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二十四史,不知幾人稱帝、幾人稱王。稱帝稱王,都要講排場。就是泥腿子翻身,黃袍加身,稱孤道寡,也一樣。難怪當年跟陳涉一起刨壟溝的伙計,見了造反的陳涉要驚叫:“伙頤,涉之為王者沉沉!”其實,陳涉這點兒講究,不算什么,太平天國東王楊秀清,儀仗要排出幾十里,這邊進了王府,那邊還在城門外呢!
最能講排場的皇帝,要數(shù)隋煬帝楊廣。他父親楊堅,雖說小舅子鵲巢鳩占,天下取自北周的孤兒寡母之手,沒費刀兵,但卻懂得勤儉持家的道理,日子過得相對摳門兒,舍不得吃,舍不得穿,好不容易掙下個大帝國來,誰想天下落到兒子手里,手腳大得不得了,好像這個皇帝當起來,就是為了花錢,不,糟蹋錢的。大興土木,廣修宮室,里面塞滿了各處來的美女,自己坐上羊拉的車,走到哪里,隨幸哪里的美女。這種把戲,西晉武帝司馬炎已經(jīng)玩兒過了,隋煬帝一試,也就夠了,他要出去走走,讓四邊的蠻夷之人,見識一下中國皇帝的威儀。
就這樣,隋煬帝在位那些年,每年都要出行,或者游幸,或者巡邊,或者督師征討,每次都排大陣仗的儀仗,數(shù)十里長。隊伍里不僅有鹵簿、舞樂,而且還有別的皇帝沒有的和尚、尼姑、道士和女冠(女道士),以“四道場”自隨,大概是邊走邊讓這些出家人為自己念經(jīng)祈福。這一套流毒甚廣。直到民國期間,有錢人死了娘老子,大抵還是要安排“四道場”念經(jīng)超度,排不出四隊人馬,就讓人看不起。
破落貴族項羽發(fā)了,好好的阿房宮不住,立刻要回家,說是富貴不還鄉(xiāng),如錦衣夜行,漂亮衣服白穿了,顯擺富貴,顯擺給家鄉(xiāng)人看。無怪乎當時就有人譏笑這個西楚霸王,說是楚人沒出息,沐猴而冠。人家隋煬帝楊廣就不這樣想,他的排場主要給外國人看。只要巡邊,就一定設(shè)法招引邊外的胡人來瞻仰漢皇天威。第一個節(jié)目,就是參觀皇帝的儀仗。第二個節(jié)目,奏九部之樂,演魚龍之戲,把自家的宮廷樂隊和舞蹈隊,統(tǒng)統(tǒng)派上用場。最后一個節(jié)目,最愜意,就是皇帝散錢,來者有份,玉帛金珠,毫不吝惜。為了配合皇帝的排場,在哪兒“演出”,哪兒就得打掃得干干凈凈,裝飾得金碧輝煌,仕女穿上最好看的衣服出來,連車馬都得漆得耀眼锃亮,馬頭上要扎上花,尾巴要編上辮子??傊?,來的外國人只能有一個感覺,中國皇帝的排場大,中國有錢。
排場的皇帝,在都城接待外賓的時候,更是排場。知道的人,能來看看,都會來,陸路海路,相望于道。每年正月里,是各國使節(jié)和番客集中的時候,因此,皇帝下令,每年正月十五起,一個月內(nèi),都城洛陽,全城街道,路兩旁的樹上,都要用彩綢結(jié)成花球,處處張燈,晝夜不息,皇城前面的端門街,天天上演百戲,不是后來那種有情節(jié)的戲劇,而是雜耍和雜技,成萬的樂者奏樂,絲竹之聲,聲聞幾十里以外,張燈結(jié)彩,燈火通明,全城不夜,錢花得就像流水一樣。
當然,排場里面,也有不用皇帝從國庫掏銀子的好事。為了向外人證明中國的富庶、國人的好客,隋煬帝還下令,凡是城中的店鋪,一律裝飾得漂漂亮亮不說,凡是來吃飯喝酒的番客,任其酒足飯飽,不許要錢。過后皇帝給補償嗎?不給。負擔(dān)不起了,想要關(guān)張,對不起,不行。借錢也要撐住,否則,有礙國家形象,吃不了,兜著走。只要能換得外人的驚嘆、夸贊,再大的代價,也值。
來到中國,足吃足喝,還能帶走大把禮物的外國使節(jié)和番客,雖說都是化外之人,但奉承話都無師自通,一點兒都不吝嗇,變著花樣,成筐成筐地說給通事(翻譯),傳達給皇帝大人。反正說好聽的,沒有什么成本。他們都知道,中國皇帝下了這么大的本錢,要的就是這個。
不過,老實人哪兒都有。還真就有番客指著樹上結(jié)彩的綢緞對接待者說,我來的時候,也見過中國有不少衣不蔽體的窮人,為什么不用這些去救濟他們?不用說,說這樣話的人,此后的接待,自然而然就被怠慢了?;钤摚l讓這些人不識趣來著!
從來跟國人虛榮心最匹配的,都是外人的表揚,當表揚變成奉承,這邊的虛榮也就升了級。為了得到這種奉承,對于愛虛榮的人來說,花點兒銀子,什么時候都是值得的。
(清荷夕夢摘自北京聯(lián)合出版社《張鳴說歷史:朝堂上的戲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