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明菊
摘要:隨著基礎教育新課程改革的進一步推進,小學課堂教學發(fā)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逐步呈現出了嶄新的面貌,并且對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有了越來越高的要求。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當中,教師應當切實的站在學生的角度,采取與學生學習特點及水平相切合的教學方法,以此不斷的引導學生夯實數學學習的基礎,促進學生數學邏輯思考能力、抽象思維能力以及想象力的迅速提升。文章結合小學數學教學的實際情況,簡要的分析了小學數學有效性教學方法,旨在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以及我國義務教育水平。
關鍵詞:新課程;小學數學;有效性;教學方法;思考
新課程背景下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簡單的來講也就是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多種多樣的教學手段,運用有效的、高效的課堂教學方法,促使學生借助于討論、交流、合作探究亦或是自主學習等諸多方式,讓學生學習和掌握數學知識,以此實現“方法與過程、技能與知識、價值觀與情感態(tài)度”三維目標的真正實現,并且促進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與質量的同步提升。因此,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當從學生學習現狀出發(fā),有針對性的采取數學教學方法,并且創(chuàng)新教育教學理念,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的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水平,才能夠為學生今后的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一、當前數學課堂教學現狀分析
課程改革的首要目標就是提高教學的有效性。雖然我們大力提倡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并且很努力地在做著,但就現實情況來看當前的數學課堂教學大致可以分為三種情況:
1、部分教師能認真鉆研教材,準確地把握教材的編排意圖,準備充分,設計巧妙,學生比較感興趣,對學生的思維發(fā)展有幫助,課堂教學效率比較高。
2、教師沒有精心準備,只是在課前看看教參和教材,然后簡單地寫出—個常用的流程,學生平靜地、習慣式地學,教師點到哪里,學生就想到哪里,學生的學習方式單一,課堂效率不高。
3、教師沒有準備,只是拿著課本宣讀,教師一味地“講”,學生無奈地“學”,做足了教師的“接話蟲”,學生的思維沒有發(fā)展,只是在“泡堂”,課堂效率非常低下。
后兩種情況占有很大的比重,尤其以第二種情況為多。究其原因,可能有多方面的情況。比如教師對自身要求不高,學校沒有足夠重視,教學習慣很難改變等等。不管是什么原因,對學生來說都是不公平的,是對學生的不尊重,更是對學生今后生活、工作習慣的誤導。
二、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有效性的方法
1、更新數學教學理念。小學數學教學理念的創(chuàng)新,并非僅僅是為了滿足教育教學改革的迫切需求,更重要的是為了實現數學課程教學目標。所以,每一位小學數學教師均應當在自身的潛意識中逐步形成現代化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思想,要盡快的認識到教師已經不再是課程教學的絕對主導者,而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和和課堂教學的組織者,要注意采用新穎獨特的方式將學生從乏味而又枯燥的數學題計算中引導出來,使學生切身的融入到趣味十足的數學教學活動中。與此同時,教師要最大限度的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尊重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使數學知識的學習變得更有樂趣。
2、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學情境。從某種層面上而言,小學數學教學的過程可謂是學生與教師之間的雙邊溝通交流過程,學生并非僅僅是單純的、單方面的進行模仿,實際上應當是直接的知識建構者,而只有在有趣的教學情境中學生才能夠主動的去構建知識,才能夠自主的去探究知識。因此,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當中,數學教師應當積極的運用行之有效的手段,為學生創(chuàng)設出良好的課堂教學情境,以此充分的調動起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熱情和積極性,促使學生真正的置身于知識的學習中,愉快的暢游在數學的海洋中,并且深刻的體會知識點的本質所在,進而實現思維的開發(fā),實現能力的增長。還應當明確的是,教師在課堂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中,要密切結合學生的數學知識基礎以及身心發(fā)展特點,靈活巧妙的應對學生所提出的問題,以更好的開展有效的課堂教學活動。
3、改進課堂教學手段。在以往傳統(tǒng)的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往往沿用的是黑板、粉筆等教學模式,一支粉筆幾乎構成了課堂教學的全部,此類單調乏味的教學手段,在很大程度上束縛了學生的發(fā)展,制約了教學有效性的提高,甚至相當一部分的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失去了學習數學的興趣。所以,要想大幅度的提高小學數學教學的效率與質量,那么就需要教師改進和優(yōu)化課堂教學方法。舉例而言,教師可以引入及合理的應用多媒體教學設施,全面的將多媒體教學設施所具備的動畫、聲音、圖像一體化的特色彰顯出來,以此集中學生的學習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使呆板靜態(tài)的知識轉變成靈活動態(tài)的影像,這樣學生的智力不僅能夠得以發(fā)展,而且學生的思維能力、觀察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能夠得以培養(yǎng)。
4、完善教學評價機制。教學評價是小學數學教學中不容忽視的一大環(huán)節(jié),課程改革中也對教學評價的必要性及重要性進行了強調。在傳統(tǒng)的教學中,教學評價的方式以考試的形式為主,僅僅注重的是學生學習的結果,此類滯后的教學評價方式嚴重的挫傷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很多學生喪失了學習數學的信心,其弊端已經逐漸的暴露出來。
總之,在當前的教學形勢下,小學數學教師要積極采取恰當的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教學觀念,豐富教學內涵,并且完善教學評價機制,以更好的促進教學目標的實現。
參考文獻
[1] 陳淑珍.論小學數學課堂中提問的有效性[J].學園,2011,(11).
[2] 王春英.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提高有效性的幾點策略[J].考試周刊, 201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