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小珍 楊應合
【摘要】根據(jù)微生物實驗教學中半自動細菌鑒定及藥敏分析系統(tǒng)的應用情況來看,其要求的實驗設備需要較高的成本,并需要教師具備較高的教學水平、教學能力,才能真正促進微生物實驗教學效果進一步提高。本文就半自動細菌鑒定及藥敏分析系統(tǒng)在微生物實驗教學中的應用過程進行分析,并對其實驗流程進行探討,以推動微生物實驗教學不斷創(chuàng)新。
【關鍵詞】半自動細菌鑒定;藥敏分析;微生物實驗教學;應用
在醫(yī)學領域中,半自動細菌鑒定及藥敏分析系統(tǒng)屬于比較先進的醫(yī)療設備,在與計算機有機結合的情況下,可以準確進行細菌鑒定、藥敏檢測等。因此,將其合理應用到微生物實驗教學中,對于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應用能力和操作能力有著極大作用。
一、前期準備
在還沒正式半自動細菌鑒定及藥敏分析的時候,學生學習重視前期準備工作,熟悉各種與醫(yī)學微生物學相關的操作方法、操作技術等,如細菌形態(tài)檢查,需要通過取材、圖片和鏡檢等多個步驟來完;藥物敏感試驗、細菌分離培養(yǎng),等等。同時,對半自動細菌鑒定及藥敏分析的相關原理、配套試劑盒說明等資料有比較全面的了解,才能在自學、查詢其它資料等的過程中掌握更多實驗方面的知識,從而為半自動細菌鑒定及藥敏分析實驗順利、安全實施奠定堅實基礎。
二、實驗設計
一般情況下,細菌鑒定是從粗向著細方向發(fā)展的,其整個過程有著較強復雜性。因此,需要將待檢標本的各種細菌分離培養(yǎng)、純化,才能對純化后的細菌進行進一步鑒定,以便確定這些細菌屬于哪個課、哪一種等。通常情況下,細菌的初步鑒定是通過手工操作方式,從細菌的培養(yǎng)特點、形態(tài)染色性、部分生化試驗上來判定的。所以,操作過程比較麻煩,但在合理應用半自動細菌鑒定及藥敏分析系統(tǒng)的情況下,整個操作過程則變得非常便捷、簡單。在初步鑒定每個待檢標本時,需要使用合適的試劑盒,并把學生合理分為四個實驗小組,以在教師提供兩組待檢標本的情況下,確保兩組實驗可以有效對比。與此同時,具體的實驗方案需要每個小組自己設計,以在教師的指導、審核下進行完善,以便更好的解決實驗過程中學生遇到的相關問題,從而確定最終的實驗流程。
三、實施流程
第一次:在待檢標本被分類培養(yǎng)后,根據(jù)他們的種類選擇最合適的培養(yǎng)基,并將其制作出來。一般各小組的分工由組長來安排,以及時完成培養(yǎng)基的如下幾個操作:一是,稱量;二是,將培養(yǎng)基加熱,使其融化;三是,用高壓對培養(yǎng)基進行殺菌;四是,將培養(yǎng)基傾注到平的器皿中,等等。在完成上述操作后,需要在已經(jīng)準備好的固體培養(yǎng)基上進行待檢標本的劃線接種。在整個操作過程中,學生是主要操作人員,教師只是負責指導、改正、解答等,如果有空閑的時間,還可以讓學生借助計算機進行上述實驗的模擬訓練,以便學生更加熟悉整個實施過程。
第二次:細菌形態(tài)染色、初步生化實驗。將已經(jīng)分離培養(yǎng)和純化的細菌菌落取出一定量,對其進行革蘭染色和鏡檢,并進行一些定科生化試驗,如糞便標本中有腸桿菌科細菌,需要進行觸酶試驗、氧化酶試驗、硝酸鹽還原試驗等。在實際操作學生與教師的操作流程與第一次是一樣的。
第三次:進行初步鑒定、選擇合適的試劑盒加樣。在分析第二次試驗的結果后,選擇出合適的試劑盒,并根據(jù)試劑盒的情況將分離的菌株配置成濃度為0.5麥氏比的菌液,以在試劑盒的藥敏試驗孔、生化反應孔加入菌液后,進行試劑盒的加樣培養(yǎng)。一般情況下,加樣試劑盒要放在溫度為35攝氏度的溫箱中,并保持16到18小時的時間。其中,教師與學生需要完成的操作與上述兩個步驟是一樣的。
第四次:在觀察試劑盒后,將其結果輸入到計算機中,以便根據(jù)自動分析結果進行最后的鑒定。在完成所有操作后,每個小組的學生需要對實驗結果進行一定討論,以便與預期結果進行可靠性對比,最終將實驗結果、實驗設計等呈現(xiàn)在實驗報告上。通常教師對學生進行評價都是將實驗報告作為參考依據(jù)的,對于提升學生的專業(yè)技能有著極大影響。所以,對整個實驗進行比較完整的總結,并詳細的敘述實驗過程的注意事項,以及學生遇到的相關問題,對于促進微生物實驗教學效果進一步提高有著極大影響。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微生物實驗教學中合理應用和推廣半自動細菌鑒定及藥敏分析系統(tǒng),是社會、經(jīng)濟等不斷發(fā)展的必然趨勢,是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操作的重要體現(xiàn)。因此,根據(jù)微生物實驗教學的實際情況,注重半自動細菌鑒定及藥敏分析系統(tǒng)的充分運用,有利于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操作技能、綜合素質(zhì)等。
【參考文獻】
[1]張俊琪,謝幼華,王葳,劉晶,袁正宏,瞿滌.細菌學綜合性實驗在《醫(yī)學微生物學》教學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微生物與感染,2015,06:365-370.
[2]沈喜,胡建成,張巧穎,陳強.基因芯片鑒定細菌技術在本科實驗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3,20:27-28.
[3]楊致邦,徐晨,王毅,鄧西川,劉佳.醫(yī)學微生物學虛擬試驗在實驗教學中的應用[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4,10:4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