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易
在唐代科舉考試中,命題閱卷基本都是由主考(知貢舉)一人包攬,但“通榜”的推薦有時也起重要作用。由于唐代科舉不全憑試卷定取舍,考試多是走過場,因此主考是否認真閱卷也就很難說,有時竟全由通榜來決定錄取名單,如鄭顥大中十年(856年)知貢舉時,榜單就是崔雍所定(《唐摭言》卷八)。唐代甚至還發(fā)生過考生代替主考閱卷的怪現(xiàn)象。宋代以后科場制度逐漸完善,評閱試卷由初考官先定等第,彌封后送覆考官再定等第,然后交付詳定官,依據(jù)初覆考等第并參閱試卷最終決定名次。明清時期,鄉(xiāng)、會試先由各同考官分房閱卷,給予八字評語后推薦給正副主考官,最后由主考官綜合三場名次再予定奪。殿試讀卷官先要推薦出前十名呈給皇上御筆欽點,皇上或親自評閱,或讓大臣當庭讀卷,有時也在頭幾名的試卷上朱批簡單評語。明嘉靖乙未科殿試后,“上批韓應龍卷曰:是題本意,可第一甲第一名。批孫卷曰:說仁禮之意好,可第二名。批吳山卷曰:敬為心學之極,此論好,可第三名”(《春明夢余錄》卷七)?,F(xiàn)存萬歷二十六年(1598年)狀元趙秉忠的殿試卷上,也有明神宗的批語“第一甲第一名”。
在科舉史上,歷朝的答題閱卷規(guī)定不盡相同,總體上是日趨嚴密,但其間也不斷發(fā)生違反常規(guī)的現(xiàn)象,從唐代的禮部試到明清的童試、歲試和鄉(xiāng)試,考生答題往往會出現(xiàn)差錯,乃至鬧出笑話。據(jù)齊如山《中國的科名》一書介紹,有在試卷上抄錄情詩的,有在試卷上畫女人足的,更多是違反考場規(guī)矩的,這在清代都會用藍榜“貼出來”,即公布違規(guī)事項及考生姓名,同時也取消了后面的考試資格。而考官在閱卷時也會出現(xiàn)差錯,或是有意調(diào)侃戲弄考生。下面就依時代先后介紹一些相關(guān)的趣聞逸事。
據(jù)《唐摭言》卷八記載,唐德宗貞元七年(791年),禮部侍郎杜黃裳知貢舉,自以為能做到公正無私,就沒有找通榜協(xié)助,結(jié)果當面對五百多份試卷時,一時不知所措,便對考生說:“皇上讓鄙人為國家選拔棟梁,諸位都是當代英俊,但無奈沒人幫我閱卷。”眾位考生面面相覷,此時有位年過七十的老舉子尹樞自薦曰:“樞不才?!倍胖骺悸勓源笙玻堃鼧猩献?,授以筆紙,尹樞每當批閱一卷,就高聲呼喊考生姓名(唐代試卷不密封),當眾定其優(yōu)劣去取,眾人皆“咨嗟嘆其公道者一口”。尹樞揮毫斯須而就,然后將錄取榜帖呈給杜主考,但唯獨狀元一欄空缺。杜主考看罷表示感謝,又問狀元屬誰,尹樞毫不謙讓地說:“狀元非老夫不可?!倍胖骺即鬄榉Q奇,就讓尹樞自己把姓名填寫在榜首,尹樞就這樣“公正有私”地“自放狀頭”,成為科舉史上閱卷的笑談與特例。這在后世是絕不可想象的。
清初褚人獲《堅瓠乙集》卷一“文笑”條記載,某縣童試“四書”題為“蒲盧也”,出自《中庸》。朱熹注云: “蒲盧,沈括以為蒲葦也。易生之物,其成尤速也?!庇幸晃煌鹪唬骸按艘黄驯R也,俄而拱把,俄而合抱,俄而參天?!敝魉九碓唬骸安幌麕讜r,蒲盧塞滿天地間矣。”《堅瓠戊集》卷二又記明代成化二年(1466年),陳獻章、莊昶、章懋參加禮部會試,三人都才學出眾,主考官劉定之和萬安告誡各房同考道:“場中有此三人,不可草率?!钡鹊教畎駮r,章懋、莊昶高中,獨不見陳獻章的試卷。試題之一為“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三句,出自《論語·公冶長》,后在落卷中搜到陳的卷子,只見破題曰:“人各有其等,圣人等其等。”房考在卷上批曰:“若要中進士,還須等一等?!币娬呓詾橹逄?。該科章懋、莊昶均中進士,而陳獻章先后三次禮部試落第,始終沒能考中進士。不過,他后來成為明代著名學者,人稱白沙先生。
褚人獲又記載南直隸提學李某歲考某縣秀才,命題為“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論語·衛(wèi)靈公》),有個秀才答卷中寫道:“一代一代又一代?!崩钭趲熍疲骸岸榷仍俣取!庇谑菍⒃撋榱取0凑彰髑鍤q試的“六等黜陟法”,這是要受到發(fā)往社學(鄉(xiāng)村學校)乃至被黜革生員的,大約相當于今天的退學或開除學籍。
乾隆朝名臣彭元瑞博學強識,好以截搭題、嵌字題難為考生。據(jù)《清代名人軼事》記載,彭元瑞任浙江學政時,一次到嘉興府院試,有個老童生年已六十余歲,交卷時長跪自陳道:“自童至今歷三十余試,今將就木,冀得一衿以為榮?!毕M麑W臺大人高抬貴手,給予照顧,彭公笑而允之。到公布名單時,準許該生作額外生員,彭元瑞批其試卷云:“年在花甲之外,文在理法之外,字在紅格之外,進在額數(shù)之外?!睙o一處不例外破格,聞者笑之。
據(jù)《清朝野史大觀》卷十“馬世琪交白卷”條,清初江南名士馬世琪文章蓋天下,有不可一世之概。其未遇時,某年應江南鄉(xiāng)試,闈中題目為“淵淵其淵”一句,出自《中庸》,馬欲求勝于他人,不肯輕易落筆,至次日尚未成一字,眼看已到交卷時間,馬遂題詩于卷曰:“淵淵其淵實難題,悶煞江南馬世琪。一本白卷交還你,狀元歸去馬如飛。”題畢揚長而出。后來他果然大魁天下,“狀元”還真不是自吹的。據(jù)有關(guān)傳說,馬世琪就是順治十八年狀元馬世俊的原名,江蘇溧陽人,改名后于順治十四年中舉,十七年赴京會試落第,窮困潦倒,乃以文章投尚書龔鼎孳,龔閱后大為贊賞,稱他為“真才子也”,并給予經(jīng)濟資助,馬于翌年高中狀元。
徐珂《清稗類鈔·譏諷類》中也有幾則科場笑話:某生在童試中引用《尚書·秦誓》“昧昧我思之”(我暗暗思量著),筆誤為“妹妹我思之”,考官批曰:“哥哥你錯了?!庇钟心炒慰碱}與“雞”有關(guān),一童生文曰:“其為黑雞耶?其為白雞耶?其為不黑不白之雞耶?”考官批曰:“蘆花雞?!笨忌衷唬骸捌錇楣u耶?其為母雞耶?其為不公不母之雞耶?”考官又批曰:“閹雞?!?/p>
上述科場笑話大多發(fā)生在童試或歲科試中,俗稱小考。鄉(xiāng)會試和殿試的水平規(guī)格較高,考生答題和試官評卷相對更謹慎,但也時有令人忍俊不禁的奇文。據(jù)《清稗類鈔》記載,1903年,清廷廢八股而考策論,有位考官趕時髦,出了一道中外比較題《項羽拿破輪論》(當時譯拿破侖之“侖”作車輪之“輪”)。一位考生破題寫道:“夫項羽,拔山蓋世之雄,豈一破輪而不能拿哉?夫車輪已破,其量必輕,一凡夫即能拿之,安用項羽?以項羽而拿破輪,是大材小用,英雄無用武之地,其力難施,其效不著,非知人善用之舉也?!弊x后真令人噴飯。
胡思敬《國聞備乘》卷一記載了梁啟超乙未(1895年)會試被黜的經(jīng)過。當年會試正主考官是保守派大臣徐桐,三位副主考分別是啟秀、唐景崇和李文田。李文田是廣東人,晚清著名書法家和學者,尤精元史和西北輿地之學,策題就是從他本人所著的《西游錄注》中出的,全場沒人知道試題出處,只有梁啟超條對詳明。李文田對梁啟超的試卷很欣賞,欲錄取而名額已滿,就與唐景崇一道去求主考官徐桐,希望能從機動名額中取之。但徐桐向來拘泥保守,凡在試卷中征引古義而發(fā)揮者概不錄取,而梁啟超第二場《尚書》題發(fā)揮孔安國注,多新異之說,徐桐很反感,不同意錄取該卷。唐景崇請求從本人取中的名額中撤去一卷,以梁卷補之,本已達成協(xié)議,黎明時徐桐給唐景崇送來書信說:“頃所見粵東卷文字甚背繩尺,必非佳士,不可?。磺椅奶锾槐油l(xiāng)不避嫌?!贝朕o十分嚴厲。唐景崇將此信出示李文田,李默然無語,回房取出梁啟超的試卷,在上面批了兩句古詩:“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這本是中唐張籍《節(jié)婦吟》中的名句,是表達作者對藩鎮(zhèn)延聘的委婉拒絕,李文田卻借此表達對這位同鄉(xiāng)才子的惋惜之情。
有人認為李文田所批詩句是惋惜與諷刺兼而有之,但徐一士先生則說:梁啟超乙未會試,李文田于落卷批“還君明珠雙淚垂”之句,以志慨惜,傳為文字姻緣之佳話。又說:“梁領(lǐng)得落卷后,見李批而感知己,謁之。李聞其議論,乃大不喜?!保ā兑皇款惛濉贰白笞谔呐c梁啟超”條)可見李文田批卷時并無諷刺之意,這也堪稱是妙語雙關(guān)的試卷批語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