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莉莉
艾·巴·辛格是美國現(xiàn)代著名作家,他于1904年出生在波蘭華沙一個猶太家庭,從小就在一個猶太氛圍非常濃厚的家庭中長大,他的爸爸是一個貧寒的哈西德教派拉比,他的媽媽是一個猶太拉比的女兒,同樣篤信宗教。哈西德主義強調祈禱者發(fā)自內心的虔誠和真誠是信仰的基礎,上帝是哈西德主義的核心概念。在對上帝的理解上,哈西德主義認為,上帝是無處不在的,他彌漫于所有的存在物之中,無論善惡美丑,都有一種神性的目的和力量。而傳統(tǒng)的猶太教認為上帝在創(chuàng)造結束后便離開了人的世俗世界,人只有通過不斷地祈禱和懺悔才能得到上帝的原諒,上帝才會重新降臨塵世,完成對人的拯救。在這樣一個拉比世家里,辛格自幼年起就受到熏陶,這種成長經(jīng)歷對他后來的文學創(chuàng)作產(chǎn)生了巨大的影響。
幾乎辛格所有的作品都關涉到猶太人宗教問題,身為猶太人必須信仰猶太教。但實際上,歷史上的猶太人屢次遭到其他民族的歧視、驅趕、迫害甚至慘絕人寰的種族大屠殺,很多猶太人開始懷疑上帝的存在性。因此,辛格作品中的主人公幾乎都對上帝的存在抱懷疑態(tài)度,但是最終通過不斷地祈禱和懺悔,都完成了自我的救贖,重建了對上帝的信任,這本質上也體現(xiàn)了辛格本人對于上帝的態(tài)度。
一、人性的淪陷 信仰的破滅
在短篇小說《山羊茲拉特》中,貧窮是勒文全家永存的苦難。上帝沒有給予善良的人們任何的幫助,“幾乎整個冬季,陽光閃亮。田里芳草青青”,作為硝皮匠的勒文沒有任何收入,一年一度的“燈節(jié)”將至,他們急需一筆錢來支付全家過節(jié)的種種開支。在物質面前,勒文“經(jīng)過很長時間的猶豫”后,決定把曾經(jīng)給這個家?guī)碡暙I的但現(xiàn)在已經(jīng)無用的山羊茲拉特賣了,只為了換取8個盾。阿隆的母親淚流滿面,妹妹也哭起來,阿隆只得聽從父親的命令。在艱辛的生活面前,他們只能不斷地屈服,既然上帝不能眷顧他們,他們只能在物質和精神的天平中,做出有利于他們的選擇。
作者故意把故事發(fā)生的時間安排在了“燈節(jié)”。在猶太人的節(jié)日中,“燈節(jié)”又名“光明節(jié)”,據(jù)說收復圣殿、凈化圣殿后,在打算點亮圣殿中的“七權燈臺”時,只找到了一小壇未受污染的燈油,猶太律法規(guī)定用于圣殿的燈油須從橄欖中提煉,并經(jīng)過一番潔凈禮儀后才能使用。無論制作還是到外地去取均需八天時間。然而,由于上帝對猶太人的恩賜和垂注,這壇原本只能燃用一天的燈油竟一直燃燒了八天,后來猶太人把這一天定為一個節(jié)日來贊美和感恩上帝在猶太人危急時創(chuàng)造的奇跡。但在小說之初,上帝并未對貧困中善良的人們施以援手,奇跡并未產(chǎn)生,在這樣的一個具有深意的特殊節(jié)日里,勒文全家的決定是具有諷刺性的。
對上帝的信仰在不斷地選擇中漸漸磨滅,善良的人性在這場選擇中,漸漸淪陷。茲拉特為阿隆全家服務了大半輩子,它是那么信任他們。在告別的時刻,茲拉特顯得那么溫馴可親,它從來不曾想過,主人會傷害它。在茲拉特信任的目光下,人性顯得那么地卑賤,為了8個盾,為了生活,人類出賣自己的情感甚至靈魂。
二、人性的復蘇 信仰的重建
辛格認為“死亡和受難是上帝創(chuàng)造的一部分。我不喜歡受難,也不愿意看到人類和動物與不可避免的某種遭遇抗爭……我在內心深處總會感到對上帝創(chuàng)造的一種抗議”,在他的作品中,既有對上帝的懷疑,但又不敢與上帝決裂。
在《山羊茲拉特》中,在隔絕人世的草垛中,茲拉特對人類無條件的信任似乎感動了上帝,為了讓茲拉特得到拯救,為了讓人性中的善良得到回歸,上帝重新降臨塵世,安排了一場暴風雪。“頃刻,整個大地被白雪覆蓋了。”“現(xiàn)在,雪已經(jīng)深及了阿隆的雙膝?!钡系蹫樗鞈俚陌⒙『推澙亓粝铝艘凰摇爸Z亞方舟”——一個極大的埋在雪底下的草堆,而且里面全都是干草。在《圣經(jīng)》中,諾亞方舟就是人類的避難所,在這個地方,沒有物質的誘惑,沒有世俗的干擾,是個完全純凈的世界,只有茲拉特和阿隆。人與動物,這時已沒什么區(qū)別,大家共同的目標就是活下去。就在這個地方度過的三天三夜,茲拉特以乳汁維持了阿隆的生存。“茲拉特吃干草,然后產(chǎn)奶,阿隆把他擠出來的奶直接射進嘴里,茲拉特雖然不習慣,但它是紋絲不動,阿隆靠著茲拉特取暖,現(xiàn)在簡直就是他的妹妹。”這中間的兩個細節(jié),很值得體味。茲拉特不習慣這樣的擠奶方式,但它依然紋絲不動,從這個細節(jié)我們深深地體會到了它對于人的情感。而與其說茲拉特是他的妹妹,不如說這個時候,它更象他的母親,給予他生存所必須的乳汁,陪伴他度過生命中最艱難的日子。
茲拉特解決了他生存的需要,既而又展開精神上的交流。在草垛中,阿隆吃飽了,也獲得了溫暖,生理需要解決后,在這生命的孤島中,他更需要與外界的交流。對于他而言,他更需要的是茲拉特在這個時候像他的戰(zhàn)友,而不是動物。他不斷地和茲拉特說話,雖然每次茲拉特都以“咩——”來回應。茲拉特于此時的阿隆,已不再是頭山羊,是戰(zhàn)友,是親人,是他在這諾亞方舟中全部的依靠。
人性在這場暴風雪中得以復蘇,這里沒有任何的世俗干擾,還原一個干凈純粹的世界。這里沒有物族之分,人與動物之間超越物種的局限,只有平等之愛,上帝的悲憫重現(xiàn),對上帝的信仰開始重建。
三、人性的救贖 信仰的回歸
當茲拉特被賣,上帝安排了一場暴風雪,當一家人團聚,當一切看似回歸到原點。阿隆家在欣喜之余,又陷入到生計難以維系的矛盾中。但“從此以后,全家誰也沒有再提賣茲拉特的那件事”,人性得到了救贖。上帝適時地安排了冷冬的到來,把溫情給予絕境中善良的人們,也給予了山羊茲拉特。在“贊美和感恩上帝在猶太人危急時刻創(chuàng)造出積極的”持續(xù)八天的“燈節(jié)”里,阿隆的母親能每晚做些油煎雞蛋薄餅,茲拉特也有一份,它能坐在爐邊,在閃亮的燭光里,看著嬉笑玩耍的主人們……這個貧窮的家庭再次得到了上帝的眷顧,笑聲重新縈繞。
《山羊茲拉特》中,作者不僅將悲憫的目光投向了困境中的人,更把關懷的溫情給了絕境中依然忠心耿耿的純潔的山羊。人與動物是平等的,上帝彌漫于所有的存在物之中,而上帝最終會在人們的懺悔中,完成對人的拯救。
“沒有什么技術成就能減輕現(xiàn)代人的失望感、孤獨感、自卑感以及對戰(zhàn)爭、革命和恐怖活動的懼怕感。我們這一代人不僅失去了對上帝的信仰,而且不信任人類自己,不信任慈善機構,還常常連自己最親近的人也不信任?!笔塥q太教影響頗深的辛格,努力地在自己的作品中恢復現(xiàn)代文明社會中被拋棄了的信仰,真心地希望能夠喚回那即將逝去的宗教力量,進而從現(xiàn)實的罪惡中解脫出來,塑造一個溫情的世界。
★作者單位:浙江寧波市北侖明港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