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龍
與中國陶瓷藝術發(fā)展的歷史和當代陶藝創(chuàng)作的繁榮局面相比,陶瓷藝術批評的維度依然顯得非常單薄。一方面,由于陶藝面向的歷史文化遺產極其深厚,許多著述更多著墨于古陶瓷技術與歷史研究;另一方面,藝術批評面對自在自為的陶瓷藝術世界往往表現(xiàn)為理論乏力、表揚勝于批評。近十年來,隨著現(xiàn)當代陶藝創(chuàng)作的異軍突起,藝術家的文化環(huán)境和思維觀念整體上發(fā)生了巨大變化,“中國陶藝家對本土文化情結有了重新思考,一群富有創(chuàng)新意識、實驗精神和文化思考熱情的中青年陶藝家面臨著在東西文化碰撞中如何更好利用文化資源,因勢利導地完成自身現(xiàn)代嬗變的問題”。在這種歷史境遇之下,陶藝批評家們也或多或少地流露出對當代陶瓷創(chuàng)作的迷思和批評立場的焦慮。2011年景德鎮(zhèn)市陶瓷評論家協(xié)會成立之際,有識之士注意到當下陶瓷“市場火熱,批評失聲”的問題,認為“藝術品市場的建立和健全,必須依靠正常的運行機制。而藝術批評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huán)”。青年學者張甘霖深慮于陶藝批評人才培養(yǎng)的缺失,輔之教學且出版了國內第一本《中國陶藝批評學》著作。作者尤其對現(xiàn)代陶藝批評理論實踐過程進行了詳細地闡述和討論,并對現(xiàn)代陶藝批評的特征及批評方式演變規(guī)律加以深入地分析和論證。實際上,除了新興的陶瓷市場,近些年來引入的陶藝策展人制更加迫切地呼喚陶藝批評家的“在場”。本文就目前陶藝批評存在的問題和指向展開局部討論。
一、陶藝批評的多重維度
1.陶藝批評的復雜性
陶藝批評的困難首先緣于對象的復雜性。陶瓷作品是陶藝批評的對象和主體,彭鋒指出,“如果要給藝術批評下個簡明的定義,我們可以說,藝術批評就是關于藝術品的話語?!蓖瑯?,陶藝批評圍繞陶瓷藝術品展開。陶瓷藝術是材料、工藝技術和藝術審美的復合體,是技術與藝術的結合體;并且,呈現(xiàn)出傳統(tǒng)、現(xiàn)代和當代陶藝等多元格局的發(fā)展狀態(tài)。因此,批評研究的對象顯得極為復雜難辨。
作為藝術品的陶瓷,工藝和材料的獨特性遠非批評家所能輕松掌握。它涉及了材料學和工藝技術等學科,本身已經超越了人文社科的領域。也即是說,如果批評不能深入到材質分析層面,雖然不能完全認為是“紙上談兵”,但也很容易使批評淪為無類型化的一般性評述。媒介是藝術創(chuàng)作最基本的載體,對泥性的把握是生成陶瓷作品的基礎技能。如今,陶藝作品不僅成為鑒藏把玩的工藝品,也日益介入到人們日常生活和公共空間之中,如陶瓷藝術雕塑:“既有陶瓷材料獨特的材質美又以立體造型來改變公共空間。公共環(huán)境也為陶瓷這種古老而又有生機的材料帶來了更廣闊的展示空間。”
除卻造型帶來的陶瓷審美,材料包括釉料、斗彩、琺瑯彩、高溫色釉等始終都影響著陶瓷成色和品質。以鈞瓷為例:“鈞紅釉具備的這種類玉的特性使得它適用于多種造型;燒制成功后,鈞紅釉的紅色中會透出一種泛白的層次感,整體釉面紅白流動,令觀者仿佛進入了一個流動著的奇妙世界?!?/p>
鈞瓷為何會產生這樣的色彩,以及陶藝家是如何做到色釉與陶瓷的成色效果的?這可能是陶藝批評家一時無法回答的問題,那么批評就有可能進入到了知識盲區(qū)。陶藝的復雜性就在于此,它綜合了多學科知識以及手工藝的偶然性特點,使批評難以深入。
2.陶藝家身份的不確定性
由于陶瓷藝術創(chuàng)作的開放性特點,陶藝家身兼了“陶瓷設計師”“陶瓷雕塑家”“陶瓷藝術家”或者“工藝美術大師”等多重身份,它們之間相互關聯(lián)但又有區(qū)別,可統(tǒng)稱為“陶瓷藝術家”。身份的不確定性自然帶來批評尺度和工具選擇上的差異。正如貢布里希所指出的那樣:“現(xiàn)實中根本沒有藝術這種東西,只有藝術家而已?!碑斎?,也有羅蘭·巴爾特所謂的作品誕生后“作家已死”的論調。陶藝家主宰了個人陶瓷藝術的趣味和風格化,單純地品評作品自然無法體味作者的創(chuàng)作情境。傾向于“設計師”的作品可能會更多地考慮陶瓷的使用功能,專事于繪畫創(chuàng)作的藝術家則更加看重陶瓷器型上的美術或裝飾作品。現(xiàn)代陶藝更是綜合了多種藝術語言,使陶藝家的身份早已變得模糊不清、難以確認。如(圖1):綜合藝術有愈來愈靠攏的趨勢,但陶藝的材料,以及它與傳統(tǒng)不可割裂的關系,決定了它在當代藝術格局中,仍然有某種擺脫不了的邊緣特征?!?/p>
藝術綜合趨勢越明顯,藝術家對媒介的依賴程度就越高,其個人印跡就越發(fā)凸顯。反觀傳統(tǒng)陶瓷藝術——裝飾高度程式化、集體(或無名氏)制作、嚴格的制度規(guī)勸和宮廷審美品位的影響等,作為陶瓷工匠藝人只能在有限的范圍內發(fā)揮自己的聰明才智?,F(xiàn)當代陶瓷藝術則完全相反,盡管還是以陶土為媒介,但是在東西方現(xiàn)當代藝術思潮的沖擊下,跨界的設計創(chuàng)作逐漸融入到藝術家的作品之中,各種觀念和表現(xiàn)手法形成了強烈的藝術風格。所以,無論是書法家、油畫家、雕塑家還是裝置藝術家都想在陶瓷藝術上一顯身手,大大拓展了當代陶瓷藝術的形式語言,也使“陶藝家”的身份變得更加多元。
3.陶藝批評的日常性
與其他類型藝術不同,陶藝的物質化特點是顯而易見的。中國傳統(tǒng)陶瓷藝術無論是進入宮廷還是流人民間,都表現(xiàn)出高度“日常生活審美化”的理想?,F(xiàn)代陶藝創(chuàng)作漸漸沖破“生活化”的森嚴壁壘,邁向綜合藝術博物館或者走向公共社區(qū),使各色人等具有了民主發(fā)聲和平等消費的權利,這種現(xiàn)實邏輯逐漸擺脫諸如“宮廷陶瓷”“建國瓷”“禮賓瓷”等陶瓷藝術高高在上的歷史地位。有學者指出:“近年來,我發(fā)現(xiàn)一種在藝術創(chuàng)作中直接投射‘現(xiàn)實的可能性反思,這種對于藝術與現(xiàn)實關系復雜性的再認識,即關注現(xiàn)實生活的具體性,致使一種日常生活的特色開始呈現(xiàn)出來。”
陶藝批評的日常性基于日常普通生活與藝術地位的親近感,以及當代傳播媒介和空間的無限擴張。人們已經習慣對任何一件陶藝作品進行品頭論足,或感性或理性,完全沒有在意是否需要構筑一個宏大敘事理論。隨著生活水平和經濟收入的提高,人們往往強調日常生活的品質和意義,對陶瓷藝術的消費除了實用之外更加注重鑒藏價值和審美價值,這一過程始終伴隨著主體的批評意識。普通民眾的參與、消費群體的擴大,使陶藝批評的日常性成為可能。有記者觀察到:“在景德鎮(zhèn)也有一些陶藝評論(批評)愛好者,雖然他們談不上有很高的水平、獨到的見解、很深的造詣,但他們熱愛陶瓷,偏愛對陶瓷藝術評頭論足,但是苦于沒有表達的地方、訴說的平臺。”
可見,人們對陶藝創(chuàng)作的批評有強烈的愿望和普遍的積極性,雖然他們并不具有陶藝批評家那樣的理論素養(yǎng),但是不能剝奪民眾針對陶藝作品的主觀看法。
4.接受者的多元性
陶藝批評的生產機制不是單一自足的內部循環(huán),從發(fā)聲到傳播,最終結果都要與接受者發(fā)生聯(lián)系,并由接受者的反饋來驗證或糾正批評產生的實際效果。如前所述,與其他藝術類型不同,陶藝創(chuàng)作從一開始有著良好的匠作基礎,古代“搏埴之工”地位低下卻生產著宮廷皇室的陶瓷奢侈品,現(xiàn)代陶藝的接受者不僅是消費者而且還可能成為陶瓷藝人,因而作為批評接受者的對象就顯得變動不居了。接受者的多元性有賴于批評傳播的廣度和深度,通常情況下,人們會主動篩選文字和圖片信息,但面對一件真實、精美的瓷器作品,則有可能會“心動不如行動”。這種傳播效力無疑擴大了批評接觸面,尤其是針對一件社區(qū)公共陶瓷藝術作品的批評。
有學者提出中國現(xiàn)代陶藝批評的“日記式”方法是由現(xiàn)代陶藝家的創(chuàng)作體會和美術理論家的理論闡述兩者在形態(tài)上的重合,也稱情感式的、印象式的或自傳式的批評。筆者認為,這種批評方法并不是陶藝批評家們的專利,對于任何一個普通消費者或者欣賞者來說,既有能力持有情感式或印象式批評,也不必被一套理論說辭所困擾。正如:“批評的作用和效果是在批評接受過程中實現(xiàn)的。批評是在接受過程中的批評,是在閱讀批評文本過程中的批評。”
因此,陶藝批評并非單向度的批評家行為,而是在批評和接受的雙向過程中實現(xiàn)兩者之間的互動。接受者的多元性與接受能力直接挑戰(zhàn)了陶藝理論家的權威和批評文本的嚴肅面孔,是陶藝批評家值得深思的問題,也是“自媒體”時代的典型特點。
二、陶藝批評形式存在的問題與思考
1.以鑒賞替代批評
陶藝鑒賞當然不會是陶藝批評的全部。由于我國制瓷業(yè)具有悠久的歷史,在漫長的發(fā)展過程中留下了浩瀚的陶瓷遺產,包括陶器碎片和古代文獻。在整理這些陶瓷遺產時,文物學者或陶藝家形成了一套嚴密的、科學的鑒賞體系;更有甚者,有工程人員引入計算機輔助技術對古陶瓷進行鑒賞,對各項指標進行量化處理。這些方法對古陶瓷的鑒賞或許是大有裨益的。歷史性概念的鑒賞與“考證”往往相交割,或以“文物鑒定”為名,佐證實物或文獻。如:“對古陶瓷鑒定者來說,隨著考古發(fā)掘和古瓷窯址調查工作的蓬勃開展,沉睡在地下上千年、數(shù)百年的實物資料接二連三地發(fā)現(xiàn),這就為古陶瓷鑒定和研究不斷提供新的論據(jù)?!?/p>
然以現(xiàn)代陶瓷鑒賞而論,似乎不必如此嚴格,其文辭倒像是精品陶瓷廣告推介,言明陶藝出自哪位“大師”之手,然后夸贊一番,以鑒賞替代了批評。這種方式在實踐操作中顯然要安全得多,但對于整個陶藝創(chuàng)作界來說卻未必是一件好事。
2.以表揚代替批評
于今日,批評遭遇尷尬早已不是新鮮事兒,陶藝界也不例外。人們對批評的最大誤解就是長期以來所形成的對“批評”的概念性認識,僅僅把“批評”看作是與“表揚”相對的立場。實際上,學理的“批評”無論是在操作規(guī)程上還是語言上都更加理智。我們姑且看看當下陶藝批評面臨的窘境:“當下進入陶瓷藝術市場的‘熱錢越來越多,而藝術批評也被金錢和利益‘綁架。綜觀當下的藝術批評文章,大都是歌功頌德的多,嚴肅批評的少;錦上添花的多,雪中送炭的少?!衬硠?chuàng)始人“某某第一人“大師“大王比比皆是,很難看到真正意義上的批評?!?/p>
陶藝批評一旦被世俗的功利所“綁架”,大量虛情假意的過譽之辭便會漫天飛舞,陶藝批評也將因此喪失論爭的勇氣和辯駁的激情。過度表揚只會粉飾陶藝創(chuàng)作的病態(tài)扭曲心理,卻無益于陶瓷行業(yè)的健康發(fā)展。筆者無意列舉大量的“陶藝家xxx”文章,言過其實的寫作方式卻是不爭的事實。
3.以工藝技術為唯一尺度
如果將附著在陶瓷上的裝飾、繪畫等逐一剝離,工藝技術的確有可能成為陶瓷制作的一把利器。現(xiàn)代陶藝創(chuàng)作更多是從形式語言出發(fā),并借助、融匯中西方繪畫語言,突破了以往陶藝陳陳相因的創(chuàng)作觀念。如(圖2):
“在現(xiàn)代陶瓷領域,沈家良早期的陶瓷作品清新自然,‘嬰戲系列至今在景德鎮(zhèn)還赫赫有名。當與海派文化緊密結合起來的時候,沈家良的畫風開始樸實、厚重。如果說中國傳統(tǒng)陶瓷藝術大多是在陶瓷上畫國畫、水墨畫,那么沈家良卻是在陶瓷上畫油畫,顏色釉在他神奇的手下變得如同古典油畫般濃重與豐富?!?/p>
工藝技術凝結了工匠、陶藝家們的經驗智慧,甚至成為看家秘訣、秘不示人的文化遺產。由于傳統(tǒng)陶藝創(chuàng)作觀念根深蒂固,當新式陶瓷語匯出現(xiàn)在陶藝界時經常會遭到“權威人士”本能的抵制。陶藝家章朝輝先生在與筆者談到當下高溫顏色釉彩繪的觀念變化趨勢時說:“高溫顏色釉彩繪將會不斷走向大眾,不再是少數(shù)精英獨有的賞品,它有世俗性的一面;并且因為社會各階層審美趣味的分離導致對高溫顏色釉彩繪的評價也出現(xiàn)爭議、褒貶不一。”其實,不獨是高溫顏色釉彩繪如此,陶藝的手工制作性以及陶土的化學特性必須要求以工藝技術為基礎。但是,以工藝技術的完好作為批評的唯一尺度將無法揭示陶藝創(chuàng)作鮮活的文化特質。
4.以市場導向代替學理
通常情況下,陶藝批評與市場導向本來是并行不悖的,但是扭曲的批評成了陶藝市場的吹鼓手,完全喪失了批評的獨立價值。陶藝市場與近年來的美術拍賣市場一樣存在著虛假繁榮問題,以市場價格作為衡量作品價值的準繩。有些批評家也被陶藝作品價格的虛高弄得頭暈目眩,結果失去基本的判斷能力,甚至導致心理失衡。
“當前,景德鎮(zhèn)不缺的是所謂的‘大師“藝術家‘技能大師,少見的是有社會責任感的陶瓷藝術評論者、批評家。究其原因也很簡單,‘大師之類的人物社會地位高、能賺取超常的白花花的銀兩,是名利雙收的好職業(yè)。而從事‘批評的職業(yè)是得罪人的事,充其量也只是賺些有限的‘稿費。”
現(xiàn)實境遇的確如此,藝術家有時需要通過有名望的陶藝批評家的鼓吹以獲得更為響亮的社會聲譽,實現(xiàn)名利雙收,于是為陶藝家量身定做的“批評”(實則為漫無邊際的吹捧)也就應運而生。
三、陶藝批評的價值與方式轉向
1.陶藝批評的現(xiàn)實價值
陶藝批評的現(xiàn)實價值基于時效性和社會性特點。一般說來,陶藝批評不是歷史研究但需要有歷史觀和價值立場。批評雖然可以針對古人或古陶瓷,但主要是“介入”當下,因此需要體現(xiàn)當代人對陶藝創(chuàng)作的看法和批評話語。陶藝批評作為溝通陶藝家與讀者(或觀者、收藏者等)、作品與讀者、傳媒與讀者之間的重要橋梁,已經成為中國當代藝術轉型時期的現(xiàn)實。尤其是西方當代藝術觀念和現(xiàn)代策展人制度的引入,對陶藝創(chuàng)作、陶藝展覽等都將帶來革命性的變化。傳統(tǒng)的陶瓷語境和創(chuàng)作手法已經深植在普通生活的審美之中,但是,觀念性的作品越來越晦澀難懂,并且隨著陶藝類型作品的邊界漸趨模糊,通過批評實施詮釋、引導和評估的手段也必不可少。有學者指出:
“當下的藝術批評也存在過度學術化的現(xiàn)象。藝術批評是利用語言將藝術作品的視覺表達轉譯為文字表達的,其內容并非形容詞機械式地堆積,而是由各種間接性的且通俗易懂的語言所組成?!?/p>
的確如此,“過度化學術化”的批評不僅曲高和寡、遠離了日常生活,且傷害了普通民眾參與陶藝批評的興趣與熱情。雖然批評文本具有獨立自足的審美價值,但是沒有讀者的批評文章顯然是毫無意義的。
陶藝批評與陶藝創(chuàng)作、傳播媒介、公共空間的發(fā)展密切相關,它“在當今社會要求具有創(chuàng)新意識與正向價值,考察作品的歷史涵容于現(xiàn)實效應并予以昭明揭示”。筆者認為,陶藝批評的功能價值還應該體現(xiàn)在糾偏、導引、啟示和提升受眾審美能力、拓進藝術市場等現(xiàn)實方面,避免批評文本僅僅成為體玄悟道、孤傲冷寂的叫囂理論。
2.陶藝批評方式的轉向
“精英式”陶藝批評固然規(guī)范、玄妙,但是,陶藝批評的權利最終應該還之于民間“草根”,這是中國當代陶藝批評的視角和文化選擇所決定的。
首先,陶藝創(chuàng)作并不是陶藝家獨有的自在物,身處多元化的當代陶藝敘議語境正在突破原有的創(chuàng)作模式,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分享和體驗陶藝創(chuàng)作所帶來的樂趣,每一個人都可以依據(jù)自己的成見來評判陶藝的得失。當杜尚將“小便池”直接搬進展覽館的那一刻起,精英與平民的藩籬就此崩塌。
其次,無法抵擋的網絡媒介展示了強大的批評空間,作品數(shù)字化、圖像傳播網絡化、批評自媒體化等科技手段使批評者足不出戶就可以獲得豐富的批評資源。網絡批評文本的輕松下載、轉發(fā)和復制大大延展了陶藝批評的效力,客觀上提高了普通民眾的陶藝鑒賞力,也使人們獲得了更加民主化的批評權利。
最后,由上述兩點變化又引發(fā)了陶藝批評自身的危機和身份焦慮。有學者特別指出:“單向學術型批評正遭遇在公共輿論界衰減批評活力、喪失批評權威性的巨大危機。因此,它只有采取新的針對性措施,才有可能重新煥發(fā)批評的活力,以及重新確證批評的權威性?!北热?,對“大師制”的質疑,陶藝批評家能否獨善其身、批評能否形成一套有責任感和有公信力的評價機制?這是現(xiàn)代陶藝批評必須面對的問題。
結語
“闡釋當代陶瓷藝術,既避免了舊歷史主義的死灰復燃,又拒絕了解構文體的所指游戲和話語的個人主義傾向?!碧账嚺u的實踐行為并不是有意為陶藝創(chuàng)作“添亂”——就陶藝創(chuàng)作的生態(tài)而言,若想保持陶藝文化的鮮活生動,離不開批評的“在場”。即便只是陶瓷而不是陶藝,它們所彰顯的“物質性”也拒絕了陶藝批評制造一種抽象的“語境”,真正發(fā)揮批評的大眾權利和日常功效。陶藝批評之所以不像陶藝“市場火熱”,除了它“只是賺些有限的稿費”外,最緊要的應該是它獨立的批評精神以及社會容納批評的度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