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進平
【摘 要】閱讀教學作為語文教學的主體,應構建適合培養(yǎng)學生探究性閱讀能力的學習方式,要讓學生主動地進行探究,應先學會質疑。本文結合語文教學實際和新課程理念,從創(chuàng)設和諧的環(huán)境,足夠的時間,精當適時的點撥,學會梳理、篩選,教給正確的方法等方面闡述了在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善問的具體方法。
【關鍵詞】語文教學;質疑;探究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提倡在學生讀書思考的基礎上,通過教師的指點,圍繞重點展開討論和交流,鼓勵學生發(fā)表獨立見解。讓學生在閱讀實踐中學會獨立思考,學會讀書。這一要求強調了學生獨立思考的重要性。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具有強烈的問題意識,學會在質疑中探索求知乃是教學過程本質的客觀反映,是教學的應有之義,是促進學生積極思維,培養(yǎng)學生學習能力的重要手段。那么,如何引導學生質疑,進行真正的探究閱讀呢?
一、創(chuàng)設寬松和諧的氛圍是學生質疑的基礎
陶行知先生曾說過:“只有民主才能解放最大多數(shù)的創(chuàng)造力,而且使最大多數(shù)人之創(chuàng)造力發(fā)揮到最高峰。”要引導學生敢于大膽思考,敢想、敢問,首先應創(chuàng)設一個寬松、和諧的教學環(huán)境。對不敢大膽提問的學生,不論他提的問題質量如何都要給予鼓勵;對提錯問題的學生也決不批評,而是啟發(fā)他用另一種方法思考,讓他樹立自信;對于學生提出的一些富有思考性的問題,可以采取同桌討論交流,實在學生不能解答的問題,教師也應講明原因。這樣,師生教學民主,教學相長,共同提高。時下,知識經(jīng)濟初見端倪,獲知渠道異常廣闊,學生在某方面通過較多的學習積累,超過教師乃常有之事。因此,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質疑,敢于發(fā)表不同見解,敢于向權威挑戰(zhàn)。如在教學《草船借箭》一課時,我讓學生說說還有哪些問題沒搞懂。有位學生說:“老師,‘借是需要經(jīng)過別人同意的,而故事中是曹操中了諸葛亮的計,諸葛亮應是‘詐箭,為什么要用‘借呢?”當聽到這個突如其來的的問題時,我并沒敷衍、搪塞。接下來,我說:“同學們,書上可明明用的是‘借??!”這一來,真是一石激起千層浪,教室里頓時熱鬧起來。一個學生說:“兩軍對壘,運用策略,不能說是詐騙,不然諸葛亮怎么稱得上是軍事家呢?”又一學生說:“從現(xiàn)在法律的角度看,十萬支箭并非一個小數(shù)目,諸葛亮犯了詐騙罪?!绷硪粋€學生馬上反駁:“不對,那也得分清什么時間,為誰服務呀!諸葛亮這么做是為了國家的利益,所以我認為這個‘借是合適的?!睜庌q聲、議論聲不斷地傳出。從以上可以看出,當學生提出教師未曾料及的問題時,教師要給予積極的支持與鼓勵,珍視學生的獨到見解,點燃學生創(chuàng)新的火花,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熱情,我們的課堂教學才會充滿應有的生機與活力。
二、足夠的自讀時間是實現(xiàn)學生質疑的前提
閱讀教學要留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自讀課文,并在自讀中發(fā)現(xiàn)問題,產生探究的欲望和動力。在教學《草船借箭》一課中,新課伊始,我就讓學生自讀課文,自讀的形式有自由讀、同桌輪讀、小組議論讀等,并要求學生邊讀邊思考。自由讀時,多數(shù)學生只是感到“都督”、“懲罰”、“水寨”等幾個生字、新詞比較難讀,對課文內容還沒有產生疑問。同桌輪讀時,部分學生就有了疑問,如有的學生覺得“諸葛亮不用任何材料就能完成十萬支箭的任務嗎?”小組議論讀時,學生的疑問就更多了:“‘草船借箭是什么意思?課題與文章內容有什么聯(lián)系?”“從課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諸葛亮神機妙算?”“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有哪些?”“諸葛亮為什么敢立下軍令狀?”“諸葛亮為什么把船連起來,排成‘一字兒?”“諸葛亮為什么跟魯肅借船而又不讓告訴周瑜?”此課例的教學中,正是因為教師給了學生充分自讀的時間,營造了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的情境,才使得一系列有值得探究的問題如潮水般地涌現(xiàn)出來。因此,只有給學生充分自讀思考的時間,放手讓學生提問,學生才能養(yǎng)成良好的善問習慣,并為學生終身學習打下扎實的基礎。
三、教師精當適時的點撥是開啟問題之門的鑰匙
學生往往是憑借自己的生活經(jīng)歷,閱讀體驗理解課文、發(fā)現(xiàn)問題。許多時候,學生提出的問題比較膚淺,沒有較大的探究價值,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時要充分發(fā)揮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的作用,及時進行點撥,把學生的思維導向有研究價值的問題。如在教學《匆匆》第一自然段時,學生急于想知道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呢?為了讓學生深入學習課文,感受作者對虛度光陰的無奈和惋惜,激起學生對時間的珍惜,教師作了適當點撥:“同學們,讀了第一自然段后,你們有什么想法嗎?”學生思考了一會兒談了許多想法,其中有學生就提出了“我們的日子是怎樣匆匆而逝的,難道我們沒有辦法去留住它嗎?”等貫穿全文的有利于學生探究的問題。因此,在教學中,教師適時的點撥能把學生的思路引向教學的重點,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學會梳理、篩選是學生找準問題的捷徑
新課程理念強調閱讀教學以學生自己閱讀、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自己解決問題為主,而每一位學生的閱讀興趣、閱讀理解能力又千差萬別,這就導致學生提出的問題不盡相同,面對學生提出的一大堆問題,如何進行篩選并確定探究的重點,需要師生共同協(xié)商。一般來說,不同的閱讀環(huán)節(jié)學生提出的問題有所不同,因此,教師要有層次、有側重的幫助學生對問題進行歸類合并,找準各個環(huán)節(jié)的重點。閱讀教學對問題分析、綜合主要分三步:①課前預習階段,要求學生把自己在初讀時發(fā)現(xiàn)的問題記錄下來,對自己認真思考無法解決的問題作好提交小組討論的準備。②小組梳理、篩選階段,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思考,在小組內展開討論,相互解決一些問題,各小組把組內無法解決的問題展示給全班同學,師生一起來對問題進行探究、解答,并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梳理。③合理補充階段,有時學生可能提出超出課文內容的問題,教師應充分尊重學生的需要,把這些問題放在課外解決;有時學生提出的問題可能拘泥于課文表面,教師應給予合理補充;對只是個別學生關心的問題,教師應適當進行個別處理,小心呵護每一位學生的積極性。
五、教給正確的方法是學生學會質疑的有效途徑
“授人以魚,供一食之需,教人以漁,則終身受用?!币箤W生善問,必須“授之以漁”。學生在提問時,往往不知如何抓住要點提問,這就需要教師加強對學生提問方法的指導,學會提問,形成能力。如結合課題進行提問;抓住文章的標點進行提問;抓住文章的結構進行提問;對重點詞句提問;抓住課文的矛盾處提問;結合課文的人文內容提問;抓住課文中的創(chuàng)新素材提問;在比較中提問;抓住人物的行為進行提問等等。培養(yǎng)學生提問的方法很多,關鍵在于教師要更新教學觀念,優(yōu)化教學方法,堅持多引導,多訓練。
總之,在教學中,只有允許學生善于質疑,鼓勵他們敢于“異想天開”,突破陳規(guī),擺脫教師、教材的權威,把頭腦中已有的知識信息進行重組,才能使學生有創(chuàng)造性的新發(fā)現(xiàn)、新設想,從而激活學生思維,優(yōu)化語文教學。
【參考文獻】
[1]鐘啟泉.新課程師資培訓精要[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