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小平
【摘 要】有效合作的顯著特征是發(fā)揮學生主體能動性與潛能,讓學生在多方引導中主動表達觀點,更能夠使得合作富有深度和廣度。引導學生與文本、同學、教師對話合作,利于他們在有效探究問題過程中不斷豐富思維感知,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團隊協(xié)作精神。
【關鍵詞】高中英語;合作;對話
體驗云南師范大學孟照彬教授提出了“效率優(yōu)先、過程優(yōu)化”教學模式,認為合作是課堂教學的主旋律,也是推動英語由工具性向交際實用性轉(zhuǎn)化的重要途徑。讓英語在合作中展現(xiàn)生命活力,讓學生在合作中綻放潛能動力,不僅能使得課堂更有動感質(zhì)地,還能夠使得學生有了多彩的學習資源和互相學習借鑒對象,能使得他們在求同存異的協(xié)作中增加知識,在暢所欲言中形成靈活的綜合運用能力,提高課程教學有效性。
一、自主研讀教材,引導學生與文本合作
給學生自我研讀的機會,讓他們在閱讀文本中主動和教材對話,幫助他們在深度揣摩過程中產(chǎn)生認知的思維靈感。自主研讀教材,讓學生在靜思默讀的過程中走進教材,讓彼此產(chǎn)生心靈感應。
通過對教材研讀來豐富學生感知,讓學生在預學探知中形成疑慮和感觸。如,在模塊六Unit 3 Understanding each other的“Reading B Cultural differences”教學中,我根據(jù)“Reading A”中的思考題目,建議學生就“The different characters about cultural in the West and East”從教材中找出相關的信息,幫助他們在主動查閱的過程中搜集整理相應資料。通過自主研讀教材來豐富學生感思,能使得他們在主動靠近文本的過程中自覺調(diào)整學習策略方法,讓他們在自我深思中產(chǎn)生合作沖動與欲望。
圍繞課程教學內(nèi)容,給學生提供預學導案,讓他們在積極閱讀中發(fā)現(xiàn)問題,在質(zhì)疑思考中理清破解策略。突出“研”字,鼓勵學生通過筆記圈劃的方式找出不足,讓他們在借助文本先后語句、上下詞匯,理出相關的有效信息,使得他們能圍繞素材獲得更多的合作方法。
二、小組互動討論,引導學生與同學合作
群體合作能使得學生不再作為課堂上聽學對象被動存在,而是在主動協(xié)作溝通的過程中探究未知奧妙。利用小組互動交流活化教學過程,能使得學生在比學趕超的過程中深度協(xié)作,讓他們有更多自由參與的機會。
借助小組互動活化教學過程,能使得學生在彼此討論中獲得體驗。如,在模塊三Unit 3 Back to the past的“Reading B Lost civilizations”閱讀教學中,我建議學生就“How much do you know about civilizations?”和“From lost civilizations, what do we should do?”進行討論,讓他們根據(jù)相關的文章內(nèi)容找出相應的素材,讓學生在相互整合資源的過程中形成整體感知。針對學生在討論中的問題,教師多作巡視傾聽,搜集歸納具有共性的話題,引導他們在主動探尋破解的過程中找到切入點。
小組互動討論,讓學生在不受拘束的表達中豐富思維感知。多根據(jù)學生的差異,創(chuàng)設具有導向性與層次性的任務,讓他們在相互表達中找到認知共同點。為每個小組成員明確相應的責任,給他們更多暢言機會,讓他們在相互探究的過程中博采眾長。多鼓勵學生針對合作中的發(fā)現(xiàn)主動闡述觀點,讓他們在不斷優(yōu)化思維中主動探學。
三、師生交流溝通,引導學生與教師合作
英語課堂教學需要讓教和學產(chǎn)生“共振”,在激起一系列的連鎖反應中幫助學生深化感知。多給學生主動建言獻策的機會,引導他們在主動與教師溝通的過程中暢言所見所聞,讓師生合作成為課堂上不可缺少的靚麗“風景線”。
師生交流溝通,能使得課堂更有親和感與向心力。如,在模塊三Unit 1 The world of our senses的“Reading B Fog”閱讀指導中,我就“Which information do you read in the article?”進行互動交流。在了解學生的整體理解感知基礎上,我建議學生從“故事發(fā)生的背景”“同時代中人們的交際”“盲人的舉措所產(chǎn)生的積極影響”等方面篩選出有效的核心詞匯短語,讓他們在串聯(lián)相關用詞中產(chǎn)生整體理解感知。圍繞上述話題,學生就“The character about Polly and the old blain mans actions”主動提出相應的意見,讓他們在自由發(fā)揮中拓展延伸。
師生交流溝通,讓彼此之間的距離更加緊密,讓學生在主動靠近教師的過程中產(chǎn)生學習激情。多給學生建言表達機會,讓他們在主動和教師對話中暴露理解感知思維。多尊重學生不同表達異議,引導他們在提出反駁意見和反問話題的前提下多表達感知體驗,給他們交流展示的平臺。
總而言之,有效合作,讓學生英語學習思維更為開闊,讓學生在互動交流的過程中增強理解感知。營造民主交流情境,讓學生在七嘴八舌中大膽質(zhì)疑,讓學生在爭論不休中各不相讓,讓他們的思維火花更加顯眼,更能幫助他們在彼此探究的過程中提高語言表達綜合運用能力。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年
[2]馬志芬.“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運用探究[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4(1)
[3]趙淑英.探究合作學習模式在高中英語讀寫一體化教學中的運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5(2)
(泰興市第四高級中學,江蘇 泰興 22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