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芳
小學語文課本內(nèi)容豐富多彩,不僅語言文字美、人文景觀美、思想道德美、寫作技巧美,還與生活實踐息息相關(guān),能引導(dǎo)學生打開一扇神奇有趣的窗戶,讓學生在知識的海洋里遨游,在面向生活、面向社會的實踐中培養(yǎng)學生崇高的美德。
一、突出關(guān)愛,弘揚愛心道德之美
富蘭克林曾經(jīng)說過:“希望被人愛的人,首先要愛別人,同時要使自己可愛?!睈坌哪苁故澜绺篮茫瑦坌哪苁沟厍蚓煤捣旮事?,愛心能讓干戈化為玉帛。如人教版語文三年級下冊《七顆鉆石》一文,是俄國作家托爾斯泰的一篇童話故事。描述了地球上發(fā)生了大旱災(zāi),許多人和動物都焦渴而死。一個小姑娘抱著水罐出門為生病的母親找水。小姑娘和她的母親都擁有一顆真摯的愛心:小姑娘為母親找水,小姑娘分水給小狗喝,母親讓水給小姑娘喝,小姑娘把水讓給過路人,從而引起水罐的神奇和一次次變化。愛心使水罐里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鮮的水流,從水罐里跳出七顆鉆石升到天上,變成了七顆星星。課文結(jié)尾用“星星和鉆石”象征著美好的心靈,象征著愛心。星星象征著愛心永恒,愛心普照人間。這篇童話故事,寄予了作者的道德期盼和某種社會理想:無私廣博的愛能帶來意想不到的奇跡,愛心能為世界創(chuàng)造美好的未來;愛心是永恒的,它像星星一樣晶瑩閃爍。那么,我們?nèi)绾蜗蛐」媚飳W習,關(guān)愛他人,為他人服務(wù),贏得別人的尊敬和愛戴呢?教學中,教師要結(jié)合教材進行小練筆:尋找有愛心的人。讓學生從社會上、從學校里、從家中找出具有愛心的人,寫出他們感人的事跡,讓學生在讀寫結(jié)合的過程中,深化認識,培養(yǎng)學生關(guān)愛別人,奉獻愛心的美德。
二、樹立榜樣,凸顯自強不息之美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自古英雄出少年”,王二小、海娃、雨來、烏塔等少年英雄模范人物是少年兒童學習的榜樣。要讓學生向這些榜樣學習,從小樹立艱苦奮斗,勤學苦練的思想,在生活上不依賴父母,培養(yǎng)自己有獨立生活能力和自強不息的精神。如人教版語文四年級上冊《烏塔》一文,講述了14歲的德國女孩烏塔獨自一人游歷歐洲許多國家的故事。烏塔獨自到異國他鄉(xiāng)旅游,吃、住、玩樣樣都安排得周到,甚至“為了掙旅費,每個周末去幫餐館或超級市場分發(fā)廣告單……”烏塔這種自立和獨立生活的能力,真是令人敬佩。教學中,教師要引導(dǎo)學生質(zhì)疑問難:1.烏塔獨自游歷了歐洲哪些國家?2.她是怎樣合理安排旅行路線、行程和活動的?3.中國的孩子和她對比,中國孩子的父母能不能讓孩子單獨出去旅游?為什么?4.讀了課文后你有什么感想?讓學生通過同桌、同組、班級交流互動后進行課堂小練筆,在聯(lián)系實際的過程中寫出自己的感受。既培養(yǎng)學生獨立自強的能力,又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三、堅守誠信,樹立高尚人格之美
“誠實守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社會上涌現(xiàn)出的許許多多誠實守信、可歌可泣的動人故事,涌現(xiàn)出的成千上萬的道德模范,都是對學生進行誠實守信教育的好素材。在小學語文教材中,也有許多誠實守信的文章感人肺腑,能有效地對學生滲透誠信美德的教育。如教學人教版語文五年級上冊《釣魚的啟示》一文的結(jié)尾"34年前的那個_月光如水的夜晚,在我的腦海中留下永久的回憶和終生的啟示”這一句話時,要讓學生思考:1.是什么讓作者留下永久的回憶和終生的啟示呢?2.作者為什么寫在34年中“我卻不止一次地遇到了與那條鱸魚相似的誘惑人的‘魚”呢?(這“魚”指的是具有誘惑力和招引人、使人認識模糊而做壞事,謀取不道德的財物等?!拔摇毕肫鸶赣H要“我”把這條鱸魚放進加湖里的事,想起父親告誡的話,父親這種堅持原則,遵守制度的高尚品德,激勵“我”在人生的旅途中,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抵制各種誘惑,不貪圖私利,做一個誠實、正直、堂堂正正的人)讓學生通過閱讀、討論、交流,懂得誠實守信比金錢和財富更寶貴;接著,讓學生收集“誠實守信”的動人事跡和“誠實守信”的名人名言,進行課堂小練筆,在提高學生閱讀分析、理解能力的同時,對學生進行誠實守信的教育。
四、欣賞美景,共同保護自然之美
我們的祖國地大物博,名山大川,秀美山河,風景秀麗的地方有許多。在語文教材中,有描寫山水風景美麗的課文,如《草原》《黃山奇石》《桂林山水》《七月的天山》《記金華的雙龍洞》等;有描寫海島美麗迷人的課文,如《富饒的西沙群島》;有描寫泉水美的課文,如《珍珠泉》等;有描寫家鄉(xiāng)美的課文,如《鄉(xiāng)下人家》《葡萄溝》等。如人教版語文四年級下冊《桂林山水》一文,作者是如何描繪桂林山水美如畫呢?1.巧妙“引用”。文章開頭引用了傳說“桂林山水甲天下”來贊美桂林的山水;結(jié)尾又引用詩句“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來抒發(fā)蕩舟漓江的情趣。這樣既首尾照應(yīng),又突出中心,深化了主題。2.巧用“對比”。拿大海、西湖與漓江的水相對比,突出漓江的水獨特美——靜、清、綠;拿泰山、香山與桂林的山相對比,突出桂林的山特色美——奇、秀、險,讓人感覺到確實有“桂林山水甲天下”之美。3.巧用修辭手法描寫。(1)巧用“比喻”。用“像老人,像巨人,像駱駝”來比喻桂林的山各不相同,形態(tài)萬千;(2)巧用“排比”。用排比生動地描繪了漓江的水“靜、清、綠”的特點;用排比生動地描繪了桂林的山“奇、秀、險”的特點。突出了桂林山水像一幅詩情畫意般的美麗山水圖。在教學中,教師在引導(dǎo)學生讀課文,欣賞美景的同時,要教育學生在外出旅游時,遵守《旅游法》,不要亂扔垃圾、紙張、果皮等,不要在景區(qū)里亂涂亂畫,要當一位文明旅游小衛(wèi)士,保護環(huán)境。并通過寫“旅記”的小練筆,學習作者巧妙擬題的方法,讓學生暢游祖國秀美山川的同時,滲透保護環(huán)境的教育。
五、養(yǎng)成習慣,繼承勤儉樸素之美
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很多學生的家庭里有車有房,吃、穿、用應(yīng)有盡有,但學生仍然要保持艱苦樸素的優(yōu)良傳統(tǒng),要養(yǎng)成勤儉節(jié)約的好習慣。教師在教學中要結(jié)合教材內(nèi)容對學生進行艱苦樸素教育。如人教版語文六年級下冊《一夜的工作》中,作者何其芳以樸實的語言,生動地記敘了陪周總理審稿時,親眼看到總理一夜工作的情景。課文是怎樣贊美周總理工作是多么勞苦,生活是多么簡樸的呢?1.寫周總理的工作“勞苦”和生活“簡樸”。(1)工作勞苦。時間長:工作了一個通宵;量大:一夜看了厚厚的一疊文稿。(2)生活簡樸。辦公室設(shè)備陳舊簡單:一張桌子,兩把椅子,一盞臺燈;生活簡樸:兩杯茶,幾?;ㄉ?。2.抓住細節(jié)描寫,突出高尚品德。(1)吃夜宵:兩杯綠茶,一碟可以數(shù)得清顆數(shù)的花生米;(2)扶轉(zhuǎn)椅:總理看稿時,“我”起身告辭時把小轉(zhuǎn)椅帶歪了,總理過來把它扶正。這兩處描寫得很詳細,說明了總理多么細心,體現(xiàn)了總理平易近人的高尚品質(zhì)。3.抓住激情描寫。課文最后兩段寫作者回想起總理一夜的工作情況,內(nèi)心非常激動。既體現(xiàn)了周總理日夜為民操勞的高尚品質(zhì),又表達了作者對總理的崇敬之情。在教學中,教師要組織學生開展討論:1.你要學習周總理的哪些崇高品質(zhì)?2.生活條件好了,要不要艱苦樸素?你有沒有鋪張浪費的現(xiàn)象?然后,讓學生結(jié)合交流的內(nèi)容進行小練筆:讀《一夜的工作》有感。讓學生在讀寫結(jié)合的過程中,深化認識,培養(yǎng)勤學苦練,艱苦樸素的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