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珺
“得半日之閑,可抵十年塵夢?!敝茏魅嗽谏⑽闹芯驮?jīng)提到過自己在勞身案牘之時能得須臾之清歡便是人間之一大樂事。作為散文家的作人素以行文如閑云野鶴,清水芙蓉,天然不雕而自成清凈閑人之風,而其性素好飲茶,每得上等之茶,必細細烹煮,緩緩嘗之,如會一佳友,而得以剪燭半日,共敘幽情。
我想,若作人生于古時,必與唐宋時人坁掌而飲,得以盡歡。
“春風修禊憶江南,酒榼茶爐共一擔?!辈柚勒?,猶如春風,吹落一江綠水,是江南的氣質(zhì),在水袖曼舞的詩韻里飄灑著水鄉(xiāng)的風,把遠處黛色的山,碧色的水,盡融于茶中。
茶,從樹上采下,得天地之精華,擷雨露之靈氣,鐘山之英,草堂之靈,總在那秋風瑟瑟,白露為霜的季節(jié)里走過,走向人們詩詞里的那半盞詩韻,氤氳在心中,恰似淡然的道,悠遠的禪。
那不只是半盞的春花秋月的美,而是可以漫入人骨髓的一種道,一種平淡而清寂的質(zhì)感。所以,由古及今,無數(shù)的文人墨客便在冗雜之外尋覓心中的棲所,而茶則成為了白衣蒼狗,云卷云舒里的莫逆之交。
陸鴻漸,可以說是有史以來對茶道之研習最精進的人,《茶經(jīng)》是他一生的心血。烹茶,飲茶都是他在其中論述的重點,而他最喜歡的,則是與詩僧郊然等人一起到山上相坐飲茶,直到落日西山之時方休,盡享淡泊清寂之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