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外交學者網(wǎng)站5月24日文章,原題:中國的頂尖中學超越刻板印象 當托妮·熊(音)結束在學校的漫長一天并回到家里的沙發(fā)上時,她首先拿起的是約翰·斯坦貝克寫的《人鼠之間》。當她不看這些美國名著時,會在外面練習攝影或在電腦前打游戲。在學校里,她是“模擬聯(lián)合國”社團的成員,經(jīng)常參加各種主題的辯論。“我主要學理科課程。”在北京四中就讀的托妮說,“但對人文學科也感興趣。”
盡管外界從未懷疑高考的嚴酷,但在中國的名牌中學內(nèi),許多學生絕非除了上思想政治課和做眼睛保健操,就是連續(xù)上課和考試。這些學校的師生們一直在擺脫課本的束縛,代之以充滿新觀念的試驗,使學習和校園生活更有趣。
高二學生康迎新(音)是另一個例子,目前他正熱衷于利用“六度分離理論”研究復雜的微信營銷網(wǎng)絡,上初中時他還寫過科幻小說。
中國的教師們在嘗試不再拘泥于課本的新教學方法。例如,在北京人大附中,頗具魅力的物理教師李永樂(音)創(chuàng)建“廁所課堂”微信公眾號,發(fā)布他在課堂上沒時間講解的物理問題短視頻。
中國的頂尖中學似乎不再總是強調(diào)考試的重要性和“正確職業(yè)”,而是更有意向?qū)W生灌輸一種崇高的責任感。“我們的學校從不希望培養(yǎng)世故的自私自利者。”人大附中教師吳玲(音)說,“我們希望學生關心國家。”▲(作者謝齊[音],王會聰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