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真考題】
相較于喜悅與成功,悔恨與內(nèi)疚更讓人耿耿于懷,若是在悔恨中能夠有所感悟,對人生或世事有更深透的理解,思想或情感上得到升華,這也意味著我們的心智逐漸走向成熟了。
請根據(jù)上面一段材料,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記敘文。要求:自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的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60分)
盼望已久的回家周終于近了!在大家滿懷期待的氛圍中,我開心地拿起了電話。
“喂,老媽,我要回家啦!這次我們從周六到下周二都放假喲!你要是回來的話,我可以和你在家里多待幾天呢!你趕快回來吧!我想你了!”
“哦,我還不一定能回家呢,再說吧?!?/p>
“哦?!痹練g呼雀躍的我,瞬間被突如其來的失望替代。
回家的前一天,我不死心,又拿起了電話。
“媽,我明天放假了,你回來不?”
“我可能回不去了,這兒還有點事,走不開。”
原本壓抑的心情瞬間演變成怒火,這一腔怒火燒得我口不擇言。
“你知道不知道我們這樣放一次假有多難得?每次放假都趕不及和你多待一會兒我就得返校,中途你又不能來看我,你知道每次看到別的家長來看他們的孩子時我有多羨慕嗎?我想和你見一面怎么就這么難!你是我親媽嗎?”“啪”的一聲,我掛掉電話,轉(zhuǎn)身跑回教室,任淚水肆意流淌,滿心的苦澀。
待心情平復(fù)下來,我又覺得自己太任性了,但“傲嬌”的心理不允許自己妥協(xié)。
“今天,我們班會的主題是‘孝順。”第八節(jié)課是例行的班會時間。
“妹妹,爸爸要和你玩捉迷藏,期限為十年,十年中你不要因為找不到爸爸而哭鼻子喲,爸爸在你看不到的地方等你來找。”
這是班會上播放的短片中,爸爸在去世前跟女兒說的話。十年間,女兒漸漸長大,也一直在尋找著爸爸,在廚房,在桌前,在床邊,在女兒的夢鄉(xiāng)里……在女兒的成長中,爸爸的愛無處不在。
看完短片,我淚眼蒙朧。是??!沒有哪個父母是不愛孩子的,沒有哪個父母不想陪在孩子身邊伴她長大,看她一顰一笑。家,是心靈的港灣,在異鄉(xiāng)打工的媽媽又何嘗不想家,不想自己的女兒呢?身處異鄉(xiāng),一身風塵,盡是身不由己,而我,終歸是任性了。
下課鈴聲一響,我起身就跑,我想我應(yīng)該鼓起勇氣打出那個電話了。
“喂,媽,我想告訴你,你什么時候回來都可以,只是,記得來看我?!蹦且豢?,我的心莫名地釋然了。
“寶貝,我想告訴你,我明天回家?!?/p>
任淚水順著臉頰肆意流淌,那一刻,我想我是幸福的。
【得分】57分
【名師點評】倪麗彬:作者運用對比手法,描寫了“我”打給母親的兩通電話。前一通電話,“我”任性恣意地發(fā)泄對母親不能按照“我”的意愿回家相聚的不滿;后一通電話,“我”轉(zhuǎn)變了態(tài)度,理解了母親在外打工的身不由己,既表現(xiàn)出了“我”的悔意,又表現(xiàn)了“我”的感悟:“沒有哪個父母是不愛孩子的。”“我”轉(zhuǎn)變的觸發(fā)點正是班會上的短片,設(shè)計巧妙,使得“我”的態(tài)度的轉(zhuǎn)變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