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莉娜
摘 要:在語言的交際過程中,如果我們把英語的音段特征(單個音素的發(fā)音)比做英語語音的骨架,那超音段特征就是英語語音的靈魂。而在實際的教學中,超音段特征往往被忽視。本文回顧了之前關于超音段音位的研究,并對其進行了分類論述,呈現(xiàn)了超音段音位的發(fā)展趨勢。
關鍵詞:超音段音位;聽力教學;語音
理查德(2000)認為第二語言的聽力理解研究的重點是個人語言單位(如音位、單詞、語法結構)的作用以及聽者期待、情境和上下文、背景知識和話題的作用,它包括自下而上過程法和自上而下過程法。在自上而下的過程中,聽者要利用已有的語言知識、文化習俗等背景知識來理解所輸入的信息。而在自下而上的過程中,聽力理解是把接收到的語言信號進行分割與分析,包括音素、單詞、片語和句子。因此,為了達到聽力理解的目的,聽者必須掌握系統(tǒng)的語言知識,包括語音、語調、詞匯、句法、銜接、連貫等。值得強調的是,在這個過程中語音的識別是第一關,否則隨后的語言信號將無法進行輸入與分析。
在中國,有相當多的英語學習者抱怨聽力理解難。即使他們可能花費了大量的精力和時間去聽英語,他們的聽力往往差強人意。原因之一可能是學習者的語音較弱。事實上,傳統(tǒng)的語音教學側重音段方面。然而,隨著語言教學交際法的發(fā)展,重音,節(jié)奏和語調的重要性已經日益凸顯。許多評論家指出錯誤的重音、節(jié)奏和語調會給聽者帶來比單個音的錯誤發(fā)音更大的困難。另一方面,如果聽者本身對一個詞的發(fā)音掌握得不準確,那么當他聽到正確的發(fā)音時反而會不理解。因此,超音段音位和聽力理解之間關系的研究是非常有意義、非常有必要的。
一、研究現(xiàn)狀
國外關于超音段音位在聽力理解中作用的文章幾乎沒有,國內相關研究也很少。
陳晴(2012)以近年四級真題為例,從重音、話語節(jié)奏、語流音變、語調等幾個方面舉例說明超音段音位體系在四級聽力理解中的信息傳達作用。婁小星(2008)研究了大學公共外語教學中超音段音位與聽力的關系。通過實驗,婁小星得出結論,對于大學英語學習者而言, 語言的超音段成分作為整體與他們的聽力緊密相關; 單個的超音段成分, 如重音、節(jié)奏或語調, 都分別與他們的聽力表現(xiàn)出明顯相關性; 無論英語學習者聽的是美音口語還是英音口語, 他們對超音段音位掌握的程度均對他們的聽力產生影響。陳晴和婁小星做的都是針對大學生的研究,兩人都認為語言的超音段成分作為整體與他們的聽力緊密相關。
黃曉玉(2009)研究了英語的重音、節(jié)奏、語調等超音段音位在語言信息傳遞中的重要作用。他提出超音段音位的重要性是由它在語流中的作用所決定的。筆者建議老師在英語聽力課的教學中, 除分析聽力課文外, 也應注重分析重音、節(jié)奏、語調在信息傳遞中的作用。這樣做既可以幫助學生改進自身的語音條件, 也可提高他們的聽力理解能力。以上三人的研究都指出,在日常交流中,英語超音段因素起到了傳遞語言信息的重要作用。
同年,黃曉玉還發(fā)表了另一篇關于超音段音位與聽力理解的文章。本研究旨在探討中國英語學習者超音段音位能力與聽力之間的關系。結果表明,學習者語音的超音段特征與聽力理解呈正相關。因此,得出如下結論,語音教學(尤其是超音段音位)應該加強,以此來幫助學生克服聽力理解中遇到的一些語音障礙。
駱家紅(2014)探討了英語語音訓練對中學生英語聽力能力的影響。文章主要以克拉申輸入假說、言語辯聽模型、安德森“三階段”聽力模式為理論基礎,探討英語語音訓練對學生語音水平及聽力能力的影響效果,研究結果表明:(1)英語語音訓練對提高英語語音水平和聽力能力效果顯著;(2)英語語音水平與學生聽力能力提高存在顯著相關。
當前關于英語語音和聽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探討聽力理解中的語音障礙、英語語音和聽力教學現(xiàn)狀及對策研究,然而研究存在一些局限性。首先,研究對象主要為大學生,包括英語專業(yè)與非英語專業(yè)的學生,而少有針對處于語言迅速發(fā)展階段中學生的研究。其次,已有相關研究多探討語音能力或語音教學與英語綜合運用能力之間的關系,少有語音與聽力能力之間相關性的探討。
二、結論
回顧之前的研究,外語教學中對于超音段音位在聽力理解中的作用之研究并不多見,但是有很多人研究超音段音位在口語中的作用。
語音是聽力的基礎,而超音段音位特征體現(xiàn)了英語語音最大的特色。超音段音位是聽力理解的關鍵所在,是聽力理解的基礎與突破口。聽者如果能夠掌握語調、節(jié)奏、重音、連讀、弱讀等超音段音位的信息傳達作用,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其聽力理解能力。
在傳統(tǒng)教學中, 元音和輔音等音段音位成分受到重視, 卻忽略了重音、語調、節(jié)奏等超音段音位的教學。事實上, 就溝通功能而言后者的重要性往往會高過前者, 因為字詞語句的重音常常代表了溝通時的信息焦點所在, 有時候同一個單詞, 短語或句子因為重讀或語音語調的變化, 會表達截然不同的意義。因此在今后的英語聽力教學中, 應該更加重視超音段音位成分的相關訓練。
參考文獻:
[1]陳晴.超音段音位在四級聽力理解中的作用[J].福建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2:83-88
[2]段娟.試論Jazz Chants 作為一種有效的英語超音段音位習得方式[J].海外英語,2013,22(2):260-268.
[3]黃曉玉.試論超音段音位在聽力理解中的作用[J].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09,25(2):52-56
[4]駱家紅.英語語音訓練對中學生聽力能力影響的實證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4:1-32.
[5]婁小星.大學公共外語教學中超音段音位與聽力關系之研究[J].科技信息,2008(5):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