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曉燕
摘 要:我國教育模式需要進行新一輪的整合以適應飛速發(fā)展的時代,特別是我國青少年的教育問題一直是我國人民密切關心的問題,九年義務教育就是對教育最好的詮釋。隨著經(jīng)濟全球化的發(fā)展,英語作為國際上的通用語言,一直被我國教育界視為最具有發(fā)展力的學科,所以英語的教育問題影響著我國的經(jīng)濟地位和國際地位,就初中英語閱讀的學習展開討論,希望對初中英語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做出一點貢獻。
關鍵詞:初中英語;閱讀;“翻轉”模式
一、我國初中英語閱讀課堂現(xiàn)狀
青少年是祖國的希望和未來,青少年的教育問題歷來是我國人民所關心的,只有國民素質(zhì)提高了,才會有中國的發(fā)展和前進。特別是隨著中國加入了世界貿(mào)易組織,中國的經(jīng)濟飛速發(fā)展,在國際上有了一定的影響力,我國需要人才,這就迫切需要更多掌握英語的人才對我國的文化、歷史、經(jīng)濟等進行傳播和交流,更好地提升中國的形象,提升國際競爭力。而英語作為與外國交流的主要工具,是必須具備一定水平的,這些都是促使青少年學習英語的原因。而探究如今我國初中英語現(xiàn)狀則不容樂觀,由于英語是青少年在學習漢語之后才接觸的,導致學生對學習英語缺乏動力,且加之英語的基礎是26個字母,這就使學生在記憶方面存在一定困難,同時綜合看來學生對英語單詞的記憶、句子句型的記憶、句子的理解、文章的書寫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問題,所以,對學生英語水平的提高就不利,如果教育模式不加以改革,學生學習英語將會更加困難。同時需要教師在課堂上運用綜合能力對課堂模式進行改革以適應復雜多變的英語課堂,從而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最后提高英語成績。
二、“翻轉”模式的介紹
“翻轉”模式最先是由美國兩位教師因為想幫助缺課的同學補課而把上課內(nèi)容錄制成PPT的形式傳給學生并分享到網(wǎng)絡上而演變成的一種模式。后來經(jīng)過學生以及教師、家長的建議逐漸對這種模式進行改革:學生利用網(wǎng)絡自己在家對英語課程提前的學習,在課堂上教師講解作業(yè)且對知識點進行梳理傳授,取長補短,逐漸形成了一種獨特的教學模式,這便稱為“翻轉”模式,這種教學模式與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存在一定差距,這種模式通過對傳統(tǒng)課堂教學順序的顛倒使學生更好地學習,真正意義上實現(xiàn)了以“學生為中心、從學生視角出發(fā)輕松的學習”的教學理念,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學習效率。
1.傳統(tǒng)英語閱讀模式的弊端
傳統(tǒng)模式是以課本上的知識點為基礎,按部就班地傳授書本知識,這類課堂一般順序是教師按照書本上的課文和單詞進行教學,導致教師以課本為主,認為課本上的單詞和課文是學好閱讀的關鍵,因而把重點放在課本上,逐字逐句分析運用,這就使教師在教學中充當?shù)氖钦Z言和知識的搬運工,而使學生只能按照課本進行學習,缺乏主動性和積極性,認為英語的學習就是課文和單詞的學習,從而使學生缺乏運用性和創(chuàng)新能力。學生處于英語知識體系尚不完善的階段,只能對英語進行初步學習,掌握一些基本的句型和能力,所以,初中學生對英語的學習主要是以課本和課外輔導資料為主,太過于死板,從而逐漸成為應試教育的踐行者。
2.“翻轉”模式的好處
“翻轉”模式從美國傳入中國深受廣大初中師生的喜愛。對教師來說是打破傳統(tǒng)教學模式,使教師更有動力教學,一方面用多媒體這個載體傳授知識使教師減少了在黑板上書寫筆記的次數(shù),另一方面這樣反而使學生更有興趣學習,從而提高了學習效率;對學生應該更有好處,因為學生去學校就是為了學習知識受到教育,而傳統(tǒng)的英語閱讀教學模式缺乏活力,使學生想學習但是力不從心,而這種模式可以讓學生轉換另外的思路用另外一種模式進行學習,讓學生了解課文中的閱讀教材只是訓練學生閱讀能力的,而不是為了應付考試或者其他的,它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和交流能力以及英語的綜合能力,從而從觀念上改變對英語的錯誤思想,更好地提高閱讀能力。
三、 “翻轉”模式在初中英語閱讀課堂中的運用
“翻轉”模式雖然符合如今我國教育體制的模式,但是其在運用的過程中仍然需要教師注意一些方法和技巧,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主、讓學生愉快地學習,它是對我國傳統(tǒng)英語閱讀教學模式的一種挑戰(zhàn),同時也是一種新的閱讀體驗和教學理念。
1.教師分享閱讀方法
英語的閱讀能力關系著學生與他人溝通的能力,也關系著學生對課文、對文中、對知識的理解程度。教師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的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語感,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句子的意思,理解文章所想表達的意義,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對文章內(nèi)容進行預測、思考、獲取信息,并根據(jù)所理解的字面意思對文章進行更深層次地分析判斷,從而最終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理解作者的意圖,這種就需要教師在課堂教學時合理運用“翻轉”模式進行教學,主要從課前、課中、課后進行。
(1)課前:教師在課前準備好即將學習課程的相關知識點,通過制作生動活潑的PPT對知識點進行編寫,展現(xiàn)的形式多樣,盡量多插入圖片和音頻、視頻等畫面跳動性大的內(nèi)容,刺激學生視覺提高興趣,比如,教師在講How do we deal with our problems?這篇課文時,可以在PPT開頭問學生:“Do you have any problems ?”引出課文標題,接著詢問:“How do you deal with your problems?”以此讓學生試著用英語回答,同時教師和學生在預習時知道這篇文章是講霍金的,教師便可以插入一個關于霍金的勵志視頻,讓學生在閱讀的同時能更好地反思自己,起到思想教育作用,通過這種方式讓學生在家先提前學習語言和知識。
(2)課中:教師可以準備教學的輔助資料,比如,教師將要講解“Welcome to the Garden District”這篇文章時,可以給學生每人一份或者分小組閱讀多份關于文章內(nèi)容的資料,讓學生在閱讀完資料后分小組討論話題,展開小組討論,討論結束后教師在課上進行評論,分享學生的閱讀情況,讓學生總結作者的意圖,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然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分析課文中“enjoy”的用法,與資料中哪個單詞用法相似,并總結教師自己閱讀資料的方法和如何通過閱讀掌握知識,通過類似的方法分享閱讀經(jīng)驗和閱讀能力。
(3)課后:課后教師通過讓學生在家鞏固課堂上的知識,可以讓學生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自主學習文章,除了學習別人的閱讀之外嘗試著自己縮寫、擴寫、仿寫等多種類型的文章,比如,在學習“How we should get along with our parents?”時,課后學生可以自己對類似文章進行仿寫,通過這種方式訓練自己的寫作能力,同時能更輕松地學習和復習知識,對學生的閱讀能力也很有幫助,教師不再是按部就班地進行教學,而是學生知識的傳授者和閱讀經(jīng)驗的分享者,是學生提高閱讀能力的領路人。
2.學生成為英語閱讀的主人翁
英語閱讀主要分為課本閱讀和主題閱讀兩個方面,而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是大部分初中學生的英語閱讀主要是課本閱讀而忽略了主題閱讀,這樣對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沒有幫助,教師和學生應該清楚的是主題閱讀才是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關鍵,而課本閱讀只起一個基礎和載體作用,更多的是主題閱讀的訓練,而主題閱讀的文章主要是以教師在課堂上準備的輔助資料和課后學生擴寫、仿寫或者縮寫的文章,學生更需要對此類文章進行閱讀學習。此類文章在閱讀的過程中除了對句子的閱讀和記憶外,同時也需要對單詞、短語進行記憶理解,邊閱讀邊寫筆記,做到“眼到、口到、手到、心到”,不懂得及時尋求幫助,長此以往,學生的閱讀能力會得到較大提高,學習效率、交流能力以及英語的綜合水平也會提高。
通過這種方式的學習,初中生的興趣和閱讀能力會大大提高,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同時學生對知識的學習和理解也會更加深刻,使學生從被動學習變?yōu)橹鲃訉W習,從而提高學生的英語能力。
參考文獻:
[1]祖瑞.關于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現(xiàn)狀調(diào)查[J].山東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學報:基礎英語教育,2008(6):90-93.
[2]段虹.關于“翻轉課堂”模式下研究生學術英語課程建設的構 想[J].云南科技管理,2015(4):51-53.
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