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發(fā)現(xiàn)最早的燈,是戰(zhàn)國時代的。戰(zhàn)國時代已有連枝燈、獸形燈、盒形燈等等各種造型的銅燈,但普遍使用的是豆形的陶燈。
秦漢時代,燈的式樣更加繁多,有造型精美的人形燈、獸形燈,也有簡樸實用的豆形燈、卮形燈。有座燈、吊燈,也有行燈、提燈。不管哪種燈,必不可少的是有一淺盤。盤中心大多有一尖狀突起,用來安放燈捻或燈燭。漢代還不會制造蠟燭,燈中的燃料是用植物油或動物脂膏。云南昭通出土過一盞東漢時期的燈,上面還殘剩一段燭芯。燭芯是用八九根細竹條,纏上一層3毫米厚的纖維做成的。用這種燭芯浸透油或動物脂肪,就制成了燈燭。不過,這種用脂膏做成的燈燭都比較粗短,不能做得很細長,而且這種燈燭無法插在針狀的燭釬上,所以,魏晉隋唐時期的燈座上常常有一根或幾根用來插燈燭的燈管,而沒有后世燭臺上的那種燭釬。
大約到了西晉,才發(fā)明蠟燭?!妒勒f新語》寫石崇和王愷斗富,“用蠟燭作炊”,可見晉代已有蠟燭了。但因為蠟的產(chǎn)量遠比油脂要低,所以用蠟燭照明是一種奢侈的生活,而“用蠟燭作炊”更等于是在燒錢了。
(選自《趣味考古(插圖本) 》/葉文憲 編著/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7年7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