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詩雨
一
伊萊娜·內米洛夫斯基的《法蘭西組曲》,是一本不到四百頁的小書。我花了四天的時間慢慢讀完,合上書,深深嘆了口氣,然后在想一個問題:如果,我是說如果,作者不是猶太人,又或者六十年前未發(fā)生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那么,這本書會像作者所計劃的那樣是現(xiàn)在的三倍厚?還是根本不會被創(chuàng)作出來?
突然就想起了袁筱一的譯后記:“《法蘭西組曲》的翻譯完成之后,竟是很長時間不能夠寫一點什么。好像覺得在到處都是紀念反法西斯勝利的聲音中,那歷史的一頁還不曾翻過去。巴黎人舉家出逃的畫面還歷歷在目,一切都還是切膚的疼痛:戰(zhàn)爭、生命、希望和未曾實現(xiàn)的愛情。”①
我能夠理解她的感受。任何讀過這本書的人都知道她在說什么。
這本書,今天能被我捧在手中閱讀、欣賞,本身就是個奇跡。1942年7月13日,憲兵敲響了伊萊娜家的門并帶走了她。摯愛她的丈夫愿用生命換回妻子的性命,結果換來的,是同樣被逮捕的命運。于是,裝有其遺作——是的,就是這本《法蘭西組曲》——的小手提箱,那被千叮嚀萬囑咐絕對不能丟掉的小手提箱,傳到了大女兒德尼斯的手中,并跟著她和妹妹開始了逃亡生涯。法奸、納粹、排猶分子,地窖、孤兒院、好心老太太的床下,連人帶稿,他們僥幸躲過了戰(zhàn)爭。
二
人如其稿。伊萊娜,俄裔‘法國猶太女作家,這一串前綴加之上世紀初的動蕩時局,其人生歷程之顛沛流離,可想而知。
在手稿的首頁,她寫下了這樣的詩句:“為了舉起如此沉重的負荷,西西弗斯,我需要你的勇氣。我并不缺少完成這項工程的決心,但是目標長遠,時間卻如此短暫?!雹?/p>
是的,我聯(lián)想到了古希臘神話中得罪了諸神的西西弗斯。每當他被罰,用盡全力將巨石推至山頂時,巨石就會從他的手中滑落,滾到山底。日復一日,就這樣陷入了永無止息的苦役之中。
從形象到精神內涵,西西弗斯正是伊萊娜本人的寫照:“命運的判決,永無止境的苦役,毫無意義的行為,熱烈愿望與冷酷現(xiàn)實的對立……沒有祖國、失去故土、永被流放的個人,所有這些都蘊藉在這個形象里;但同時,它又是人類與荒謬命運抗爭精神的突現(xiàn)。自我堅持、永不退縮的勇氣,不畏艱難的奮斗,特別是在絕望條件下的樂觀精神與幸福感、滿足感?!雹?/p>
他人眼中的伊萊娜是位怎樣的作家?
與之建立了數年良好合作關系的出版人貝爾納·格拉塞無法想象坐在自己眼前的“這位看上去活潑、平靜的年輕女性竟然能寫出如此才氣逼人、殘忍、大膽、筆法老道的作品?!雹茏g者袁筱一則在翻譯途中“隱隱感覺到作者的冷靜和殘忍,感覺到她能夠從容運用對比,把握事件進程,而不讓自己沉溺于浮泛的愛恨之中”⑤書評人黎戈這樣描寫她,“內米洛夫斯基用她斷然而堅定的眼神打量生活,目光冰冷,沉靜如冬陽。敘事在非人的冷靜中前進,從未屈從于軟弱的柔情。”
可見,冷靜與殘忍是三人的共同感受。大屠殺、十月革命、芬蘭內戰(zhàn)、一戰(zhàn)、二戰(zhàn),基輔、圣彼得堡、莫斯科、赫爾辛基、巴黎、奧斯維辛,豪宅、飯店、地下室、舞廳、郊區(qū)、集中營……生在符號般存在的家庭里,長在顛沛流離的生活中,冷靜,或許才是這位寫實小說家的“心理配置”。(語出黎戈)
這種冷靜,更體現(xiàn)在其對待死亡的態(tài)度上:“我的周圍是松樹。我坐在我的藍色粗羊毛衫上,在一片腐爛的枯葉的海洋中央,前一夜的暴風雨浸濕了葉子,我雙腿盤坐,好像坐在救生筏上!我在包里放了《安娜·卡列尼娜》第二卷,K.M.的日記和一個橘子……待會兒我要去找到那個不見了的池塘?!雹弈銦o法想象,一個即將被捕的人竟過著這般閑適的日子!
她并非不知自己的命運,但她早已對法國失去了信心。不然也不會發(fā)出這樣的感慨來“既然她拋棄了我,且讓我冷冷地看著她,看著她喪失榮譽,喪失生命力……” ⑦
三
《法蘭西組曲》以1940年夏巴黎大逃亡為背景,作者用白描的手法為逃難過程中各個階級的法國人拍下了一張張“活生生的照片”⑧。你若認為一個畢生受盡苦難的猶太作家在處理此類題材時會寫出一部憫人的悲劇,那就大錯特錯了。翻開全書,見不到一副慘烈像,也聞不到一絲血腥味。
她是如何做到這點的?
原來,作家的筆觸仿佛電影導演手中執(zhí)掌的鏡頭,鏡頭對準的,是筆下人物的眼睛。歷史的場景在視網膜上快速掃描、撞擊,最終被定格為一幀幀畫面。那層血腥與慘烈,則由晶狀體過濾,折射出生存本質的真實光芒。
這種以筆下人物之眼反映歷史事件的手法,顯然是受到了托爾斯泰的影響。而與《戰(zhàn)爭與和平》相比,《法蘭西組曲》更偉大之處在于:前者創(chuàng)作于衛(wèi)國戰(zhàn)爭業(yè)已發(fā)生了半個世紀的1863,而后者創(chuàng)作于德國剛剛占領法國之時?!八硖幈瘎≈?,想要努力看清這悲劇的面貌。”⑨就這點而言,她做到了。
第一部曲《六月風暴》完成了從逃難開始到逃難結束的完滿過程。夾雜在逃亡隊伍中的,有念念不忘那些小擺設的大資產階級,有匆忙間被情人拋棄的妓女,有護送孤兒逃往避難處卻反被其殺死的神父,有偷竊善良男女汽油后被車輪碾死的收藏家。第二部曲《柔板》則將鏡頭聚焦在一個被占領的小村莊,在那里生活的德國軍官與法國女人上演著未竟的愛情故事。
從“俄羅斯作家那里生成的成熟的小說技巧幾乎讓她能夠把握一切人物……不僅是人物,在小說的情節(jié)安排上,故事的邏輯也往往由致命的細節(jié)串聯(lián)起來”⑩這兩部曲,一個急而后緩,一個緩而始急。在閱讀過程中,你能感受到自己的心臟被不知名的手時捏,時松,就連呼吸的頻次也與小說的節(jié)奏相應成比。
筆桿有如吸管,筆尖接觸紙面的瞬間,作家便被“倏”地一下吸進了自己創(chuàng)造的虛構世界中。在那里,她扮演著雙重角色——既是電影導演,又是指揮家。
作為電影導演的她,扛著攝像機,對準著筆下人物的眼睛,悲歡離合在瞳孔中倒映。作為指揮家的她,則以超強的能力調配著情節(jié)進展的節(jié)奏、速度、力度與配器。她以交響曲般的宏大規(guī)模把握著五部曲之間的協(xié)調關系。故事在行進中,出現(xiàn)了兩次“拐點”。
第一次拐點出現(xiàn)在《六月風暴》的第31章節(jié),也就是接近尾聲的時候。農村姑娘瑪德萊娜面對著在療傷期間剛剛產生感情就要離開的士兵說:“但是您走了……離開您簡直要我的命。我不應該對您說這個,您會嘲笑我的……但是我無所謂……就是要我的命”?,邊說著,邊“聽憑眼淚流下來,流過她寬闊的面頰”?。小說急板的節(jié)奏隨著姑娘簌簌而下的眼淚突然就變得舒緩下來,先前所有的混亂:逃難、轟炸、死亡,潰敗、絕望、萎靡,都在這里化作了柔情。
第二次拐點出現(xiàn)在《柔板》的第18章節(jié)。德國軍官與同一屋檐下的法國女人,正越走越近,進行著“高燒一般的,充滿激情的對話……(以及)奉獻身體之前的靈魂的奉獻。”?就在這時,法國女人卻在同胞的請求下藏匿了殺死德國士兵的罪犯。
兩次拐點,使進行中的故事戛然而止,使“道德外的故事以突然轉折的方式回歸到了道德里……并碰撞出了慘烈的叫聲”。?
就這樣,雙重角色使《法蘭西組曲》的畫面與音質獲得了上乘的質感,怪不得當年的雷諾多文學獎破例頒發(fā)給了這位已過世六十多年的作
四
柳鳴九先生為《加繆全集》所作的序言中寫過這樣一段話:“與其說《西西弗斯的神話》是20世紀對人類狀況的一副悲劇性的自我描繪,不如說它是一曲勝利的現(xiàn)代人道主義的高歌,它構成了一種既悲愴又崇高的格調,在人類的文化領域中,也許只有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在品位上可以與其相媲美?!?
我認為,將它引在這里作為結束語,再合適不過了。
注釋:
①【法】伊萊娜·內米洛夫斯基,袁筱一譯:《法蘭西組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4,第386頁。
②【法】伊萊娜·內米洛夫斯基,袁筱一譯:《法蘭西組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4,第337頁。
③【法】加繆,杜小真譯:《西西弗的神話》,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年,第3頁。
④【法】伊萊娜·內米洛夫斯基,袁筱一譯:《法蘭西組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4,第1頁。
⑤【法】伊萊娜·內米洛夫斯基,袁筱一譯:《法蘭西組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4,第388頁。
⑥【法】伊萊娜·內米洛夫斯基,袁筱一譯:《法蘭西組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4,第351頁。
⑦【法】伊萊娜·內米洛夫斯基,袁筱一譯:《法蘭西組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4,第336頁。
⑧【法】伊萊娜·內米洛夫斯基,袁筱一譯:《法蘭西組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4,第14頁。
⑨【法】伊萊娜·內米洛夫斯基,袁筱一譯:《法蘭西組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4,第394頁。
⑩同上
?伊萊娜·內米洛夫斯基,袁筱一譯:《法蘭西組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4,第180頁。
?同上
?伊萊娜·內米洛夫斯基,袁筱一譯:《法蘭西組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4,第297頁。
?伊萊娜·內米洛夫斯基,袁筱一譯:《法蘭西組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4,第393頁。
?加繆,杜小真譯:《西西弗的神話》,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年,第14頁。
(作者單位: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