法,給予其鼓勵與肯定,不可譏笑學生,挫傷其自尊心,使之對學生產生反抗心理,并注意語氣的抑揚頓挫、聲情并茂,以情來帶動學生,吸引學生注意;其次,教師還應該具體結合教學內容與教學目標,合理設計問題導趣,特別是對于一些研討性、開放性課題中,并不需要學生要求學生一字不漏的回答正確,只需要言之有理即可。比如,在《項脊軒志》教學中,筆者就圍繞了“項脊軒的興廢”提出了以下幾個問題:(1)你認為文中,作者寫了幾件與之相關的家庭瑣事,而這些瑣事中又蘊涵著作者怎樣的情感?(2)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作者的真情流露?這兩個簡潔明了的問題拋出后,學生紛紛開始思考,對于情感方面,并沒有明確的答案,故對于學生回答,只要言之有理,均被給予了充分肯定,這樣一來,學生在獲得成就感的同時,積極性得到了明顯提升。但是,在提問的時候,教師也需注意提問的技巧性,不可提一些太多于簡單的問題,也不可提一些不找邊際的問題,需提出一些能夠吸引學生注意,引起其思考的問題,這樣,學習情趣才會生成,課堂氛圍才會活躍;最后,教師還需幫助學生發(fā)散思維,親身感受。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有意識的將那些過于抽象、復雜的東西變得更加具體形象化,不能事事包辦,需引導學生自己去感受,自己去體驗,從而獲得情感上的共鳴。如在學習《雷雨》的時候,筆者首先向學生交代文本的一些背景材料,如社會背景、文本寫作背景等,并告知學生戲劇中各人物間的關系,而后引導學生反復閱讀文本,深入分析人物性格與矛盾沖突,最后組織學生根據文本中戲劇沖突最為突出的部分——周樸園和魯侍萍的重逢,進行角色扮演,讓學生在特定情境中,獲得新知,獲得情感升華。
三、情趣化分析文本內容
在高中語文教材中,有很多富有情趣的內容,對培養(yǎng)學生的情趣有著重要的作用,但若教師直接將其指出,學生勢必會很難理解。為此,教師在展開文本教學的同時,就需用一些情趣化語言,以此來幫助學生更好的了解文本內容。如在賞析《林黛玉進賈府》的時候,教師就可以采取情趣化語文來引導學生就文本的語言中品味出作品的情味,讓學生認識的語言的魅力。如文中講到王熙鳳初見黛玉的時候,就有一段極為精彩的語言描述,“天下真有這樣標致的任務,我今兒才算見到了!況且這通身的氣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孫女,竟是個嫡親的孫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頭心頭一時忘不了。……”而在讀到這段話的時候,筆者就結合王熙鳳的精明狡黠、巧言利舌的性格特點,用一種明快又不失恭維的語氣去讀,將一個八面玲瓏的人物形象表現(xiàn)得惟妙惟肖,結果令學生捧腹大笑……而通過這樣一個情趣化的片段后,學生必然更加了解王熙鳳的性格,更加充分的認識到語言的作用。
總而言之,“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新時期,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實踐中,教師需切實認識到情趣化教學的重要性與必要性,并認識到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并不是一時半會就能完成的,需長期努力。為此,在教學實踐中,需充分挖掘出教材中情趣化的教學內容,進而靈活運用各種情趣化的教學方法,來提升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進而發(fā)自內心的喜歡上語文,愛上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