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運山
好的老師教方法,學習任何一種技能都要講方法,方法對了,學起來事半功倍,對于小學生來說,小學階段是各種良好習慣形成的最佳階段,良好的學習習慣的形成有利于學習有條不紊地進行,有利于知識的習得,有利于學生獨立性的形成。著名的教育家葉圣陶先生在論述教育的根本宗旨時指出“教育的本旨原來如此,養(yǎng)成能力,養(yǎng)成習慣,使學生終生以之??梢娏己玫恼Z文學習方法多么重要
俗話說一個教練一路拳,各有各的打法,各有各的教法.學習語文我認為沒有固定的和速成的方法,但根據我切身的體會是積累.真如葡萄是一點一點成熟的,知識是一點一點積累的。
語文學習就是靠積累..如何學習語文:不僅僅要背誦那些文學常識、課文,這只是個步驟。
1、多讀書:創(chuàng)造條件,形成閱讀氛圍,兒童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在教師的指導下持之以恒的培養(yǎng)。學生越小,越容易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教師在此時要舍得花費較多精力去為他們創(chuàng)設濃厚的讀書氛圍。首先,教師要重視學生的課外閱讀。教師可適時但組織學生介紹自己閱讀的好書。好文章和好的讀書方法,學生之間可交流讀書心得;教師可以把學生帶進閱讀室。圖書室,讓他們讀自己喜歡的書,感受書海之浩瀚。體驗讀書人的癡迷。使他們在濃厚的讀書氛圍中受到熏陶,從而形成與書交朋友的強烈愿望。其次,學校要盡量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學??稍O計班機圖書角。努力使學生手邊擁有他們感興趣。適合個中發(fā)展水平學生的閱讀資源;教師還要巧妙地運用教室的墻壁。公告欄和黑板來解釋班規(guī)。列舉作業(yè)。發(fā)布通知和信息等。引導學生閱讀生活內容;教師還要幫助家長,使孩子在家里擁有自己的圖書庫。小書桌,把書放在孩子隨時可以看得到。拿得到的地方;教師還要控制學生的作業(yè)量,保證學會有一定的自由支配的時間.
2、多練習協(xié)作,可以通過寫日記的方法:不管是雜文、散文,還是小說,都可以寫,寫完了要反復修改,這樣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要多思考,學而不思則惘。
3、多注意觀察:會發(fā)現生活中有很多素材可以成為寫作的素材。
4、語文的習題訓練:并不是多多益善,做題是為了掌握思路、掌握方法語文學習的過程是不斷積累知識的過程,具體可歸納為“三步曲”(理解—識記—運用)一理解:語文學習固然要多看課外書籍,多讀好文章,多看報紙,甚至標語、廣告,古人所謂“處處留心皆學問”,要多頻道、全天候地接收外來信息,但是有些同學因為對所學的東西一知半解,或者根本不理解,我想如果學生真正懂得這句詩的意思,是不會產生這種錯誤的。為什么現在的學生錯別字特別多,而且稀奇古怪,不懂詞義是主要原因。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注意加強這方面的教學,無疑會收到好的效果。二識記:在教學中發(fā)現學生前學后忘,學期剛開始教的內容到中途就忘卻了,時過境遷就不再有什么印象了,分析原因主要是沒有用心去讀用心去記,除了在理解的基礎上背頌外必要的還要做筆記,好記心不及爛筆頭,眼過千遍不如手抄一遍。徐特立老師有一條重要的讀書經驗是“不動筆墨不讀書”,我們現在要求學生課外閱讀要寫讀書雜記,也正是出于這一原因,這是積累知識的好辦法。
當你能在寫作或說話時,在不經意間用上恰當的詞語,那你的語文功底也就有了相當好的深度了。一個文章寫的好的人,他的語文也一定就好,看一個人的語文功底就是要從作文中體現。但是,要學好一門課程,最主要的就的你要對這門課有熱情,沒有熱情,注定要在這一科目上失敗。從某種意義上說,知識積累的多少和運用的好壞,都在作文中體現出來?,F在學生中存在的問題是學歸學,寫歸寫,把學與寫絕然分開,不會模仿名篇的構思布局,學了那么多優(yōu)美的詞語不會靈活地運用到自己的文章里去,文章內容空洞枯燥乏味。學與用是相輔相存的,常用可以達到鞏固知識的目的,而學又為寫提供了源頭活水。學語文難,難在需要你持之以恒地積累,難在必須遵循語文學習的規(guī)律,運用“理解、識記、運用”的方法,堅持多看、多思、多寫,做生活的有心人,那么閱讀和寫作能力是會逐步提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