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輝
摘 要: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我國城市綜合管廊設計與建設越來越受到關注,而且在短時間內得到較大幅度的發(fā)展,但相比西方發(fā)達國家在設計種類、水平等方面仍存在滯后現象,文章為對城市綜合管廊的設計產生更加全面的認識,推動我國城市綜合管廊設計水平提升,針對城市綜合管廊的設計要點展開研究。
關鍵詞:城市;綜合管廊;設計要點
綜合管廊是將兩種以上城市管線在同一人工空間集中設置的城市基礎設施,結合設定的檢修口、吊裝口、檢測控制系統等,使城市地下管道的管理更加簡便、快捷,在城市發(fā)展的過程中,隨著城市地下管線種類的不斷增多,綜合管廊的作用越來越突出。
一、城市綜合管廊標準斷面的設計
現階段通常將城市綜合管廊分為干線、支線綜合管廊和電纜溝三類,在具體應用的過程中綜合管廊斷面的形式可結合實際情況進行調整,通過實踐總結發(fā)現,明開施工環(huán)境通常應用矩形斷面,而非開挖施工環(huán)境以圓形斷面為主,在受地質條件限制而應用暗挖施工的環(huán)境中應積極采用馬蹄形斷面;另外,在設計的過程中干線、支線綜合管廊內部凈高應分別在2.1米和1.9米及其以上,當綜合管廊與其他地下構筑物交叉時,交叉端的凈高也應該在1.4米以上。除此之外,在城市綜合管廊標準斷面設計的過程中,其兩側和單側布置支架或管道的情況下,人行通道設計的最小凈寬應分別在1米和0.9米以上,通過三方面的標準設計,保證城市綜合管廊整體滿足實際需要。
二、城市綜合管廊管線的布置
由于城市綜合管廊設計既要盡可能縮減土地占用面積,又要滿足城市發(fā)展對城市綜合管廊的實際需要,所以在設置管線的過程中必須要結合城市規(guī)劃、管線規(guī)劃等數據及發(fā)展趨勢進行,通過大量實踐發(fā)現,在設計位于平坦區(qū)域的城市綜合管廊時應盡可能避免布置重力流類型的管道,而且要明確區(qū)分哪些管道可集中布置,那些管道應單獨布置,例如,高壓管道應獨立布置、電力、給水、通信管道可集中布置等,而通信電纜與高壓電纜應布置在管廊的兩側等,考慮到管道的安全性,在設計的過程中應有意識的避免熱力管道向封閉式電纜通道內布置,而且管道外側與管廊內側的凈距離應控制在0.8米以上。
三、城市綜合管廊土建的設計標準
我國相關規(guī)范中明確規(guī)定(如圖1所示),城市綜合管廊設計的使用年限應該在100年以上,以此保證其滿足城市發(fā)展的實際需要,而其街否的安全等級和防水設計等級應在二級以上,構建的裂縫控制等級應該在三級以上,除此之外,在設計的過程中應保證土建結構的抗浮穩(wěn)定性抗力系數在1.05以上,任何設計標準無法滿足實際要求,均會影響城市綜合管廊的使用性能和壽命,對城市管道的安全性構成威脅,所以相關指標既要引起設計人員的高度重視,并在設計過程中全面落實,又要作為施工質量檢修人員的監(jiān)督依據,當發(fā)現任何設計參數與設計標準存在差異的情況下,都應責令設計單位整改,保證設計效果。
四、城市綜合管廊附屬工程的設計
(一)消防系統。城市綜合管廊內布置的管道形式多樣,其中電力管線、高壓管線在發(fā)生破損的情況下等均可能導致城市綜合管廊發(fā)生火災,所以在城市綜合管廊設計的過程中要注重對其消防系統進行設計,例如在設計的過程中有意識的杜絕將可燃材料應用在城市綜合管廊的承重結構和防火墻結構、內部裝飾、處嵌縫結構中,使用的不可燃材料的耐火極限應在3個小時以上;在城市綜合管廊內進行間距在200米以下的分區(qū),不同分區(qū)之間要建立防火墻、防火門等防火結構,以此保證即使城市綜合管廊內發(fā)生火災,火災的影響范圍也在可控的范圍內。在城市綜合管廊內要合理的設計火災報警系統和滅火系統,以此保證城市綜合管廊內發(fā)生火災可以及時發(fā)現和控制,實踐證明鹵代烷滅火對地下環(huán)境會產生一定程度的污染,所以在設計的過程中應有意識的避免應用此滅火方式。
(二)供電照明系統。由于城市綜合管廊要滿足監(jiān)控、維修等需要,所以在城市綜合管廊內要具有供電系統和照明系統,在設計的過程中要保證應急照明、消防、監(jiān)控系統二級負荷供電的需要,現階段應用的低壓配電系統通常使用交流220/30伏的三相四線系統,將阻燃電纜廣泛應用于除消防設備以外的設備供電中,而防火門和管廊的出入口要配置高度在1米以上,間距在20米以內的標志燈,為滿足管道或設備維修的需要,設計的插座容量、間距、安裝高度應分別在15千瓦以上、60米以下和0.5米以下。
(三)通風系統。保證城市綜合管廊通風是提升其安全性和使用壽命的有效途徑,現階段通常將自然通風和機械通風方式結合應用,在此設計過程中需要注意,在報警系統啟動的情況下排煙防火閥應自動進入關閉的狀態(tài),以此保證火災范圍不會進一步擴大,而在城市綜合管廊內部溫度在40度以上,或人工進行設備檢修的情況下,排煙防火閥應可自動或人工調整為啟動的狀態(tài),以此保證城市綜合管廊和維修人員的安全,通風系統的設計應滿足通風口和內部的風速分別在每秒鐘5米和1.5米以下、自動換氣間隔在半小時以內。
(四)其他系統。除上述系統外,城市綜合管廊設計還需要對排水系統、通信系統、警示系統等進行設計,具體設計要結合實際需要和城市綜合管廊所處區(qū)域條件進行。
五、結語
通過上述分析可以發(fā)現,現階段人們已經認識到綜合管廊建設對優(yōu)化城市地下管線布置,提升地下管線管理水平的重要性,并在設計階段有意識的提升設計水平,這是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順應城市發(fā)展需要的具體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