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其君
摘 要:婉約詞作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詞人多寓情于物,詞中意象豐富。由于其中很多意象具有強烈的中國文化色彩,譯者在進行意象再造時,必然不能片面追求詞句的一一對應,而要從整體意向上著眼。由此,本文試圖從格式塔的核心論整體論出發(fā),以婉約詞代表詩人之一李煜的《浪淘沙·簾外雨潺潺》為例,通過對三個不同英譯本的比較,分析三個不同譯本在意象再造上的得與失,進而得出在漢詞英譯的有關重要結論,整體意向是核心,整體意向高于個體意向,整體意象是由個體意象構成的,而個體意象始終受到整體意象的制約。
關鍵詞:婉約詞;整體論;個體意象;整體意象
1.引言
格式塔心理學 ( Gestalt psychology)又叫做完形主義 ( Gestaltism) , 是西方現(xiàn)代心理學的重要流派之一, 它的創(chuàng)立者提出完形心理學派 ( Gestalt school) , 觀察心理現(xiàn)象的整體 ( whole) , 形式 ( form) , 即德文 Gestalt 一詞, 音譯為 “格式塔” , 意譯為 “完形”[1]格式塔理論的核心是整體論 ,即:整體由部分構成,不能通過各部分的分析來認識整體, 整體功能大于各部分之和。格式塔理論給我們的啟示是, 要認識一個事物, 首先應該從整體著眼 ,然后再考慮各部分之間的關系,進而考慮各部分與整體之間的關系。
2.格式塔意象與古詩詞英譯
格式塔的整體性原則對古詩詞的英譯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首先,針對古詩詞本身來說,中國的古詩詞善于使用意象,喜歡寓情于象,以象傳境。[2]象即為“意象”,“境”即為意境。古詩中的意象和意境是兩個基本概念。意象包括個體意象和整體意象。個體意象體現(xiàn)為詞句或短語,整體意象體現(xiàn)為篇章。[3]整體意象類似于意境。因此古詩詞著重傳達“整體意象”。而整體意象作為個體意象的綜合,源于個體意象又高于個體意象,而整體意象和個體意象也是整體和部分的關系。
其次,古詩詞作為一種藝術的表達方式勢必包含語言信息以外的美感因素,不管是譯者在閱讀和理解原文本的過程,還是讀者在閱讀和理解譯文本的過程中,語言認知和美感體驗是同時發(fā)生的,在理解譯文語言所傳遞的各種意義的同時,對譯文本所蘊含的情景因素如背景、語氣等的情感體驗也會伴隨而來。從這層意義上來說,閱讀和理解的過程也是一個審美的過程。而一般情況下人們的審美體驗往往都遵循一種“自上而下”的整體建構,即從整體到部分,這表現(xiàn)在閱讀詩詞譯作的過程中,會對其中的一個詞語,一句話,甚至一節(jié)內容形成一個相對完整的意象,立體的視覺圖像作為完整意象將會在腦海中形成,然后再根據這一完整意象進一步認識個各個局部成分的意義。[4]所以譯者在翻譯過程中如果整體美感沒有把握好, 就不可能實現(xiàn)用文字傳達美,如果部分沒有翻譯好 ,就影響到整體的美感再現(xiàn)。而這種整體美感體驗就取決于譯者對原文的格式塔意象再造 ,它不是任何一個語言個體成份或個體的相加所產生的, 而是藝術形象整個畫面所呈現(xiàn)的。婉約詞意象豐富,作者多以物傳情,每一首詞都是一副美麗的畫卷。本文試圖以李煜的《浪淘沙·簾外雨潺潺》為例,從格式塔意象再造的角度,分析三個譯本在傳達“整體意象”,在還原整體美感上的得與失。
3.《浪淘沙 · 簾外雨潺潺》的意象再造
在英譯婉約詞的過程中,格式塔意象對詞義選擇有很大的參考價值。譯文的整體意象的實現(xiàn)過程, 或者說藝術意象的語言再造,是每個局部成分有機結合在一起的結果。然而每個局部個體美感色彩的選擇均依附于它所存在的整體 ,一個詞或一個短語可以有很多種意義 ,也可以包含不同的情感色彩,只有當它與特定的語境,意象格式塔組合搭配,才能實現(xiàn)最和諧最恰當的美感。由此個體意象既附屬于所從屬的整體意象,同時又結合為完整的格式塔意象。所以,本文試圖從個體意象的再造得失的角度對三個不同的譯本的整體意象進行比較與分析。
《浪淘沙令·簾外雨潺潺》是南唐后主李煜的詞作。這首詞作于李煜被囚汴京期間,抒發(fā)了由天子降為臣虜后難以排遣的失落感,以及對南唐故國故都的深切眷念。整首詩的大意是: 門簾外傳來雨聲潺潺,濃郁的春意又要凋殘。羅織的錦被受不住五更時的冷寒。只有迷夢中忘掉自身是羈旅之客,才能享受片時的歡娛。獨自一人在太陽下山時在高樓上倚靠欄桿遙望遠方,因為想到舊時擁有的無限江山,心中便會泛起無限傷感。離別它是容易的,再要見到它就很艱難。像流失的江水凋落的紅花跟春天一起回去也,今昔對比,一是天上一是人間?!颁粩嗟拇河辍?,“寂寞零落的殘春”,“薄薄的羅衾”,“不再的江山”,“流失的江水”,“凋落的紅花”這些個體意象,它們互相交融滲透,在作品中“完形”為一個整體,有機地組成一個整體的格式塔意象,把清冷孤寂的意境細膩而又精致地描繪出來,字里行間流露出詞作者對往昔不再的感慨。原詩如下:
浪淘沙· 簾外雨潺潺
李煜
簾外雨潺潺,
春意闌珊。
羅衾不耐五更寒。
夢里不知身是客,
一晌貪歡。
獨自莫憑欄,
無限江山。
別時容易見時難。
流水落花春去也,
天上人間。
以下分別是許淵沖、楊憲益、戴乃迭和Burton Watson 的英文譯本:
譯文一(許淵沖譯)
Tune: “Ripple Sifting Sand”
The curtain cannot keep out the patter of rain;
Springtime is on the wane.
In the deep night my quilt is not cold-proof.
Forgetting I am under hospital roof,
In dream I seek awhile for pleasure vain.
Don't lean alone on balustrades
And yearn for boundless land which fades!
Easy to leave it but hard to see it again.
With flowers fallen on the waves spring's gone away,
So has the paradise of yesterday.
譯文二(楊憲益、戴乃迭譯)
To the Tune of Lang Tao Sha
Without the blind the rain is pattering,
Last intimation of the spring.
These gauzy coverlets too little warmth at midnight bring
To one who in his dreams fancied he was his own once more,
Once fed and avid for the thing.
I'd lean upon the rail, but what's the worth?
Of hills to cross there is not dearth.
Visions of what I left so lightly bring me no more mirth
That fallen flowers faring home upon a running stream.
Heaven is high, and man is on earth.
譯文三(Burton Watson 譯)
Tune:“Ripples Sifting Sand: A Song”
Beyond the blind, the rain rattles down,
spring moods fading away,
yet the gauze coverlet can't keep off the fifth watch cold.
In dream I forget I'm a stranger here,
clutching at happiness for a moment.
Don't lean on the railing all alone,
before these endless rivers and mountains.
Times of parting are easy to come by, times of meeting hard.
Flowing water, fallen blossoms— spring has gone away now,
as far as heaven from the land of man.
全詩第一節(jié)展現(xiàn)了四個意象:“潺潺不斷的春雨”,“寂寞零落的殘春”,“薄薄的羅衾”和羈留他鄉(xiāng)的“客”。
譯文一和譯文二在表現(xiàn)“潺潺的雨聲”這一意象時,都用了“patter”,而譯文三則使用了“rattle”,相比之下,“rattle”破壞了全文的意象,用在此處不合適。原因在于,“潺潺”有幽靜的意思,綿綿不斷的春雨輕輕的拍打在窗戶上,更能襯托出一種孤寂的景象,代表著作者綿綿不斷的哀思,“patter”形容的雨聲是相對安靜的,但“rattle”形容的一般是猛烈的,大聲的雨點敲打窗戶的聲音,所以“patter”更符合全文的基調。此外,譯文一將“潺潺的雨聲”譯作名詞短語,而譯文二采用了正在進行時,此處譯文二更好。原因在于在此句中,“Without the blind the rain is pattering”譯者很好的將靜止的窗簾和“雨正在下”這兩個一靜一動的動作很傳神的結合起來,很好的表達了原文“靜中有動,動中有靜”的情景。所以綜合比較,譯文二在 “雨潺潺”的翻譯中很好傳達了原文的意境。
譯文一和譯文三在表現(xiàn)“闌珊的春意”這一意象時,都將其譯為過程性的意象,譯文一“on the wane”,譯文三“fading away”似乎更忠實“闌珊”的本意,即“將盡,將殘”的意思。但本文認為譯文二更好,因為從全詩的感情看,作者想表達的是對寂寞凋零的殘春的哀嘆,“l(fā)ast intimation of the spring”中“l(fā)ast”更能反映殘春的落敗之象,似乎就剩下這綿綿的春雨還暗示作者處在春天,更能反映作者悲苦的心境。所以以此看來,譯文二更佳。
譯文二和譯文三在表現(xiàn)“羅衾”這一意象時,都將其譯為“紗狀的床罩”,而譯文一將其譯為“被子,被褥”。“羅衾”指的是“稠被子”,似乎翻譯成“被子”更佳忠實原文,但結合全文的背景看,作者作為被囚禁的亡國之君,必然不會受到優(yōu)待,“被子”使人會聯(lián)想到“溫暖”,顯然與作者凄苦的心境不符。這一譯法也可以從下文的“不耐五更寒”得到驗證,所以譯成“紗網的床罩”更能使讀者感同身受作者身體和心里的寒冷,有利于傳達原文的整體意象。
在對待“客”的意象時,譯文三的“stranger”似乎與原文中的“客”更為對應,對這里的客并不是普通的外地人的意思,結合全文感情,作者是被囚禁在此處,被迫呆在遠離故土的地方,是大宋的階下囚,所以“stranger”與全文的感情基調不符。譯文一和譯文二中,譯文一通過形象的比喻,表達自己有一種“想走又不能走”的無奈之情,而譯文三通過“his own once more”又表達了對之前的自己的追憶,夢里的美好追憶與現(xiàn)實的冷酷景象作對比,更家突顯了作者內心的失落與無奈,從而更佳符合全文的意境傳達。此外,譯文一和譯文三都使用了第一人稱,譯文二使用了第三人稱,古詩詞英譯中人稱代詞的增補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作為語言差異的關鍵因素,敘事主體是否用代詞符碼呈現(xiàn)于譯文必然關系到詩歌美學價值的損益問題”,[5]考慮原詩孤寂、凄冷的整體意境,用第一人稱 “I”敘述自己在夢中的幻想似乎能更直接深刻地表達出作者心中的孤苦與無奈。
全文第二節(jié)展現(xiàn)了四個意象,“欄桿”,“無限江山”,“流水”,“落花”。
對于“欄”,這一意象的翻譯,三個譯本都譯出了“欄桿”的意思,但相較之下,譯文三更佳,原因在于“railing”多形容金屬制成的欄桿,詞作者當時出于被囚禁的狀態(tài),金屬制成的欄桿不由讓讀者聯(lián)想到關押囚犯的監(jiān)牢,所以此處譯為“railing”更符合原詞凄苦的的格式塔意象。
譯文三的翻譯從表面上看,更能與原詩中的 “無限江山”形成對應,但是考慮原詩孤寂、凄冷的整體意境,作者似乎并不是冷眼旁觀這無限的江山,而是充滿了感情。譯文一和譯文二從感情色彩上來看,譯文一表達了作者對故國江山的無限渴望,而譯文二更能表現(xiàn)作者的想看而不能看的悲苦,汴京距金陵甚遠,中間有無數(not dearth of)山脈的阻隔,所以只是欲見不得,徒增奈何而已。由此譯文二更符合原詞的整體意象。
譯文一和譯文二把“流水”“落花”整合為一個意象“花落在流水中”,譯文三將其分譯為兩個意象。相比之下,譯文一和譯文二的譯法將兩者很傳神的結合起來,構成了一幅完整的圖像,而譯文三割裂了畫面的整體感。而譯文一和譯文二相比,譯文二的“faring home”是點睛之筆,作者深陷牢籠無法回家,只能寄托落花帶著自己的哀思,隨著江水代自己流到故鄉(xiāng),更充分表達了作者悲涼的心境,很好的傳達了全文的格式塔意象。
4.總結
格式塔意象的再造成功意味著審美體驗得到有效的傳達。譯者在理解原文的過程中,每建立一個格式塔意象就意味著獲得對原文某一相對獨立的整體的審美體驗 , 進而得到相對完整的情景氛圍、人物情感、或語氣色調。在翻譯的過程中移植這一審美體驗 ,進而使譯文以一幅完整的藝術畫面的形式出現(xiàn)在譯文讀者面前,使譯文讀者能夠獲得與原文讀者相同或相似的審美體驗。[6]對于文學翻譯來說 ,這種整體美感體驗出自于譯者對原文的格式塔意象再造 ,它不是一個語言個體成份或個體的相加所產生的 , 而是藝術形象的整個畫面所呈現(xiàn)的。
通過對比原詩與譯文,本文發(fā)現(xiàn)譯文三更多與原詩在在字、詞以及個體意象上形成了一一對應的關系,卻沒能很好地傳遞出全詩的整個意象。譯文一對原文中一些意象進行了適當的轉換和整合,也將全文的感情基調考慮在內,但與譯文二相比還有所欠缺。只有譯文三在比較完整的復原了原文的格式塔意象的同時,充分表達出了原詩中悲涼孤獨的意境以及詞人濃濃的思國之情,所以格式塔意象再造的角度看,以譯文二最佳。所以在翻譯的過程中,譯者通過個體意象的成功再造進而有機結合,才能在語言轉換的同時,塑造一個完整、和諧的情景畫面,使譯文讀者獲取語言意義與情景因素雙重體驗,這無疑為古詩詞翻譯的實踐與評價提供了有益的的參考。
[參考文獻]
[1]劉莉瓊. 從格式塔意象看古詩 《江雪》 的翻譯[J]. 北京郵電大學學報,2005(1).
[2]夏洋洋,顏靜蘭. 格式塔視角下漢詩英譯的象、境整合[J]. 河南理工大學學報, 2013(1).
[3]孟瑾,馮斗. 古詩格式塔意象和意境的傳遞[J].外語學刊,2005(4).
[4]姜秋霞,權曉輝. 文學翻譯過程與格式塔意象模式[J].中國翻譯,2000(1).
[5]龐秀成. 中國古典詩歌翻譯敘事 “主體”符碼化的理論和實踐問題[J].外國語,2009 (3).
[6]姜秋霞. 文學翻譯中的審美過程 : 格式塔意象再造[J].外語與外語教學,1999(12).
[7]邵惟韺,邵志洪. 格式塔意象在類比語篇翻譯中的再造[J].上海翻譯,2013(4).
[8]潘衛(wèi)民,李巍. 格式塔理論對翻譯教學的啟示[J].上海翻譯,2007(2).
[9]劉宓慶.翻譯美學導論[M].書林出版有限公司(1995).
[10]夏之放.文學意象論[M].汕頭大學出版社,1993.
[11] Arnheim,R.Psychological review[M].1949.
(作者單位:華東理工大學,上海 200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