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史書闕文是客觀歷史發(fā)展所致。司馬遷以世傳的闕文傳疑家法撰寫《史記》,寓多聞闕疑的史學(xué)精神于闕文之中,將闕文之法發(fā)揮盡致,在著史手法的創(chuàng)立上具有極重要的地位。
關(guān)鍵詞:史記 闕文 義法
闕文是司馬遷著史的義法之一,即對于只存大概,其詳不可得而知或存在疑點的史事闕而不載,但于史文中予以說明。世人常將闕文傳疑并提,實際上闕文是闕載其事,傳疑是事雖可疑,仍詳載其事,屬以疑傳疑。闕文有傳疑之功,但不盡是由于史事存疑。因此,筆者專就《史記》的闕文立論,不涉及傳疑。所引《史記》原文及三家注文,均據(jù)中華書局2014年版,點校本二十四史修訂本《史記》,不再一一注明。
一、司馬遷闕文思想淵源及其地位
闕文之義,為上古史官記注成法,東周以后,史官放絕,其法遂廢;至司馬遷以世傳的史家義法,撰寫《史記》,始將之運用純熟、發(fā)揮盡致;后世史家難以為繼,諳悉此義法的,屈指可數(shù)。孔子說:“吾猶及史之闕文也,有馬者借人乘之,今亡矣夫?!盵1]則史官闕文之義,早已有之,到孔子時已式微而已?!短饭孕颉吩?,“司馬氏世典周史”“余先周之太史也”“余維先人嘗掌斯事,顯于唐虞,至于周,復(fù)典之,故司馬氏世主天官。”可知闕文之義,為司馬遷家傳心法。但也受到了孔子的影響,觀下文所舉事例可知。章學(xué)誠說:
孔子曰:“吾猶及史之闕文也?!庇衷唬骸岸嗦勱I疑,慎言其余?!狈蚓W(wǎng)羅散失,紬繹簡編,所見所聞,時得疑似,非貴闕然不講也。夫郭公夏五,原無深文,耒耜網(wǎng)罟,亦存論說。而《春秋》仍列故題,《尚書》斷自《堯典》;疑者闕而弗竟,闕者存而弗刪,斯其慎也。司馬遷曰:“書闕有間,其軼時時見于他說?!狈蛞伤浦E,未必?zé)o他說可參,而舊簡以古文為宗,百家以雅馴是擇,心知其意,所以慨然于好學(xué)深思之士也。班固《東方朔傳》,以謂奇言怪語,附著者多,遂詳錄其諧隱射覆瑣屑之談,以見朔實止此,是史氏釋疑之家法也。[2]
依章學(xué)誠此說,《春秋》《尚書》已有闕文的思想萌芽,至太史公才將闕文之法運用純熟。章學(xué)誠認(rèn)為馬、班之后,只有陳壽、鄭樵能微知闕文之義。他說道:
陳壽《蜀志》,以諸葛不立史官,蜀事窮于搜訪,因錄楊戲季漢名臣之贊,略存姓氏,以致其意,是史牒闕文之舊章也。壽別撰《益部耆舊傳》十卷,是壽未嘗略蜀也?!兑娌筷扰f傳》不入《蜀志》,體例各有當(dāng)也。或以譏壽,非也。自史學(xué)失傳,中才史官不得闕文之義,喜繁辭者,或雜奇邪之說;好簡潔者,或刪經(jīng)要之言;《晉書》喜采小說,《唐書》每刪章奏。多聞之旨不遵,慎言之訓(xùn)誤解。若以形涉?zhèn)饕?,事通附會,含毫莫斷,故牒難征,謂當(dāng)削去篇章,方合闕文之說。是乃所謂疑者滅之而已,更復(fù)何闕之有?鄭樵著《校讎略》,以謂館閣征書,舊有闕書之目;凡考文者,必當(dāng)錄其部次,購訪天下。其論可謂精矣。[3]
可見,闕文的關(guān)鍵即必須對于只存大概或可疑的史事予以說明,否則就是滅疑,而非闕疑。闕文傳疑,這是《史記》之所以被譽為“史家之極則”的原因之一。
二、闕文原因、作用及分類
《史記》的闕文是客觀歷史發(fā)展所致,總而言之,原因有三。一是年荒事遠(yuǎn),文獻必然殘闕,古今皆然??鬃釉唬?/p>
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禮,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獻不足故也,足,則吾能征之矣。[4]
孔子時已如此,何況先秦之下的司馬遷呢?!洱敳吡袀鳌吩疲骸疤朴菀陨?,不可記已?!薄蹲孕颉吩疲骸熬S三代尚矣,年紀(jì)不可考”,諸如此類致憾于史事闕文的慨嘆,《史記》中隨處可見。二是周王室衰微之后,史官失職,“諸侯相兼,史記放絕”,造成歷史無人存錄的局面?!蹲孕颉吩疲骸白V紀(jì)不明,有司靡踵”,又云:
幽厲之后,周室衰微,諸侯專政,春秋有所不紀(jì),而譜牒經(jīng)略,五霸更盛衰,欲睹周世相先后之意,作十二諸侯年表第二。
又云:“自司馬氏去周適晉,分散,或在衛(wèi),或在趙,或在秦?!笔饭倭髀涿耖g,必然導(dǎo)致闕文。三是戰(zhàn)亂、出于政治考量的圖書禁毀以及天災(zāi)等因素,也是致使闕文的原因之一。《孟子》云:“北宮锜問曰:‘周室班爵祿也,如之何?孟子曰:‘其詳不可得聞也。諸侯惡其害己,而皆去其籍?!盵5] 《六國年表》云:
秦既得意,燒天下詩書,諸侯史記尤甚,為其有所刺譏也。詩書所以復(fù)見者,多藏人家,而史記獨藏周室,以故滅。惜哉,惜哉!
秦朝焚毀圖籍,是書籍史上的一大劫難,而商鞅時已“燔詩書而明法令”[6],則政府以法令形式有意禁毀圖籍,是闕文的重要原因。太史公“述歷黃帝以來至太初而訖” 兩千多年的歷史,曾竭力搜討,《自序》云“罔羅天下放失舊聞”“百年之間,天下遺文古事靡不畢集太史公”,可是上古之事,“學(xué)者多稱五帝,尚矣”,春秋之后又“諸侯相兼,史記放絕 ”,秦時則又“廢先王之道,燔百家之言”,至此,太史公所得只能是煨燼之余,史書闕文則勢所必至。
因此,太史公于闕文處往往予以說明,此法至善。一則可見太史公審慎的史學(xué)精神,而不至于被后世學(xué)者就闕文處橫加指摘。二則以示后世學(xué)者闕文之由,使后人可以從事于搜討考證,還原史實。三則可以避免后人就闕文處任意發(fā)揮,肆意渲染,滋生異說而貽誤后世。章學(xué)誠在《永清縣志闕訪列傳序列》中列舉了未注明闕文的十大弊端。藉此可知太史公在史文措置上的苦心孤詣,更可以窺見太史公理想中的《史記》全貌,非百三十篇所能拘限?!妒酚洝返年I文可略分為因事疑而闕文、因事秘而闕文、因史事湮滅而闕文。
(一)因事疑而闕文
某些史事雖見于史冊,但記載不一定確實,傳聞異辭,往往難以折衷一是,而其事關(guān)涉歷史甚大,若舍棄不載,則不免著錄失當(dāng),若存錄其說而未予以說明,則是妄自論斷,貽誤后人。要強調(diào)的是,取舍之法是以太史公的史義為去取原則的,合其義者取之,違其義者則去之,而闕文是史事雖有合于其史義,然其事存疑,固不得不付諸闕如,所以,不能將《史記》闕文之處指為司馬遷去取失當(dāng)之處。以下所舉凡三例。
1.《三代世表》太史公曰:
五帝、三代之記,尚矣。自殷以前諸侯不可得而譜,周以來乃頗可著。 孔子因史文次春秋,紀(jì)元年,正時日月,蓋其詳哉。至于序尚書則略,無年月;或頗有,然多闕,不可錄。故疑則傳疑,蓋其慎也。
太史公在此所謂的闕文,非指闕載其人其事,而是指闕其年月。而之所以闕其年月,是因:
余讀諜記,黃帝以來皆有年數(shù)?;錃v譜諜終始五德之傳,古文不同,乖異。夫子之弗論次其年月,豈虛哉!于是以五帝系諜、尚書集世紀(jì)黃帝以來訖共和為世表。
即雖有年月可記,但各書所記不一,疑而難決,所以只存其世系,未存其年月,而以世名表?!度辣怼芬韵碌闹T表,有的只具年份,不具月日,有的則詳至月日,都是闕文所致。例如太史公在《六國年表》中說:“獨有秦記,又不載日月,其文略不具”,所以《十二諸侯年表》《六國年表》都是以事系年,而闕其月日,而以年名表;太史公上距秦漢之間未遠(yuǎn),月日都可得而詳,所以《秦楚之際月表》能詳具月日,而以月名表;此后的諸表雖都是以年名表,而事實上都能詳細(xì)至某月某日。
2.《高祖功臣侯者年表》曰:“于是謹(jǐn)其終始,表其文,頗有所不盡本末;著其明,疑者闕之。”《仲尼弟子列傳》云:“余以弟子名姓文字悉取論語弟子問并次為篇,疑者闕焉?!痹诖怂^的闕文則是指闕載其事跡。
3.《歷書》只詳記漢興以來的歷法,也是因秦漢以前的歷法極其混亂,難以詳細(xì)確定。太史公說:
幽、厲之后,周室微,陪臣政,史不記時,君不告朔,故疇人子弟分散,或在諸夏,或在夷狄,是以其禨祥廢而不統(tǒng)。 襄王二十六年閏三月,而春秋非之。
《自序》云:
律居陰而治陽,歷居陽而治陰,律歷更相治,閑不容翲忽。五家之文怫異,維太初之元論。作歷書第四。
《正義》注說:
五家謂黃帝、顓頊、夏、殷、周之歷,其文相戾,乖異不同,維太初之元論歷律為是,故歷書自太初之元論之也。
(二)因事秘而闕文
凡關(guān)涉政治機密或神怪的史事,一般都保密甚嚴(yán),尤其是時間距史家為近的歷史,由此造成因事秘而闕文。司馬遷凡遇此種情形,輒為注明,這樣既可供后人考證之機,也可避免好事者臆造其說。以下所舉凡三例。
1.《封禪書》載秦始皇封禪泰山云“其禮頗采太祝之祀雍上帝所用,而封藏皆秘之,世不得而記也?!敝翑h武帝會神君于甘泉宮事,而云“其事秘,世莫知也”。至漢武帝封禪泰山,又曰:
以卯,令侍中儒者皮弁薦紳,射牛行事。封泰山下東方,如郊祠泰一之禮。封廣丈二尺,高九尺,其下則有玉牒書,書秘。
2.《陳丞相世家》記陳平出奇計解平城之圍,而云:“高帝既出,其計秘,世莫得聞?!薄都狻芬缸T《新論》亦云:“或云:‘陳平為高帝解平城之圍,則言其事秘,世莫得而聞也。此以工妙踔善,故藏隱不傳焉?!焙笪挠衷疲骸捌嬗嫽蝾H秘,世莫能聞也?!?/p>
3.《梁孝王世家》云:
十一月,上廢栗太子,竇太后心欲以孝王為后嗣。大臣及袁盎等有所關(guān)說于景帝,竇太后義格,亦遂不復(fù)言以梁王為嗣事由此。以事秘,世莫知。乃辭歸國。
大概在太史公所處時期此事還保密甚嚴(yán),后來逐漸傳出,才為人所知。所以褚少孫得就此事詳其原委,補入《梁孝王世家》。
(三)因史事湮滅而闕文
先秦時侯國眾多,《尚書》有“協(xié)和萬國”之說,《史記》有武王伐紂“不期而會孟津八百諸侯”的記載,由于某些侯國微小,某些歷史人物在其所處的時代并非最活躍于當(dāng)時的歷史舞臺之中,還有一些歷史人物在顯耀之前地位卑微,或者其行藏較為神秘,都不足以引起時人的關(guān)注,其人其事也就逐漸湮滅無聞了。直至史家著史,認(rèn)為有傳寫的必要,才重新予以重視,然則闕文已是勢所必至了。此外,史事雖見載于史藉,年代久遠(yuǎn),亡佚不見也是造成闕文的重要原因。
1.某些侯國微小,處于當(dāng)時政治舞臺邊沿,未能為史家所記述,后世史家則不得不闕文。如《管蔡世家》云:
伯邑考,其后不知所封。武王發(fā),其后為周,有本紀(jì)言。管叔鮮作亂誅死,無后。周公旦,其后為魯,有世家言。蔡叔度,其后為蔡,有世家言。曹叔振鐸,有后為曹,有世家言。成叔武,其后世無所見。霍叔處,其后晉獻公時滅霍。康叔封,其后為衛(wèi),有世家言。冄季載,其后世無所見。
《陳杞世家》曰:
舜之后,周武王封之陳,至楚惠王滅之,有世家言。禹之后,周武王封之杞,楚惠王滅之,有世家言。契之后為殷,殷有本紀(jì)言。殷破,周封其后于宋,齊愍王滅之,有世家言。后稷之后為周,秦昭王滅之,有本紀(jì)言。皋陶之后,或封英、六,楚穆王滅之,無譜。伯夷之后,至周武王復(fù)封于齊,曰太公望,陳氏滅之,有世家言。伯翳之后,至周平王時封為秦,項羽滅之,有本紀(jì)言。垂、益、夔、龍,其后不知所封,不見也。
又如《楚世家》云“季連生附沮,附沮生穴熊。其后中微,或在中國,或在蠻夷,弗能紀(jì)其世?!?/p>
2.太史公敘記歷史人物,固然要將其來龍去脈梳理清楚,使得首尾完具,然而因其人顯貴之前事跡不著,或者有意隱藏其行蹤,或者某類人物見重于后世而為當(dāng)時人所輕,則只能付諸闕如??戳艘韵滤膸桌?,就會知道太史公未嘗不想詳具其人始末。例《高祖本紀(jì)》載老父相劉邦事,“及高祖貴,遂不知老父處”;《外戚世家》云“竇皇后兄竇長君,弟曰竇廣國,字少君。少君年四五歲時,家貧,為人所略賣,其家不知其處”;又《荊燕世家》“荊王劉賈者,諸劉,不知其何屬初起時”;《老子韓非列傳》“于是老子乃著書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終?!?;《樂毅列傳》“樂臣公學(xué)黃帝、老子,其本師號曰河上丈人,不知其所出?!庇秩纭洞炭土袀鳌贰绊n取聶政尸暴于市,購問莫知誰子。于是韓購縣之,有能言殺相俠累者予千金。久之莫知也。”《韓信盧綰列傳》“陳豨者,宛朐人也,不知始所以得從?!薄队蝹b列傳》太史公曰:“古布衣之俠,靡得而聞已。……自秦以前,匹夫之俠,湮滅不見,余甚恨之?!鼻匾郧暗膫b客靡得而聞,是因為“然儒、墨皆排擯不載”,不為當(dāng)時人所重視,所以太史公只能存錄漢興以來朱家、田仲、王公、劇孟、郭解之徒的事跡。
3.《殷本紀(jì)》云“仲丁書闕不具”《索隱》曰:“蓋太史公知舊有仲丁書,今已遺闕不具也。”《漢興以來諸侯王年表》太史公曰:“殷以前尚矣?!毖酝庵猓粗艹郧爸T侯王事跡已不可得聞。而周朝諸侯王事跡或已載之世家,或已著于列傳,無煩贅述,故太史公曰:“臣遷謹(jǐn)記高祖以來至太初諸侯,譜其下益損之時,令時世得覽。”又如《封禪書》記古來帝王封禪事,而其儀式已難知悉。太史公曰:“厥曠遠(yuǎn)者千有余載,近者數(shù)百載,故其儀闕然堙滅,其詳不可得而記聞云。”又如《外戚世家》太史公曰:“秦以前尚略矣,其詳靡得而記焉?!彼?,此世家只錄漢興以來外戚事跡。
三、結(jié)語
闕文是司馬遷在史文措置上所做的精心處理,這是《史記》的義例之一,其中蘊含著司馬遷多聞闕疑,絕不妄作,審慎謹(jǐn)嚴(yán)的史學(xué)精神。通過闕文,研究者可體會司馬遷用竭澤而漁式方法在史料搜討上所傾注的精力,以及對于史料缺失造成的闕文所流露出的深刻慨嘆。此外,將闕文的說明置于整個史文敘述中,并不單獨立文說明,以及表述方式的多樣化,也體現(xiàn)了司馬遷“善敘事理”的大史家手筆。
注釋:
[1][4]楊伯峻:《論語譯注》,中華書局,1980年版,第167頁,第26頁。
[2][3]葉瑛校注,[清]章學(xué)誠著:《文史通義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版,第675頁。
[5]沈文卓點校,[清]焦循撰:《孟子正義》,中華書局,1987年版,第675頁。
[6]鍾哲點校,[清]王先慎撰:《韓非子集解》,中華書局,1998年版,第97頁。
參考文獻:
[1]司馬遷.史記[M].北京:中華書局,2014.
[2]楊伯峻.論語譯注[M].北京:中華書局,1980.
[3]章學(xué)誠.文史通義[M].北京:中華書局,1983.
[4]王先慎.韓非子集解[M].北京:中華書局,1998.
(李榮華 山東濟南 山東大學(xué)儒學(xué)高等研究院尼山學(xué)堂 250100)
現(xiàn)代語文(學(xué)術(shù)綜合) 2016年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