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良
【“書”材展示】
這真像一場噩夢,一切都可怕地顛倒了……十四年前,最后一批囚徒被剝光衣服,在軍犬和武裝士兵的押送下走進毒氣室……
還有一些參觀者注視著毒氣室和焚尸爐,開頭,他們表情茫然,因為他們不曉得這是干什么使的。然而,一看到玻璃窗內(nèi)成堆的頭發(fā)和嬰兒的鞋子,一看到用以關(guān)押被判處絞刑的死囚的牢房時,他們就不由自主地停下腳步,渾身發(fā)抖。
……參觀者來到一座灰磚建造的建筑物前,這是在婦女身上搞不育試驗的地方……
(羅森塔爾《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
【運用方向】
1. 以史為鑒,面向未來。奧斯維辛的罪惡已經(jīng)湮沒在歷史煙云中,但我們應該以史為鑒,面向未來。只有以史為鑒,才能避免奧斯維辛的罪惡;只有以史為鑒,才能讓文明之花永久綻放;只有以史為鑒,才能創(chuàng)造更加美好的未來。
2.文明的前提是生命。文明是由人創(chuàng)造的,沒有人就沒有所謂的文明,所以,文明的前提是人的生命。納粹法西斯視人命如草芥,殺戮戰(zhàn)爭受害者,這是對文明的摧殘,更是對文明的屠殺。
3.人性是文明的基石。一個人文明與否的標志,是一個人是否有人性,沒有人性的人是不可能文明的。人性就是人類文明的基石,而納粹法西斯完全喪失了人性,即使他們的武器再先進,技術(shù)再發(fā)達,也不是真正的文明。而是偽文明。
4. 文明拒絕戰(zhàn)爭。在一個文明社會里,戰(zhàn)爭是應該受到唾棄的,因為戰(zhàn)爭是消滅文明的罪魁禍首。奧斯維辛的 “囚徒”全都是戰(zhàn)爭的受害者,如果沒有戰(zhàn)爭,這些人都不會成為“囚徒”,而是文明的創(chuàng)造者和傳播者。因為戰(zhàn)爭,他們的創(chuàng)造和傳播就此中斷。因此,文明拒絕一切毀滅文明的戰(zhàn)爭和殺戮。
【適用話題】
文明 人性 生命 以史為鑒
【習作片段】
你我都是文明的使者
11月12日,一則名為“地鐵里,大媽欺負小姑娘”的視頻在網(wǎng)上瘋傳……
還原事件現(xiàn)場,起因其實很簡單,一句催促,一次瞪眼,火氣上來了,沒有人與人之間該有的先后順序、禮儀謙讓,人人往前沖,個個向前趕。試想,如果年輕姑娘能說聲“對不起”,中年婦女能稍稍寬容一些,情況就會大不一樣。事件當事人缺失了禮節(jié),丟掉了文明,在視頻被傳到網(wǎng)絡之后,成為國人關(guān)注的焦點。
……人慢慢異化,心態(tài)浮躁,戾氣太重,溫情脈脈的人際關(guān)系被冷漠、冷血取代,動輒劍拔弩張、揮刀相向也是常事,這樣的社會太不正常,這樣的社會還是文明社會嗎?
這讓我想起了二戰(zhàn)時期納粹德國對猶太人的種族大屠殺。“參觀者來到一座灰磚建造的建筑物前,這是在婦女身上搞不育試驗的地方”,“十四年前,最后一批囚徒被剝光衣服,在軍犬和武裝士兵的押送下走進毒氣室”。納粹法西斯隨意剝奪人的生命權(quán),將普通平凡的猶太人像動物一樣驅(qū)趕到一起,用盡難以想象的手段殘忍殺掉。時光流逝了七十多年,想起來仍讓人毛骨悚然,這是野蠻人的行徑,這是滅絕人性的暴行。這種暴行與文明背道而馳。
“大媽欺負小姑娘”事件雖然不能與之相提并論,但在本質(zhì)上具有相似性,都是文明缺失的表現(xiàn)。
……尊重每一個個體生命,熱心待人,謙虛禮讓,助人為樂,奉獻社會等美好的行動都是文明的應有之義。我們不要去抱怨社會怎樣,而更應當關(guān)注自己做得如何,因為你我都是社會的細胞,你我都是文明的使者……
【亮點評說】
本文以讀后感的形式表達了自己對熱點新聞事件的看法,扣住“文明”主題,視角廣闊,準確詮釋了觀點。文章大體按照引、議、聯(lián)、結(jié)的結(jié)構(gòu)組織行文,即有事件概述,又有議論分析,“書”材的運用也較準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