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漢青
興趣是人們專注于某種事物時帶有一定情感的意識傾向性的活動,它能夠推動眾人去探求新知,發(fā)展智能。學習興趣是學習活動中最現實、最活躍的因素,是學生感知事物、追求和探索新的知識、發(fā)展思維的強大內驅力,所以我們必須重視以語文課堂教學本身的特點去吸引學生,培養(yǎng)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我在語文教學中嘗試了各種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在我的熏陶下,學生們都養(yǎng)成了對語文學習的深厚興趣,我簡單介紹一下自己的一點心得。
一、轉變觀念,提高自身教學技能
作為一名語文教師,首先要不斷地充實自己,下工夫鉆研教學藝術,保證最佳的課堂教學效果。教師要時刻追蹤學科前沿的研究方法、教學方法,并有機地融合到自己的教學當中。尤其是思想上必須要有改變,把課堂注重點由教師的“教”轉移到學生的“學”,要徹底改變一本教案講幾年的不負責的做法,認真踏實地備好每一課,在一輪教學任務結束后,要及時總結教學經驗,加強交流,使得新一輪的授課有新的變化、新的起色。
二、抓住課堂,讓學生融入樂學之中
課堂是主要的教學環(huán)境,師生之間、同學之間必然會在課堂上發(fā)生多方面的相互作用和影響。教師課堂教學中就要及時巧妙地激發(fā)學生強烈的求知欲,形成了一個濃郁的學習氛圍。
首先,語文課堂導入要引人入勝。教學如果能以言簡意賅、靈巧生動地開講打個漂亮的“當頭炮”,就能一石激起千層浪,緊緊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激起他們濃厚的學習興趣,有效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其次,教學過程中要設置懸念。懸念是藝術欣賞中的一種心理狀態(tài),針對小學生愛問為什么的心理可用設置懸念的方法在課堂上緊緊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只要將懸念設置得恰到好處,就能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第三,課堂上還要進行發(fā)人深思的巧妙提問。提問就是給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問題情境;巧妙提問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關鍵,具有強大吸引力的提問,同時也具有強烈刺激作用,也最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第四,故事使學生回味無窮,興趣不減。小學生最容易接受一些生動具體且又有趣的故事,將故事用生動的語調講出來,創(chuàng)造一個愉快而緊張的學習氛圍,可以不斷增強學生的求知欲。另外,可以采用直觀教學和形式多樣的游戲練習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課堂收場也要追求余興未盡的狀態(tài)。
三、多加鼓勵,讓學生樹立學習信心
要真正使學生愛上學習,就必須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想方設法讓學生擺脫“你講我聽”的思想束縛,在課堂上安排充足的時間讓學生自學。我要求學生查字典,解決字、詞、句、篇的一些問題,閱讀相關的課外書籍增加知識累積。課堂上,對一些可講可不講的問題讓學生自己解決,教師只是適當加以引導,讓學生人人動手、主動參與,做學習的主人。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讓學困生感受成功,并及時加以肯定和表揚。讓學困生把成功的喜悅變成學習的動力,牢固樹立起自學的信心。
四、教給自學的方法,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
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教師必須在閱讀教學中適時把“鑰匙”——自學的方法教給學生,讓學生自己手執(zhí)鑰匙,去打開語文的知識大門,讀懂各類文章。有的課文各段內容的寫作方法相似,就精講一段,讓學生用學到的方法自學其他各段。如教學《蛇與莊稼》一文時,先講了第一段,讓學生了解蛇與莊稼的關系,接著讓學生運用分析“蛇與莊稼”的關系的方法自學第二段,老師適時加以點撥,讓學生弄清楚貓與苜蓿之間的復雜關系,最后放手讓學生用同樣的方法,獨立自學第三段,弄明白隨地吐痰與人生病的復雜關系。除了教會學生對不同的課文采用不同的學習方法外,還教給學生通過對重點詞或重點段落的理解來分析文章內容,給文章分段,概括段意,歸納主要內容和中心思想等。
方法是能力的核心因素,學困生之所以不喜歡學習,就是沒有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和良好的學習習慣。這就需要教師不僅要教給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還要把它形成一種學習習慣,這樣才能讓學生從困境中走出來,愛上學習,愛上語文。
作者單位 陜西省潼關縣教研室
編輯 徐絨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