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翠燕
目前,課堂教學正在發(fā)生重要的變革,旨在使課堂教學更高效。初中語文教學的量不斷加大,有些課文篇目很長,對文言文的閱讀和理解的要求越來越高,針對語文教學的這些特點,再加上教學減負的需要,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打造已迫在眉睫。這就要求教師在備課中精心設計,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在教學中精心引導,發(fā)揮好主導作用。明確哪些內容是需要學生完成的,哪些內容是需要教師講解的。只有做到任務明確、主次分明,才能凸顯語文課堂的高效性。在實施高效課堂的過程中,要考慮高效課堂的有序進行。
1.預習的重要性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預習是保證語文課堂高效的前提。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進步,現(xiàn)在的學生認知水平已經很高,某些老師不知道的知識學生知道。很多應該放在課上解決的問題學生通過預習就能解決。如每篇課文的生字生詞及生字詞解釋,每篇課文的作者及其代表作品,讀完本篇課文的第一感覺等。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教師根據(jù)下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布置適當?shù)念A習任務,上課花少量的時間進行考查,這樣就會節(jié)省很多時間進行下一環(huán)節(jié)的學習,從而為實現(xiàn)課堂的高效奠定基礎。
為保證預習的有效性,首先給學生明確的預習任務,還要有必要的考查措施,而且必須嚴查,否則久而久之,部分比較懶惰的學生會不好好預習,高效課堂預習環(huán)節(jié)就會失效。嚴查可放在課前兩到三分鐘內進行,可采取同桌互查,或四人小組循環(huán)考查,大大增強考查的全體性和全面性。為杜絕學生在互查過程中的應付行為,教師可有目的地進行三四人的抽查。
2.課堂組織的有效性
課堂組織的有效性,要做到目標引領,先學后教,把時間留給學生。課堂的高效不應是教師講了多少,而是以學生學了多少為標準。把時間留給學生,不是對學生放手不管,教師要在課上先出示目標或出示問題,讓學生在目標的引領下一步步完成學習任務。教師要關注課堂上學生學習的情況,明白哪些問題學生能自己解決,哪些問題需要以小組互助的方式解決,若是普遍存在問題,教師才需要講解。目標引領,先學后教,以學定教是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靈魂。
目標引領,先學后教,給了學生更多的閱讀時間和思考時間。初中語文教學的關鍵是讓學生進行有感情的閱讀,在閱讀中體驗文章語句的優(yōu)美,體驗文章的結構,感受文章中作者的情懷,從而和學生的思想產生共鳴,陶冶學生的情操。
3.如何保證高效課堂的高效
3.1杜絕假學
在討論或交流學習中,某些成員不能積極參與,某些組長組織不力,使得討論和交流走了過場。這就要求教師不但要善于觀察課堂,組織好課堂,還要探索出一套可行的評價方式和激勵獎罰措施保證合作的有效性。首先,必須加強對小組長的培訓,使小組長明確自己的職責,使其小組內成員分工明確,其次,注重對組員的激勵,實行捆綁式評價,培養(yǎng)每位組員為自己組爭光的意識。在組織討論交流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及時把看到的情況反饋到組內個別組員身上,讓他們真正參與討論交流。學生討論交流的過程,更是教師觀察、傾聽、及時反饋的過程,這樣才能使討論交流學習不流于形式。
3.2時間和度的把握
對此,大多數(shù)教師都有困惑。目標導學的各個目標應有時間保證,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為完成學習任務,學生剛進入討論狀態(tài)時就被終止,但如果任學生一直討論,那么其他教學任務無法完成。所以教師在備課過程中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數(shù),凡是需要討論學習的就一定要給學生充足的時間。一般情況下,一節(jié)課選擇一到兩個問題實施討論學習就可以,因為不是所有的學習任務都要通過討論學習完成。
3.3強化訓練和當堂檢測
每節(jié)課快要結束時,留出時間進行訓練和檢測,訓練和檢測的目的是進一步了解學生的學習效率。教師要精心準備,所選題目緊扣導學目標,并適當拓展。并且要有明確的時間限制,所選題目的量由難易程度和限定的時間決定。題目設置可根據(jù)情況靈活確定,可以用配套練習的習題,或教師用幻燈片展示,或教師口頭闡述等形式。要求學生必須獨立完成。如有必要,還可進行分層設置。強化訓練和當堂檢測的目的是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本節(jié)課對知識的掌握情況,所以教師要仔細觀察學生的作答情況,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并及時予以糾正,盡可能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總之,預習先行、目標引領、先學后教、強化訓練、當堂達標等環(huán)節(jié)是打造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有效策略。每一個先進教育理念的提出,都是時代發(fā)展的必然,教學必須緊跟時代的腳步。打造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目的是讓每一個學生投入學習;讓學習中有困難的學生得到及時的幫助;讓每一個有微小進步的學生得到鼓勵。打造語文高效課堂的終極目標是讓學生在活動體驗中發(fā)展自己;在課文閱讀和朗誦中形成積極健康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在鼓勵和幫助學生的過程中,激發(fā)和喚醒學生的潛力;在學生討論和交流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進一步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導學過程中提高學生思考和分析問題的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辨析能力。所謂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打造既需要專家的引領、骨干的帶頭,更需要一線教師的實踐,并進一步優(yōu)化和完善策略,逐漸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