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源
摘 要:學生在小學階段是其思想品質(zhì)與行為能力初步成型的階段,語文是一切學科的基礎,語文教學不能僅僅停留在對知識的理解層面,還要將其與德育融合在一起,進而塑造每位學生“真善美”的心靈。因此,將德育合理有效地融入小學語文之中,小學語文教師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結(jié)合教學經(jīng)驗,簡單談談德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品質(zhì)。
關鍵詞:德育;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應用
德育指的是通過教育使學生形成正確的思想道德觀念,養(yǎng)成良好的道德品行,并能夠?qū)⑦@些內(nèi)在的思想化為實際的行動,在日常的生活與學習中能夠表現(xiàn)出良好的個人素質(zhì)。換言之,德育就是通過教育使學生學會如何做人。要成功地在語文學習中對小學生進行德育,教師就要采取適當?shù)慕虒W手段,讓學生自覺自愿地接受知識,有意識地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質(zhì)。
一、語文教師的榜樣力量
教師在小學生心目中占據(jù)著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可以說是智慧、完美的象征。由于小學生具有很強的模仿能力,因此,教師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以身作則,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比如,在上課時不遲到,盡量做到每節(jié)課都提前一點時間到教室,為課堂學習做好準備,以自身為例,培養(yǎng)學生遵守時間的意識;在與學生交流時,要充分尊重學生的意見,鼓勵學生提出自己的見解,培養(yǎng)學生尊重他人的意識;在教室里輕開關門窗,輕拿輕放物品,培養(yǎng)學生愛護集體財物的意識等。學生在教師的言傳身教中能夠逐漸體會到德育的美,從而有意識地約束自己的行為,提升自身的道德品質(zhì)。
二、將德育融入教材之中
小學語文教材中的大部分文章都是對真、善、美的歌頌,或是對假、惡、丑的鞭笞。學生在學習課文內(nèi)容的過程中,不僅要明白文章的結(jié)構,掌握重點的字詞,還要體會課文表達的主旨,并能夠逐步提升自身的道德素養(yǎng)。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時,不能孤立地講解課文內(nèi)容,而要注重德育的滲透。比如,在學習《長城》這篇課文時,教師要充分利用教學材料,利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播放長城的圖片,讓學生感受長城的雄偉,從而讓學生為這一世界歷史奇跡感到激動、自豪,為古代勞動人民的勤勞、智慧而產(chǎn)生敬佩與贊揚。比如,在學習《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時,教師在學生熟讀課文的基礎上滲透對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情操,并且教師可以以此為基礎,讓學生搜集更多的有關愛國的故事,讓學生在熟讀這些故事的基礎上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增強學生的愛國意識。再比如,學習《幸福是什么》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合作,將這篇課文內(nèi)容演出來,學生在表演過程中能夠逐漸體會到幸福的含義,并懂得要對生活充滿知足與感恩。小學語文的德育素材很豐富,教師要將其充分進行挖掘,在教學中處處滲透德育,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品質(zhì)。
三、將德育融入作文教學
一篇好的作文,不僅要有優(yōu)美的詞句,還要有豐富的情感。只有學生心中有情,才有觀察的耐心、表達的欲望,才能寫出細膩的文章。教師在作文教學時要找準切入點,將德育滲透到作文中,讓學生在學習與寫作中得到情感的升華。比如,在學習《鹿和狼的故事》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jù)課文講述的內(nèi)容,展開自己的想象,寫一寫自己的體會。學生在自己的習作中能夠感受到地球上不同生物之間的聯(lián)系,懂得尊重生物界的相互關系,維護地球上的生態(tài)平衡。再比如,在學習《窮人》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展開想象進行續(xù)寫,學生在寫作中能夠深刻地體會桑娜和漁夫勤勞、善良、寧可自己受苦也要幫助別人的好品質(zhì),從而增強學生樂于助人的意識。
四、將德育融入課外閱讀
課外閱讀是增強德育的有效途徑之一,積極開展課外閱讀活動也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情操。當然,教師要根據(jù)小學生的認知程度與學習能力,為學生提供那些既能扣住教育目標又極具感染力的文章,能夠吸引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在閱讀中培養(yǎng)自己的道德觀與價值觀。并且,教師不能放任小學生自己讀書,而要適時地對學生進行指導,不僅要指導學生讀書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還要將德育滲透其中,讓學生在課外閱讀中認識到德育的重要性。另外,為了提高學生閱讀的積極性,教師還可以在課堂上建立“讀書廣角”,提供給學生閱讀與交流的平臺,使班級教育活動建立在一個輕松愉快的氛圍中,促使學生更加樂于接受這些德育觀念,并將其內(nèi)化為自身的思想意識,從而自覺地改變行為。
總之,對小學生進行德育刻不容緩。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采取合適的教學手段與方法,充分挖掘教材內(nèi)容,將德育運用到課文教學中,并讓學生在寫作中增強德育意識,認識到德育的重要性,從而自發(fā)地約束自己的行為,提升自身素質(zhì),另外,還要將德育滲透到課外閱讀中,教師要積極鼓勵學生多讀教育類的書籍,增強學生的德育觀念,使學生自覺地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成為符合社會發(fā)展的高素質(zhì)人才。
參考文獻:
[1]馮磊.小學語文教學中德育滲透的實踐研究[D].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2013.
[2]王應利.小學語文教學如何進行德育教育[J].學周刊,2012(20).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