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丹宇
【摘要】美術教育如何基于本體資源建立大藝術觀,取決于人的當下認知與本土文化的積淀。立足當下性的學生本體教育是美術直覺能力的基礎。這在理論和實踐上打開了理解點線面藝術形式的新的知識格局,也打開了繪畫者與自然的交互性機制。
【關鍵詞】生活感悟 藝術形式 直覺拼接 海洋美術
【中圖分類號】G62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4-0212-01
一、教學分析
“小學生”處在一個天性活潑,自由成長的重要時期。每一個孩子到小學階段呈現(xiàn)了當下學習的直覺性,但是,也具有學習興趣的習俗性。世態(tài)習俗路徑發(fā)展為人生藝術,海島藝術情懷的書寫以造像,已經(jīng)廣泛滲透到社會風物,形成民間廣泛流傳,上層奉為崇尚的新的文化思潮。①這就是浙東海洋美術扎根漁村的世態(tài)習尚。
就其美術的思維能力,處在一個孩子天賦繪畫藝術能力培養(yǎng)到有意識塑造圖像生活認知的階段,從而確立美術課程學習過程的拓展——海洋漁村美術教育也是用一樣的路徑來推進海洋文化的發(fā)展。現(xiàn)代化的人與社會變革,不可能是短短的三十年“滲透到經(jīng)濟、政治、文化、思想各個領域,引起深刻的相應變化”,②其核心是工業(yè)化和城鎮(zhèn)化。“創(chuàng)造這一切并為這一切而斗爭的,不是歷史,而是人、現(xiàn)實的人、活生生的人。”③中國現(xiàn)代化進程中,海島是一個活躍的文化領地。海洋不僅是中國藝術主要的先驅(qū)者和推進者,而且也是締造者和貢獻者,這不僅僅是海洋絲綢之路,更是海洋文化之路。在古今文化的演進中,海洋美術在小學美術教育作為基礎教育如何得以恢復乃至復興,這是浙江海洋文化乃至海上絲綢之路文化復興的基礎工程。④
二、素材選擇與訓練手段
萬物風華奇美,萬象品格在道,所謂藝術的當下性,無論行走坐臥,無論眉目舉止,體現(xiàn)了生活本來的藝術化,體現(xiàn)在特有的修養(yǎng)方式上。我們對家鄉(xiāng)的情感、對漁民的認知,都是美術可以借鑒的“象”,因此,我們的學生才有了兒童的天性,我們基于自己的生活本身就是當下的靜思默想而達至領悟,這和教育的說教方式有異曲同工之妙,或者可以說,家鄉(xiāng)的人民以及生活其中的狀態(tài)本身就是“美術”的另一種名稱。
第一,當下性體驗的海洋美術選擇
兒童生活的當下性是基于其風俗習尚的民間傳承。一方水土一方習尚,其核心就是兒童以及女性。⑤我們教學生繪畫,表達的無疑是一種美術表述的速度、質(zhì)感、筆觸。我們選擇了當下的美術表達的功能來建立教學。⑤如何讓學生建立美術繪畫的體驗,我們不同于一般的美術訓練,注重色彩、形準、神似等抽象的示范,而是感悟到當下的藝術體驗。我們讓學生自己畫“小企鵝找媽媽”與“小海馬找媽媽”,表述企鵝與海馬的不同繪畫的形態(tài)以及美術風格的凝滯還是靈動。同樣,我們畫金魚和畫蝌蚪,都表達了不同的形態(tài)的感受。一種是靜態(tài)的美,一種是動態(tài)的美。
快與慢是人類表達的基本方式,我們要學生選擇不同的繪畫形式表現(xiàn)自己當下的認識:我們讓學生欣賞動漫片,讓學生揣摩美術的表達的實踐模式。這樣,我們完成了藝術造型及其形態(tài)的整體認知,在形態(tài)語言上找準形似的基準。我們通過動態(tài)的形象特征,學會理解帶魚的形象、墨魚的形象、螃蟹的形象,以及水草、海帶等形態(tài)的直覺特征。這樣,我們開發(fā)了孩子動漫美術思維的體驗,包括海灘、海水、天空的色彩認知,為今后色彩學習培養(yǎng)了的直覺認知的天賦。海洋認知的當下性是美術天賦的直接能力旨征。不僅如此,美術的表述是自我與海洋之間的相互性轉(zhuǎn)換,因此,如何構建美術的敘述能力,是海洋文化美術的一個剛性要求。我們通過當下性認知,就進一步構建了故事?!皫~吃小魚”中,帶魚的快速出擊是如何完成的,墨魚遇險是如何完成快速逃逸,這樣,孩子的形態(tài)繪畫就轉(zhuǎn)化為對肢體動作的分解以及過程體驗。因此,神秘的海洋究竟如何演繹萬類生機的共同認知,這就是主體與海洋的交互性認知。
在美術體悟途徑上,當下的人生通過美術的造型藝術直接影響了學生文化品格的一致性。文字圖像兩個渠道,我們看到了其對故鄉(xiāng)藝術的復雜影響。如果沒有藝術,社會是無法實現(xiàn)文化的交融的。反過來也一樣,要開新風尚學習新文化,莫不以藝術為開端。“漁村”里建有一幢幢漁家小樓,在漁網(wǎng)作坊里,工人一邊織網(wǎng)一邊教授編織技巧;在工藝品作坊里,人們可以親自動手制作沙雕和漂流瓶;去船作坊,人們將會學到處理海上遇險的問題和一些日常修船的方法。我們當下突出了海洋植物,海洋景物,海洋人文等,孩子們與當下活得驚喜的發(fā)現(xiàn),發(fā)現(xiàn)本來的人生世界的海洋感動,發(fā)現(xiàn)了我們海洋世界的五彩繽紛,也激發(fā)了學習者對人生的積極感悟。這不是一個繪畫的問題,也不是調(diào)制色彩,乃是當下選擇的直覺體驗。
第二,藝術直覺的海洋交互性課程體驗
繪畫的技巧和力度、質(zhì)感來自藝術體驗,其實藝術體驗的技藝來自繪畫對象的人類體驗,前者復制了后者的某些體驗——交互性,是我們對藝術直覺的重要的理解。海浪、海潮的奔涌與船只的航行,風帆的氣韻,“推窗見海、臥聽濤聲”,靈感都快來自海洋的交互性體驗。⑥在自然的交互中,本身也具有一種相互的情境體驗?!叭氯ど碁?,就是將在中國漁村沿海漁民和遠近鄉(xiāng)民匯聚石浦沙灘,共同慶祝一年一度的民俗文化活動。自然在農(nóng)歷三月初三前后感受到了地表溫度和海水溫度升高,因此,淺海辣螺爬上沙灘,人們紛紛趕海收獲,踏沙嬉戲。我們在繪畫中就要描述交互性的人類體驗:“三月三,辣螺爬上灘,男女老少踏沙灘?!泵鎸?shù)萬名游客到此觀海、聽濤、拾貝、戲沙,感受濃郁的漁鄉(xiāng)風情,品味豐厚的海洋文化。⑥
美術教學素要展示的就是孩子對家鄉(xiāng)生活的交互性認識。學生也許缺乏的不是直覺,而是缺乏對直接的體驗。原始的海洋風光,獨特的漁文化,淳樸的民風,新的活力來自海洋特有的季節(jié)轉(zhuǎn)化。交互性海洋的文化激勵性,無疑包容了小學美術工藝以及民俗工藝藝術,也加入了游戲、舞蹈等活潑的形式?!都艏堉械年柨毯完幙獭贰ⅰ渡钊沼闷返穆?lián)想》,都必須體現(xiàn)了自然與人的交互性,才能豐富多彩的建立藝術的直覺。認識海島漁具,了解海洋季節(jié),我們固然提倡在教學中利用多媒體課件和發(fā)動學生課前搜集大量的圖片資料,但是,我們更加鼓勵海洋教育,盡量的讓學生觀察、體驗和感悟海洋生活的漁村態(tài)。
在直觀觀察的基礎上,建立動態(tài)交互性感受的繪畫訓練是十分重要的。正如《民藝術家齊白石》揭示的,作品及其人其事,在于作者處在一個藝術審美交互轉(zhuǎn)化的過程中,大自然給人的自尊心和自豪感也許與人們可以安心進行藝術生涯也許具有更加一致的生存價值。二十世紀的藝術大師馬蒂斯也解釋藝術來自民俗的風尚,他研究東方地毯和北非景色的配色法,發(fā)展成一種對現(xiàn)代設計有巨大影響的風格。教學中,我們對小學美術的“認識身邊的”事物、四季的色彩、農(nóng)民畫,都與馬蒂斯的思想具有一致性。簡單的平面裝飾性的繪畫藝術,然而也能能夠超越令人乏味的、狹小的裝飾天地,從而創(chuàng)造了“大裝飾藝術”的概念。
注:
①[奧]佛洛依德:《夢的解析》,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13年,第25頁。
②羅榮渠:《現(xiàn)代化新論——世界與中國的現(xiàn)代化進程》,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年版,第16-17頁。
③《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88頁。
④[日]久松真一:《禪之美術》,轉(zhuǎn)引自阮榮春、張同標《中國佛教美術發(fā)展史》,東南大學出版社,2011年,第320頁。
⑤百度百科相關詞條。
⑥杭州日報報道。
參考文獻:
[1]初中美術教學的直覺、直感訓練研究葛凌曉美術大觀2011-04-15
[2]當代美術批評中的直覺方式徐修玲美術觀察2004-02-10
[3]阿恩海姆理論在中學美術教育中的應用王博研首都師范大學2014-05-20
[4]舟山海洋意識教育特色獨具鄔國楨海洋世界2002-08-04
[5]鄉(xiāng)土、鄉(xiāng)音、鄉(xiāng)情——“海洋風”——美術教育的改革與實踐王優(yōu)華浙江國際海運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8-09-15
[6]區(qū)域性推進海洋教育的研究與實踐浙江舟山《區(qū)域性推進海洋教育研究》課題組愛滿天下2004-12-15
[7]海洋民間美術的奇葩——舟山漁民畫羅江峰美術2009-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