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劍飛+沈海華
摘 要: 德育與文化具有天然的聯(lián)系,德育是樹,文化是土壤,不同的文化環(huán)境產生不同的德育。了解了德育與文化的相互關系,可以得出德育不能簡單地移植的結論,而要擇其“善”者而“從”之。
關鍵詞: 德育移植 德育 文化 關系分析
一、德育與文化具有天然的聯(lián)系
在漫長的歷史發(fā)展過程中,人類不斷地勞動,不斷地積累、傳遞勞動知識,也不斷地傳授勞動組織規(guī)則要求、勞動產品分配原則等,并將其作為一種社會組織的共同心理、信仰、習俗、行為方式、情感、性格等方面的一致要求,這種知識、經驗、思維、能力、行為習慣、制度等的綜合習得與傳授活動,是一種文化傳遞活動,也是最寬泛意義上的德育的體現(xiàn)。
德育與文化的這種“天然”的聯(lián)系,彰顯了德育的歷史文化印記。
1.德育應該是一種文化的浸潤。
道德是人類的文化創(chuàng)造,道德的發(fā)展必然伴隨和促進文化的發(fā)展。道德作為文化的核心組成,對文化的發(fā)展有重要影響;先進文化作為人類實踐的產物,是人類文明進步的結晶,也是人類道德水平提高的重要標志。離開了文化背景,德育將成為空洞的說教。德育是樹,而文化就是土壤。
德育的實質是一種高層次的文化教育。從“以文化人”的意義上講,德育在本質上是一種以教人“學會做人”為目的的文化教育。這種教育是引導人們明確生命的意義,即培養(yǎng)人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確立科學的信仰和信念的文化教育。
優(yōu)秀文化是德育之“根”。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內含社會的永恒價值,使其成為寶貴的德育資源;優(yōu)秀現(xiàn)代文化標志著社會的發(fā)展方向,使得與其緊密相連的德育具有時代氣息和生命力。文化構成了德育的“發(fā)展生態(tài)圈”,德育從其中汲取營養(yǎng),豐富自身內涵,強化自身生命力。脫離文化的德育必然是蒼白貧乏、缺乏生命力的?!耙晕妮d道”,豐富多彩的文化是德育的最佳載體。德育的內容、方法、途徑和手段等都要并可以通過相應文化形式表現(xiàn)出來。
2.德育具有使社會文化改變其內容與結構,并使其不斷發(fā)展的功能。
在當代社會中,教育,其中特別是德育在文化動力機制中占有日益重要的地位。德育之文化變異功能之所以重要,首先是由文化自身的結構決定的。從文化變遷的觀點看,物質文化、制度文化的改變尚不足以引起一種文化的結構性的變化,即作為一種文化體系的全局性的、整體性的變化,而只有由發(fā)端于物質文化、制度文化的變遷而深入于思想文化的變化,特別是一些基本價值觀念變化時,文化變遷才得以完成。實踐證明,德育在這種文化深層變遷中所發(fā)揮的作用十分巨大。
文化變遷的基本動因還在于人自身。人是文化的主體,既是傳統(tǒng)文化的承受者,又是新文化的創(chuàng)造者,一定的文化塑造了具有一定特征的人格,而一定的人格又形成一定的文化。在這種文化與人因果循環(huán)的鏈條中,教育是一個可以發(fā)生突破的環(huán)節(jié)。
二、德育不能簡單地移植
了解了德育與文化的相互關系,不難得出這樣的結論:各國(各地區(qū))間的德育,包括德育目標、內容、形式、途徑和方法等都不能進行簡單移植。這是因為各國(各地區(qū))的文化傳統(tǒng)、現(xiàn)代文化、物質文化、制度文化乃至文化主體的個性化等都不盡相同,簡單地進行移植必然會引起本土文化的不適,要么導致移植失敗,要么導致文化的缺失。
一個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的形成都是經過數(shù)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時間才得以定型,如果所移植的德育把一個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割斷了,而含有新文化的德育沒有移植成功,那么這個民族的價值觀和道德觀都陷入完全的混亂之中,甚至連正常的社會秩序都難以維系。例如:在西方,《灰姑娘》故事蘊涵很多哲理和德育觀念,但在中國,《灰姑娘》這一故事給人們的普遍啟示僅僅是“善有善報”。文化像一支無形的手,支配著人們的行為方式?;蛟S感受不到,但這股力量真實地存在著。異文化中可行的德育方式放置到中國文化的背景下,勢必會發(fā)生種種偏差。兩國在文化的大環(huán)境大背景的不同下,簡單地進行德育移植是不行的。
三、擇其“善”者而“從”之
這里的“善”,應該定位為合適,“從”應該定位為適當改變后的融入本國文化。
一切人類文明,只有在相互借鑒中,才能得到更好的生存和發(fā)展。我國應當借鑒、吸收和改造世界先進文化成果,學習各國(各地區(qū))德育的精髓,拋開單純表面的形式模仿。
在全球經濟、文化交流日益發(fā)展的情況下,世界各國之間的相互影響、相互制約越來越明顯。全球化不僅有助于促進本國的經濟文化的發(fā)展,而且將推動全球文化的進一步交流、發(fā)展和提高,使中國和西方傳統(tǒng)道德中兩種不同道德價值觀開始相互吸收、相互融合,并在相互吸收中西方傳統(tǒng)道德合理因素基礎上,不斷建立適應現(xiàn)存社會需要的道德體系。在全球化這一大的歷史背景中,學校德育應在發(fā)揚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過程中,大膽吸收其他各民族的優(yōu)秀文化。在對各民族文化積極吸收的這一前提下,使民族文化與外來文化大膽碰撞、融合,成為新世紀中國教育內容的有機組成部分。
總之,要提高我國學校德育的實效性,我們必須放眼世界,借鑒先進的科學的經驗,采取適合我國國情的學校德育方法,使我國學校德育迅速而健康地發(fā)展,推動我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參考文獻:
[1]辛慧麗.新加坡青少年道德教育及對中國的啟示[J].華南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1).
[2]張建橋.美國教師教育之“品性”標準探微[J].比較教育研究,2011(2):36-39.
[3]周長春.新形勢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索[J].北京工業(yè)大學出版社,2005.
[4]伍正翔,柳海民.論“教育回歸生活世界”的謬誤[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7(10).
[5]胡金木.教育回歸生活世界:一個值得反思的教育信條[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2(34).
[6]朱煒.文化視域中的高校德育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教科院高等教育研究所,2006.
[7][美]亨廷頓.文明的沖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M].北京:新華出版社,2003.
[8]路琳,吳晶.多元文化背景下學校德育的文化應答[J].教育科學研究,2007(10).
[9]王學風.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學校德育改革[J].思想·理論·教育,20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