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信仰取向是人間的,不是神佑的??鬃尤宋挠^念的影響,堪稱遠大深厚
許倬云:著名歷史學家、美國匹茲堡大學歷史系榮譽退休教授臺灣“中央研究院”院士
我僑居美國,半個世紀,眼看這一現代文明主流所在的社會,由盛而衰。這次美國大選,不少奇怪現象,令人感慨。追思其中緣故,我以為,功利性的個人主義,使人人為己,爭權利,而不愿承擔責任。人人自我中心,于是人情淡薄,社區(qū)、社群離散;得意時,獨樂;力衰時,無依無靠。國家必須負擔社會福利,個人卻盡量逃避付出。這樣的社會,焉能持久?于是,回顧中國數千年來,發(fā)展的人與人之間的倫理,覺得應該有所檢討,庶幾思考,中國文化遺產中,人的地位,人與自然的關系,等等項目,或有可以補救現代文明缺失之處。尤其近來發(fā)生的一些恐怖主義行為,令人悚然。以上所述,則中國文化,不持排他獨占的一神信仰,竟使中國人免除許多不必要的災難。
宗教信仰是文化發(fā)展的一部分,雖然今天我們將中國主要的宗教信仰,分為佛、道兩家,然而這兩家的發(fā)展過程也和中國主流的儒家的宇宙觀和人生觀經常彼此影響。中國人的信仰觀念,乃是多元融合的產物,經過了接觸、調和,終于彼此吸收了許多不同的成分而建構為一個復雜的體系。
儒家不是一個宗教,卻擁有高度的宗教情緒,或宗教性
夏商二代乃是經過族群聯盟的階段,逐漸演化成為皇權國家的時期。商代的卜辭和木杖讓我們知道他們的祖先信仰。先公、先王會因子孫的要求,在天庭取得神祗的保佑。這是神明和祖靈兩種信仰,拼合為一的宗教。
商代之后是周代。周人承受蒼天崇拜;周人克商,認為上天授予他們統治萬民的使命,以代替失德的商王朝。在“尚書”中,他們告誡子孫,必須行為良好,才能保持天命。這就將“上天”的神力,賦予道德意義,也具有裁判的權力。在神界可以代表人間說話者,卻是宗親血緣網絡的先王、先公。因此,君統和宗統乃是重迭的。這樣的結構,經過商、周兩代的演化,神祗信仰和祖靈崇拜結合為密不可分的中國模式,一個兼具超自然和人間關懷的信仰體系。
在這個文化演變的關鍵時刻,孔子出現了。他本身是宋國貴族的后代,具有商代的文化基礎,可是他已是移居魯國的第三代了。魯國是周人文化在東方平原上的重要據點之一。因此,在孔子一身,兼具商周兩個文化集團的傳統。春秋時代,周封建集團已經改變性質,正在逐漸進入列國體制。這是一個“禮壞樂崩”,混亂的時代:舊的價值正在崩潰,新的價值正待形成。
孔子正當其時,提出了以“人”為本的價值觀念系統。他認為宇宙之間應有一定的理性,“人”在天地之間具有特殊的地位,人性應是天賦的,人具備人性,人也因此有權利,也有責任,將人性之中的理性部分作為“道”的基礎,亦即普遍理性的基礎??鬃釉谂c他學生的談話中,有幾個主要的題目。一個是“仁”,“仁”是人的本性。如果我們把“仁”字拆開,就是二人之間的關系。“仁”,一言以貫之,忠、恕而已?!爸摇笔莻€人誠心誠意地做好一件事,也誠心誠意地對待別人;“恕”是將心如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賦有如此的本性,就應當常常持守,不讓人的本性受欲、求等不合理的成分污染。克己復禮,就是盡力克除自己不合理的部分,讓本性回到合理的秩序。
這一套說法,只是修己的部分。人對自己已經盡力,培養(yǎng)成合理的性格。個人如果行有余力,即應當以自己的認知行為,影響周圍的人。能力較強者,則可以影響較多的人。最高的境界,是一個人,可以以其理性和才德,影響全世界的萬民百姓??墒?,他自己說了,這個境界是難以達到的,即使是古代的圣王也未能做到。漢代禮記《禮運:大同章》,揭示了大同之世是儒家歸納孔子的理想所形容的一個世界,這是一個我們憧憬的世界,很難真正做到,卻也是我們必須努力的方向。
孔子所提出的價值系統,都是以“人”為中心的理想,因此儒家是一個處理人間關系、建構合理社會的學說,其中,孔子認為沒有神明和怪力的成分。然而,他對于宇宙之間的秩序,還是假設有一個理想的主宰,才能創(chuàng)造一個合理的宇宙。他生活于周代的封建體制之下,如前所述,周代的封建政治網絡和親緣網絡是重迭的。在親緣網絡之中,一切的關系都由主干延伸到分支,源頭和主干乃是維持合理秩序的根本。這兩個觀念相合,就成為孔子尊天敬祖的超越觀念(transcendental concepts)。儒家雖然不是宗教,卻也具有一定的宗教性。
從孔子的時代到漢代,儒家不斷開展內涵。孟子主張人稟賦四項基本心態(tài):惻隱、羞恥、是非、禮讓之心,人因此都有成圣成賢的可能。孟子也承繼了君主承受天命的觀念,肯定了君主必須為民造福的道德要求;不能符合這一使命的君主,僅是“獨夫”,人人得而誅之。荀子則以為“善”是努力修持的結果,必須以“禮”約束。君主治國,也必須倚仗一定的制度。他的理論,遂與法家思想,有密切關系。
儒家也吸收春秋戰(zhàn)國其他的學說。漢儒董仲舒組織了一個多元的宇宙結構,在董仲舒代表的儒家思想體系內,儒家已經融合孔子時代的人文觀念,又加入了陰陽五行,多元互動的變化。這一個宇宙大到籠罩天地的大宇宙,小到人體內部結構的小宇宙,大、小宇宙之間,則是人間的社會和國家。這幾個層次之間,又彼此影響、不斷互動,尋取衡態(tài)。漢儒提出的這一理論,到今天或多或少影響了我們的思想和生活。人與自然,和人與超自然的神力,因應互動,而有不斷變化,這個多維的復雜系統,并不需要一個有意識的主宰操縱一切。儒家以形上學建構的宇宙論和道德論,終究還是以“人”為基本。儒家不是一個宗教,卻擁有高度的宗教情緒,或宗教性(religiosity)。
道教與佛教:互相競爭
在儒家發(fā)展的同時,中國疆域之內并不是沒有其他的宗教信仰在發(fā)展。墨家,可能原來是儒家的一個分支,以上帝的意志作為源頭,由能夠了解上帝的教主“巨子”,代替上帝執(zhí)行治理世界的工作。巨子和他的各級助手必須是賢能之士,在這個社會之中,愛無差等,都是上帝庇護的對象。墨家實際上已經是一個類似教權的組織,他們主張兼愛與和平,生活極度儉樸。墨家曾經一度頗有影響力,卻終于逐漸消失。墨家的理想可能在后世有相當的部分與道家的理想相合,成為道教教義的一部分。
道家的思想以老莊為主流,他們對于人世的態(tài)度是消極的,認為一切的觀念其實都是相對的,甚至虛幻的。道家主張回歸自然,認為如果人能夠回到最樸質的狀態(tài),人間許多的欲望和斗爭也就消滅于無形。相對于儒家的入世而言,道家的獨善其身,可說是出世的態(tài)度。激烈的道家甚至于是抗世的。不過,儒家的積極進取和道家的清凈淡泊,彼此互補,給予中國人立身處世不少回旋空間。
在民間,古代對自然力充滿畏懼和崇敬,一般人都會盼望自己能夠趨吉避兇,另一方面,“死亡”也常常引發(fā)人類對亡靈的思念和懼怕。這兩種情緒,也就是前述神明—祖靈崇拜的體現。人類社會中,往往有人自以為具有超凡的能力,能夠和神明與祖靈溝通,這些人在各地有不同的名稱。在古代中國,我們常以“巫覡”作為祝、宗、卜、史等各種人物的通稱。這些人以其通靈的功能,很容易接受出世的理想。
漢代是政治大一統的局面,內部各地的交流相當順暢,各地的各種思想、學派有互相融合的機會。結合道家若干思想和巫覡傳統的原始道教,也就逐漸出現了。他們中最活躍的一群,不在當時的文化中心地帶,乃在今日四川和長江流域,例如漢中的五斗米道,和淮、漢一帶出現的“太平經”信徒,以及在青、徐一帶出現的黃巾。這些民間的活動,結合成為中國道教的第一階段。他們崇拜神明,運用符咒和法術組織群眾。例如,五斗米道在當地建立共同生活體;又如,黃巾聚合群眾,以宗教的力量揭竿而起。
這種大規(guī)模的活動,還是需要組織和儀式。我認為,在漢代開通西域,印度和中亞的佛教力量進入中國,對于民間正蓄勢待發(fā)的信仰群,毋寧具有刺激的作用。從那以后,佛、道兩教,兩千年來不斷地相激相蕩,彼此啟發(fā),互相競爭,成為中國宗教信仰的兩大主流。
佛道兩教在中國歷史上并沒有被儒家排斥,儒家提供給道教的因素是對人世的關懷,這一部分和道家提供的出世因素互為表里。因此,道教的世外樂土并不在未來,也不在過去,而是另外一個世界。早期的道教認為人可以羽化而登仙:如同飛鳥飛入天界,在那里有一個神妙的安樂生活。他們知道,真正升天是難以做到的,其代替品就是海外的仙山,存在于虛無縹緲的幻境。在中古時期,道教可能接受了另一個也從中亞傳來的救贖信仰,建構在人間樂土的理想。道教的“洞天福地”,坐落于離世很遠的名山深境,在人間可以建構一個沒有斗爭、永受神恩的安樂土。大家熟知的《桃花源記》中,陶淵明描述的理想世界可能就是反映如此理念:亂世之外的另一個世界。由于道教認為生命本身是可貴的,因此他們才認為長生不老是一個值得追求的選項。
上述中亞的救贖信仰,其根源來自古代波斯教,瑣羅亞斯特教派和它延伸的摩尼教(明教),都主張宇宙之間有光明、黑暗,或善、惡,兩股力量,彼此激蕩。經過三次劫難的轉變,終于會出現一個光明而全善的新世紀。這一種啟示性的承諾,在唐代,經由教和景教(基督教的奈斯特派),涌入中國,對佛教的沖擊十分強烈。佛教進入中國初期,只有若干經典譯成華文。唐代玄奘的西行取經,帶回來大量的佛教經典。自此,佛教宗派林立,有十大教派之多。那些以研究佛學為主要活動的宗派,在唐宋轉換之際都逐漸衰萎。此后,中國的佛教以律宗、凈土和禪宗三家,凸出為最主要的教派。凈土的教旨,也是表彰歷劫以后出現的一個清凈世界。彌勒、阿彌陀佛,這些名稱實際上是中亞(Metriya)的變形,都是凈土中的主佛。華傳佛教的凈土,將凈土放在西方,所謂“西方極樂世界”。這種想法,反映中國的觀點將佛教原生地的印度當作凈土所在。更具體的論述則是將凈土放在未來,可能死后才能進入,可能是歷劫以后才能出現。佛、道二教在這一點上,恰巧代表了中國入世傳統和印度出世傳統的差異。
佛教在中國發(fā)展的另一宗派是禪宗,雖然禪宗號稱是從達摩傳來中國,實際上在達摩東來以前,中國僧侶道生已經提出人人皆有佛性?!按竽洝眰魅胫袊?,從“一闡提”(無善根者),也能成佛,果然證實道生的意見。道生能有如此想法,一般認為是從儒家孟子的人人可謂圣賢的意見獲得的啟示。孟子的頓悟觀念,也與禪宗的頓悟一致?;仡櫡鸾坛跞胫袊鴷r,借用道家的名詞陳述佛教的意見:當時所謂“格義”。道生能夠在佛教傳入中國以前就預言,大乘佛教的眾生都能成佛,也可以說是借用儒家觀念的“格義”。
唐代皇室以道教為國教,道教因此非常興盛。唐、宋轉換,到了宋代,儒家重新組織自己的理論系統。北宋的道學經過邵康節(jié)引入太極,這就是儒家和道教之間彼此影響。
唐代禪宗大興,眾所周知,北派禪宗的神秀和南派六祖慧能之間的一段公案。神秀的偈子:“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被勰軇t回答:“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一段有、無之爭,在明代王陽明的心學系統又出現一次。王陽明的四句歌:“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痹谠饨忉屔茞簝删?,從無善無惡,經過分辨善惡,進入選善棄惡,實為良知,最后憑著良知,堅持修己的工作。他的弟子王龍溪則認為“無善無惡”卻是最原始也是最終極的境界。王學“四句歌”的有、無之爭,幾乎就是神秀與慧能之爭的翻版。如果將陽明之學的修持過程,看作內心步步進展,我們也未嘗不能以此認作三個階段,相當于啟示教派的三次劫波,歷經考驗,才能進入最后的寧靜安穩(wěn)境界。
以出世的胸襟,作入世的善事
到了近代,20世紀時,熊十力開創(chuàng)新儒家,基本就是援佛入儒。這一主調延續(xù)不斷。方東美將西方的美學觀念納入儒家理論,即極有義致。方先生將佛教華嚴經的因陀羅網作為比喻,說明宇宙間內外彼此映照,萬物和自己的“心”融為一體,內外一致,彼中見此,此中有彼。這一過程則是儒、佛之間又一次的融合。以上所說,不外乎陳述佛教進入中國以后,不僅佛教華化,而且佛教曾經刺激了中國的本土信仰,形成為道教;更重要的一方面,華化的佛教宗派:亦即凈土宗和禪宗,幾乎排除了其他七家原來的佛教理論的宗派。同時,儒家和佛教又不斷對話,彼此影響,改造了儒家,也豐富了儒家。
前文已提過,西亞和中亞的啟示性宗教,教以后的各宗教派,尤其最晚進入的摩尼教(明教),對中國的道教、佛教有其他的影響。啟示性宗教的歷劫和劫后的太平世界,對于道教刺激甚大。宋代的方臘起事,就是摩尼教的運動。金、元時代,北方的新道教,包括全真、正大等教派,在胡人統治之下,竟能在民間組織了地區(qū)性的自治互助的社區(qū)。我在國內考古學家引導之下,曾經訪問過河北一帶全真教活動留下的遺跡。那時,他們組織民間的力量,周旋于地方軍閥和胡人政府之間,開水利,筑道路,興教育,扶困濟窮,儼然又一次實踐了漢代五斗米道曾經組織的福利社區(qū)。這些教派的一部分逐漸與啟示信仰合流,遂出現了蒙元統治下的白蓮教運動,也終于由這一群教派引發(fā)推翻胡人統治的復國運動,出現了明代。在白蓮教的教義中,具有啟示性的劫運觀念,也有濃厚的三教合一色彩。
三教合一的理想早在宋代即已有之。林兆恩的夏教在福建曾經有相當的發(fā)展,然而終究是地區(qū)性的活動。到了近代,紅字會就是以儒家為主體,兼收佛道兩家的教義和一部分儀式,希望能夠成為中國的主要宗教。這一活動在抗戰(zhàn)以前曾經有相當普遍的響應。其主要的活動地區(qū)在華北,總部設在濟南,然而,北至東北,南至江南,很多城市都有紅字會,在各地獲得地方士紳的支持。1949以后,這一活動就從此消失了。
元明以后,白蓮教在清代曾經極為活躍。乾嘉時代,川楚教亂,聲勢不小。被清廷撲滅后,白蓮教的活動潛入民間地下。與白蓮教相關而不相隸屬的羅祖教,則是明代一個漕運軍人發(fā)展的教派。這一教派也可以說是三教合一的運動,其活動則為運輸業(yè)的勞動工人彼此互助。他們的教義是儒家的倫理,配合佛、道兩家的信仰和儀式。清代漕運發(fā)達,羅祖教的齋堂在各處碼頭都是各種勞動工人退休養(yǎng)老之所。羅祖教也對教內的信眾救難濟困,提供種種的幫助。
從這一個教派分叉出一個教派:“混元教”,又稱“一貫道”。清末民初,這一教派在各處發(fā)展,于四川以下的長江流域,以及大運河的北端,往往頗有勢力。由于他們的信眾主要是社會的勞動階層和市井,活動必須在上工前的清晨,或工畢后的晚間,于是引起教外人的猜疑和誤解,以為是一個行跡詭秘、不正當活動的教派,頗受各時代政府的壓制。這一教派在1949年以后,有一部分流入臺灣,居然逐漸發(fā)展成為頗具規(guī)模的宗教活動。他們的教義,據他們的《認理歸真》簡約為“吾人的本性,儒教謂之良心,佛教謂之金剛,又稱為菩提心。道教謂之生死之門,總而言之,即是佛性也”。一貫道雖然號為“五教合一”,實際上,還是“三教”為主:“行儒門之禮儀;用道教之功夫;守佛家之規(guī)戒?!?/p>
一貫道信眾茹素,因此活動的地點往往就是各處的素食店。在營業(yè)還沒開始的清晨,他們有早晨的聚會,工余之后,在夜間又有講經說道的活動。他們的“道親”,彼此互助,婚喪喜慶,都有當地道親代辦幫助。他們的經典包括儒、佛、道三家比較簡要的部分,也包括各種善書,例如《太上感應篇》。最近他們也收納若干基督教與伊斯蘭教的教義,畢竟相當有限,而且不無曲解。臺灣的一貫道由各地的傳道士各自發(fā)展為數十“支”,各自因其道親的支持程度和興趣選擇自己的經典。因此,在大學校區(qū)內的一貫道,和在街市發(fā)展的一貫道,對于教義的理解和閱讀的經典可能各有選擇,并不一致。我想最簡單地介紹:主張“清口”“清身”“清心”。眾善奉行,諸惡不作。他們標榜“無生老母,真空家鄉(xiāng)”,也盼望歷盡劫難,尋求解脫。從這些教義看來,這個教派真是以諸教混合為主旨的信仰。
1949年后,大陸道教的主要宗派,來臺道教人士,除了龍虎山世襲張?zhí)鞄?,罕見其他宗師。在臺灣,道教的活動與當地民俗信仰幾乎難有分別。他們的儀式包括祭拜、符,不過,主要的道觀已經逐漸取消焚香祭拜的儀式,而將信眾的供奉用于設立醫(yī)院和學校,從事社會工作。臺灣道教,除了那些為信眾作法,消災祈福和卜問求的乩童,專業(yè)的受道長并不多,倒是有不少研究道教學者,下功夫探討道教教義和歷史。有幾位歐美學者,長期在臺研究,致力介紹道教于西方世界,精神極為可佩。目前在哈佛大學,就有一門大班課,介紹道教,選課學生竟有數百人,也可謂異數了。
佛教的活動在臺灣極為興盛,佛光山、中臺寺、法鼓山和慈濟,都是虛云、太虛、印順幾位法師提倡的人間佛教。佛學的討論已經不是他們的重點,而更重要的是進入社會,以簡單的教義推廣信仰。最大兩家,乃是慈濟和佛光山,前者以救難濟困為其主要工作重點,后者則以“做好人,說好話,行好事”為宣教的目標。他們的教眾眾多,這幾個教派合計,不下數百萬之眾。這些簡單的教義,其實相當程度地容納了中國傳統倫理道德,配合佛教的積功積德,以出世的胸襟,作入世的善事。
中國的信仰取向是人間的,
不是神佑的
總結以上,我們可以看見,中國從秦漢以后,各種不同的理念和信仰,不斷地糅合,也不斷地調適。域外的影響也不斷地引發(fā)新的成分和原有的中國理念結合為一。兩千年來的不斷整合,期間不是沒有沖突,但總的方向卻是將儒家的濟世抱負,作為根本,接受道家的清靜和佛家的慈悲,融合成為社會型的群眾信仰。這兩千年來的發(fā)展,不同于猶太基督和伊斯蘭的獨神信仰,中國的宗教發(fā)展沒有排他性,而是彼此之間的調適。中國的信仰取向是人間的,不是神佑的??鬃尤宋挠^念的影響,堪稱遠大深厚。
我以為中國文化中,儒、道、佛三家信仰系統,由競爭,而互相影響,而彼此挹注,終于逐漸融合,彼此接近,互補相成,都注重個人的修持,己修然后推己及人,由近而遠,安他人,以企及最遠大的目標:安天下萬民百姓。修己是根本,濟世則是憧憬的大方向。如此,社會可以不致離散,個人可以不致孤獨。如果能夠達到如此境界,本文前言擔心現代文明的困境,或可有所挽救?,F代文明的動力,在于尊重個人,以啟動人人的自發(fā)性。目前弊病,乃是個人主體性太強,往往自己高于他人,也比群體更為真實。其實,應當藉中國文化中“人”、“己”濕的心態(tài),予以匡救,庶幾成全自己,也成全他人。以人類成群聚居的狀況,個人與群體之間,應當是不能切割的鏈線,個人必須經過這一鏈線,方可人己共存互利。
容我將儒、道、佛三家的修為,綜合為人生的心路歷程:人人可以從自己的本性,修持以求良知良能,自己內心安頓,已是成就:這是相當于道教的“修煉”功夫。行有余力,則可立志助人:這是相當于大乘佛教“度人”的宏愿。如果機緣湊合,有擴大影響的機會,則又能嘗試從“安人”,推廣于“安民”“安百姓”:一個儒家也認為極難得的偉大任務。我們不必存如此奢望,卻可以認定第一步“修己”,作為自我提升,人人該努力的工作。
中國已經熬過一個半世紀的苦厄,又經歷過三十余年的動亂,兩代積累的文化精英,犧牲殆盡:中國人已經歷盡劫波。所幸,劫后余生,中國文化,似乎還有余留根苗,今日一般同胞,還并沒有完全拋棄中國文化的遺產。以我所見,海峽兩岸的青年,大多還是行為中規(guī)中矩,為人仍舊不卑不亢。兩岸有識之士,也頗多心懷澄清天下的宏愿。因此,我愿意提出淺見,備大家參考。但愿天佑中華,使華夏兒女成為滾滾濁浪的中流砥柱,以挽救現代文明于將傾之際。(10月20日,許倬云先生將在中華文化促進會發(fā)表演講,此為講稿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