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樣輝
【摘 要】小學語文是語文教學的基礎,但是小學高年級語文和低年級語文的教學重點是不同的,低年級的語文更注重于基礎教學,而高年級的語文教學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理解能力,字詞的記憶只是一個小方面。當字詞的量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要培養(yǎng)學生閱讀,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理解能力。所以,提高小學高年級語文課堂教學質(zhì)量是至關重要的。因此,本文對如何提高小學語文的教學質(zhì)量展開了全面的探究。
【關鍵詞】小學語文;高年級;教學策略
在小學教育中,語文是主要學科之一,語文教學質(zhì)量的高低關系到整個小學教育的有效性。在小學階段,應該對語文教學引起足夠的重視。在考慮到學生年齡特點和接受能力不同基礎上,教師應將小學語文教學按照學生的年齡分成低年級、中年級和高年級三個階段,并在每個階段制定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案,滿足教學要求,達到提升教學成績的目的?;谶@種認識,教師應對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要點進行深入分析,努力做好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工作。
一、了解小學生的特殊“文化”
高年級的小學生不像低年級的小學生那樣,像一張白紙。他們已經(jīng)有了自己初步的思想和自己的交流方式,他們有想法,有自尊,有自我的控制能力。所以對于他們的教學不能像對待孩子那樣,特別是現(xiàn)在的孩子成熟比較早。他們接觸的信息是以前同齡人接觸信息的好幾倍,所以他們有自己的信念,也有自己的理想。他們有自己特定的愛好,有自己交流的方式。
因此,很多時候老師講的學生聽不進去,是因為老師的話沒有真正深入到他們的心里。“交流”不是談話的內(nèi)容多么得深刻,而是談話的效果如何,是老師講的話,學生能夠聽取和采納多少。高年級的小學生不像是低年級的小學生,那么好“騙”。他們會自己思考,會考慮老師話的對錯。所以和他們交流要站在和他們一樣的高度,用朋友的態(tài)度去對話、交流。比如談論一些他們喜歡的明星,書籍、動畫、電影、歌曲等等。
二、學生互動,參與課堂教學
在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教師在課堂中應該要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在教學過程中與教師互動,提高學生的互動性、積極性,提升學生自身的綜合素質(zhì)。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分小組討論,每組4-6人,讓學生自己備課,選擇上課形式,通過查閱有關資料,為其他同學上一節(jié)課。各小組成員輪流授課,相互查漏補缺,講課結(jié)束后進行點評。通過這種形式,能極大地調(diào)動學生參與課堂的力度,提高他們的學習熱情,讓他們主動地學習,完成教學任務。并且通過這種講課的形式,鍛煉學生的心理素質(zhì)和語言表達能力,也是綜合能力的一種提升。開展這種活動,學生首次備課有一定的難度,教師要通過示范,讓學生了解備課的基本流程,并告知注意事項:首先是對教材的深刻理解,對作者簡介、寫作背景、寫作內(nèi)容、寫作思路和技巧、板書流程等進行梳理;其次是對學生心理的把握,根據(jù)班級的實際情況設計問題,既要有一定的難度,也要使學生能夠通過思考得到答案。
三、注重閱讀部分的教學,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學習習慣是陪伴學生一生,影響學生方方面面的重要因素,課前預習,課后復習,上課認真聽講、勤記筆記。課后勤閱讀、勤寫閱讀筆記、日記??梢哉f,學生是否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直接影響到語文課教學質(zhì)量的好壞。就小學高年級的語文教學來說,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首先要培養(yǎng)的是學生的良好閱讀習慣。語文以其所具有的獨特的人文性和工具性存在于小學課堂,它是一門綜合性學科。在語文這門科目中,閱讀作為基礎而存在,而作文則作為目的而存在,兩者之間關系密切,相輔相成,密不可分,在寫作之前,如果能夠通過閱讀積累一些好詞好句,那么,學生在寫作的時候就會容易很多,且靈感易來。所以,讀好書、多讀書、好讀書,才是語文學習的根本。因此,在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極其注重閱讀部分的教學,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閱讀習慣,積極的通過閱讀教學區(qū)帶動整體教學質(zhì)量的提高。
四、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增強教學效果
小學生是整個學習階段最無知的階段,也是好奇心和求知欲最強的階段。在他們心中有十萬個“為什么”,老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應該反感學生具有這樣或者是那樣的疑問,應該鼓勵學生主動提問題,挖掘他們的創(chuàng)新思維。首先在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過程中,應該充分發(fā)揮學生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鼓勵他們主動探索、敢于質(zhì)疑及積極的回答問題。通過學生相互之間的討論及師生之間的互動,建立融洽的課堂氛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其次,在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過程中,應該加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訓練,使學生養(yǎng)成創(chuàng)新學習的習慣。在這個環(huán)節(jié)老師應該主動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創(chuàng)新學習環(huán)境,為他們提供充足的開展自主學習的空間和時間。
五、創(chuàng)設生動的教學情境,展現(xiàn)語文的課堂趣味
備新課時,教師應該吃透文本,站在學生的角度,針對一篇課文而提出三四個問題。教師可以在閱讀教學中大膽嘗試,放手讓學生去自讀,深入地感受課文內(nèi)容。
(1)培養(yǎng)問題意識?,F(xiàn)代思維科學認為:問題是思維的起點,沒有問題,思維就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營造民主的教學氣氛,培養(yǎng)學生樂于提問、敢于提問的學習品質(zhì),從學生提出的問題入手安排學生的學習活動,使學生樹立“學習源于問題”的意識,培養(yǎng)遇到不明白的問題勇于提出的良好的習慣。這也是創(chuàng)新品質(zhì)形成的基礎。
(2)學會提出問題。注意培養(yǎng)學生認真觀察、認真思考的學習品質(zhì)。在學生的提問過程中,針對學生提出的問題,恰當?shù)倪M行引導和訓練,逐步訓練學生提出有價值的問題。
(3)及時進行評價。激勵會強化學生的提問意識與動機,運用評價手段,針對學生的提問給予恰當評價、引導,小學生提出的問題,不論是否有價值,要給提問者以激勵。特別是課外反饋的問題,更要及時反饋、評價、激勵,以加強勤思習慣的養(yǎng)成。
六、課外延伸,激發(fā)興趣
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向?qū)W生推薦一些符合學生理解能力、有代表性的課外作品,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然而,并不是每一位學生都有這樣的興趣愛好,能夠積極主動地去看課外書籍,這就要求教師做好準確的引導。所以在實際的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經(jīng)常在課堂上給學生講解一些有趣的課外書,和學生分享一些經(jīng)典的作品,然后讓學生加以討論,發(fā)表自己的感受,通過這種方法激發(fā)學生對課外書籍的求知欲,還能夠開闊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語文知識。例如和學生分享《李平心五勤讀書法》中的經(jīng)典語段:“李平心的讀書方法是五勤,即勤讀書、勤摘錄、勤記心得、勤分類和勤編寫。在他的居室,無論是從書房到臥室,還是從書房至床頭,甚至沙發(fā)、茶幾、廚房、廁所等處,凡要可能到達之處,都有存在著紙片的小盒子,是他平時投放讀書的筆記、摘錄的聚寶盆,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拿出來歸類、整理研究,寫成了《甲骨文、金文札記》?!弊寣W生通過對李平心閱讀方法的了解,從而總結(jié)出一套自己的讀書方法,提高自己今后的閱讀效率。
總之,在小學高年級階段,要想提高語文教學質(zhì)量,教師就應該全面提升教學實效性,滿足小學語文教學的實際需要,做好小學高年級語文與初中教學的銜接工作,提高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的整體質(zhì)量,而教育是一門藝術,不同的教者有不同的手段,但不管何種途徑,都要從教育的主體,學生的實際出發(fā)。
參考文獻:
[1]張錦根.提高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質(zhì)量的方法探討.考試周刊,2013(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