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小菲
【摘 要】烹飪教學是中職院校的教學內容之一,當前所使用的傳統(tǒng)教學方法已經不能適應時代的需求和學生的發(fā)展需求。為此,本文首先對中職烹飪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進而闡述了先進的教學方法——合作教學法在中職烹飪教學中的作用。
【關鍵詞】合作教學法 中職烹飪教學 問題 作用
一、前言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逐漸提高了對飲食的要求。在這種情況下,社會對烹飪專業(yè)越來越重視,對烹飪人才的培養(yǎng)也提高了要求。為了滿足當前社會對烹飪人才的需要,我國中職院校開始加大烹飪教學改革的力度,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培養(yǎng)烹飪專業(yè)學生更加高超的烹飪技能以及較強的動手實踐能力。當前,我國中職院校烹飪專業(yè)仍舊處于初級發(fā)展階段,存在較多的問題。
二、中職烹飪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方法陳舊
當前,我國中職院校烹飪專業(yè)的教學方法比較陳舊,仍舊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教師進行理論知識的講授,學生做好課堂筆記。教師純理論的教學方式十分枯燥,并不能夠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亦不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興趣。并且,大部分中職院校的烹飪教學均以應試教育模式為主,在諸多烹飪知識的講解當中,學生并不能夠集中注意力,亦不能夠良好地掌握烹飪課本知識。
(二)學生起點較低
中職院校烹飪專業(yè)的學生大多為初中畢業(yè)生,其自身的學歷水平低,在學習方面不具備較高的自覺性[1],而且學習態(tài)度也不夠端正,在脫離教師指導的情況下并不能夠找到恰當的學習方法。同時,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并不能夠保證學生的學習任務與教學目標保持一致,主要由于學生自身難以對學習的方向和內容進行準確把握。
(三)專業(yè)性不突出
我國中職院校烹飪專業(yè)的教學并沒有比較突出的專業(yè)性,無論任何烹飪教學內容,所采取的教學方法均比較一致[2],甚至在與其他課程存在較大差別的情況下,烹飪課程也采用與其他課程相同的教學方法。教師對烹飪教學內容并沒有透徹的了解,在教學方法上也未進行專業(yè)分析與探索。
(四)忽視創(chuàng)造性思維培養(yǎng)
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教師在備課過程中應該以學生為主,根據學生的特點以及需要,恰當地設計教學內容,并采用科學的教學方法授課。但是,在實際的中職院校烹飪教學中,教師忽視了學生是課堂主體這一重要因素,在教學中只注重傳授知識,并未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從而限制了學生在烹飪方面的創(chuàng)造力,影響了教學質量。
三、合作教學法在中職烹飪教學中的作用
(一)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在中職烹飪教學中應用合作教學法,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的思維能力只有得到教師的引導才能培養(yǎng)起來。只有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才能夠逐步提高烹飪課程的教學質量與效率。合作教學法在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與積極性方面,效果良好。教師通過應用合作教學法,能夠令學生與學生之間、學生與教師之間進行良好合作,在糾錯和激勵當中完成教學任務。學生與學生之間比較容易溝通,且較易產生共鳴;學生與教師之間進行合作則更利于教師向學生傳授知識。
(二)拉近師生間的情感距離
在中職烹飪教學中應用合作教學法,能夠有效地拉近師生間的情感距離。教學當中的合作,能夠讓學生感受到師生間的平等關系 [3]。在此基礎上,學生與教師之間能夠就烹飪教學的內容進行有效溝通,進而建立情感,營造和諧的教學氛圍;學生面對教師所產生的畏懼、陌生心理會相對減弱,從而敢于表達內心的想法。在相互合作、相互促進的教學氛圍中,學生的學習能力將逐漸得到提高。
(三)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
合作教學方法比較重視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合作學習。每一個學生均有不同的思想和性格,在合作過程中需要相互磨合,需要教師給予相應的指導。在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礎后,學生之間的合作學習不僅僅能夠幫助學生提升學習能力,更能夠鍛煉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團隊意識,增強學生學習的自覺性。由此可見,恰當地運用合作教學法,能夠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四、結論
綜上所述,傳統(tǒng)的中職烹飪教學方法已經不能夠適應時代發(fā)展的需求,也不能夠培養(yǎng)出新型的烹飪人才。若能夠恰當地運用合作教學法,不僅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拉近師生間的情感距離,也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蔣楠.烹飪專業(yè)實訓課程中應用項目教學法的幾點反思[J].經營管理者,2014,04(35):183.
[2]譚文珍.中職烹飪英語教學中合作學習法的實踐應用[J].職業(yè),2015,09(33):129-131.
[3]高慎淼.中職烹飪專業(yè)課堂教學方法改革探究[J].職業(yè)教育研究,2012,06(02):10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