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凡,本名黃鳳愛,《西貢解放日報》文藝版原責編,退休后以舞墨為樂。部分詩文偶見《西貢解放日報》,若干華文文學刊物、海外文藝網(wǎng)站等。
與一般婚禮有些不同的是,新郎與新娘喜宴上放映的婚照合輯,并不像其他新人般都是藝術寫真,反而都是些平日生活或留學時的照片,雖然簡單平凡,卻十分真實,少了造作,清新可喜。
最有趣的是:婚宴儀式上,除了姻親與一對新人,還加插了由男女雙方的血親所組成的近十對“舊人”,同時穿著隆重的禮服,列隊登上禮臺,見證與分享新人的幸福。
賓客酒過三巡后,禮臺上樂聲響起,先是“戥穿石”們陪著新郎圍著新娘,深情高唱《每天愛你多一些》,新娘落落大方地接受鉆戒,再與姐妹團回敬夫婿《Tonight I celebrate my love for you》,臺下賓客大聲喝彩,將場面的喜慶推到最高潮……
時移世易,以前老一輩給子孫選配偶的時候,總習慣挑同一族人或同一鄉(xiāng)里,要不就來個棒打鴛鴦,如今這種做法已經(jīng)式微了。下一代組織小家庭,多由他們自己做決定,父母祖輩的意見僅供參考,只要小伙子小姑娘們情投意合,有共同的想法,有一致的目標,愿意成家立室,長輩們樂見其成,別的一切都是其次。
尤其自越南南方解放以來,華越同胞合力參與西堤城市的改造與建設,街坊鄰里,機關,單位,乃至整個社會,華越同胞早已打成一片,互動共勉。而由于興趣相同,志向相近,加上工作與生活中頻繁接觸,越華家庭子弟間的通婚聯(lián)姻人數(shù)越來越眾。多少年來,作為越南各族人民大家庭的成員之一,華人同胞為建設這片土生土長的鄉(xiāng)地與人情作出了一定的貢獻,多個世代落地生根,也獲得地方政府的認同與嘉獎。特別是年輕一代,由于語言相通,習慣相同,相遇相知,萌生愛意,結為終身伴侶,與這片土地共繁榮,生兒育女,開花結果,是多么順理成章的事呀!
日久生活在同一個屋檐下,不少京族新胞講得一口好華語,與翁姑溝通毫無障礙,許多華人新郎與岳父母相處得很融洽。特別的是,只要家庭盡心盡力栽培,聯(lián)姻家庭養(yǎng)大的小孩,雙語特別標準流利,令人羨慕。
希望在不久的將來,這一批新生代將繼承父母的志愿,為社會國家的建設事業(yè)做出更多的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