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麗文
5月22日,由中國扶貧開發(fā)協會與新加坡連氏援助組織(以下簡稱“連援組織”)合作實施的貧困村安全用水項目表彰及新聞發(fā)布會在京舉行。國務院扶貧辦副主任歐青平、中央組織部組織二局六處副調研員曹偉軍、外交部辦公廳扶貧辦副主任孫靜、中國扶貧開發(fā)協會會長胡富國出席表彰活動并講話,中國扶貧開發(fā)協會副會長郭東坡、溫克剛、谷永江、袁文先,新加坡連援組織理事、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教授陳詢吉出席活動并為優(yōu)秀項目代表頒獎。
據悉,在全國上下積極推進“四個全面”戰(zhàn)略和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的新形勢下,在中國扶貧開發(fā)協會與連援組織合作開展貧困村安全飲水項目的關鍵時期,舉辦這次表彰活動和新聞發(fā)布會旨在認真總結經驗、表彰先進、廣泛倡議動員更多的力量為完成今后五年計劃和推動更廣泛的國際扶貧合作創(chuàng)造更強的環(huán)境條件和發(fā)展基礎。
連援組織是成立于2006年的一家國際非政府公益組織,致力于使亞洲貧困地區(qū)的農村老百姓獲得可持續(xù)的、負擔得起的潔凈水和衛(wèi)生設施。2011年底,中國扶貧開發(fā)協會與連援組織在北京簽署戰(zhàn)略合作協議,以協會“支持貧困村大學生村官工程”為平臺,充分發(fā)揮大學生村官作用,計劃用五年時間,援助3000多萬元解決100個貧困村用水困難,提升用水安全,同時對村民進行用水健康教育。
溫克剛在介紹項目實施情況時指出,連援安全用水項目是協會開展“支持大學生村官成長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協會開展國際扶貧合作的成功范例。該項目以“村官工程”為平臺,從項目申報、工程實施、技術培訓、竣工驗收、投入使用后的管理等環(huán)節(jié)都有被協會培訓的大學生村官參與并發(fā)揮積極作用。項目實施五年來,已先后在甘肅、寧夏、內蒙古、重慶、貴州、云南、湖南、湖北、山東9個省市34個貧困縣的73個貧困村投入3100萬元,實現了安全飲用水入戶,解決用水困難群眾達10萬余人。
溫克剛強調,安全用水項目的實施,得益于國家有關部門特別是中組部、國務院扶貧辦的有力指導,得益于社會各界特別是國內外眾多社會組織和企業(yè)家的大力支持,得益于地方政府和扶貧部門的鼎力相助,也得益于宣傳部門特別是新聞媒體的積極配合。項目實施五年來,積累了很多寶貴經驗,一是堅持扶貧宗旨,瞄準精準目標,是實現扶貧效益的根本;二是堅持合作、集聚合力是項目永續(xù)發(fā)展的動力;三是堅持發(fā)揮大學生村官作用,是項目充分發(fā)揮效益的保證;四是堅持規(guī)范化的項目管理,是保證項目質量的關鍵。這些經驗對進一步凝聚國際扶貧合作力量,推進中國減貧事業(yè)以及全球反貧困進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據了解,截至目前,該項目尋找并加固保護水源地90余處;建設高位蓄水池共209座,累計13963立方米;建設消毒室及配電泵房28座,建設集水場80個,小水窖215口,打井30眼;安裝變電、水泵及消殺設備達90余套;架設配電線路6100米,鋪設輸水管線總計1120公里。
歐青平對中國扶貧開發(fā)協會聯合連援組織實施該項目,并取得階段性成果表示肯定和贊揚,他指出,連援組織的投資金額并不算大,但意義非常深遠,這代表了新加坡人民對中國貧困地區(qū)老百姓的一份愛心,也代表了愛心人士對扶貧事業(yè)的一份追求,象征著中新兩國之間的深厚友誼。水是流動的希望。到2015年底,我國已經全面解決了農村飲水安全問題,且在過去的很多年當中,貧困地區(qū)的飲水安全工程、農田水利建設、防洪抗旱減災項目、水保生態(tài)工程、農村水電和重大水利工程建設明顯加快,取得了顯著成效。但是,由于自然、經濟和社會條件的差異,仍存在建設標準偏低、小型或分散供水工程偏多、水質保障程度不高、長效運行機制不完善等問題,一些地區(qū)已有的農村飲水安全成果還不牢靠、容易反復。
歐青平強調,“十三五”期間,國家將繼續(xù)實施農村安全飲用水鞏固提升工程。穩(wěn)固地解決農村飲用水問題是政府對老百姓的承諾,連援組織所做的這項工程為中國各級政府更好地做好農村飲用水工程提供了很好的示范,同時也為大學生村官搭建了一個為老百姓服務的平臺。希望連援組織能繼續(xù)發(fā)揮自身的優(yōu)勢能力,擴大覆蓋面,更好地服務貧困地區(qū),及時總結好的項目經驗做法,并將其推廣到政府的扶貧項目中,特別是為政府提供如何調動老百姓參與項目的積極性、如何發(fā)揮項目的可持續(xù)效益等方面的經驗。最后,也希望大學生村官要深度參與,在項目實施中積極發(fā)揮作用,達到為村民造福和自身鍛煉成長雙豐收的效果。
胡富國在總結講話中指出,中國有句古話叫“飲水思源”,連援組織在整個項目實施中,始終以幫助中國貧困地區(qū)改變面貌為己任,盡心盡責、任勞任怨,跨越國界、奉獻真情,為貧困村和貧困群眾解決難題,助力脫貧,以眾多企業(yè)家和愛心人士積極奉獻的大愛精神和國際情誼,贏得了受益村民的熱烈擁護和高度贊揚。同時,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協會與連援組織堅持嚴謹負責,借鑒國際項目運作的成功經驗和做法,緊密結合項目的實際需求,嚴格把握條件,嚴格工作程序,嚴格工程質量,嚴格運行管理,并逐步在項目實踐中,探索出一條符合國際公益項目要求和中國扶貧國情的成功之路。
胡富國強調,實踐證明,該項目是送上門來的為民造福的好事,一定要做到選村精準、項目精準、資金精準、管理精準、對象精準,保證每個村的工程都做到建一個,成一個,充分發(fā)揮效益。進一步增進共識,密切協作,保證圓滿完成今后五年貧困村安全用水工程計劃。同時,要充分發(fā)揮連援組織在各領域的資源優(yōu)勢與中國扶貧開發(fā)協會的村官工程、產業(yè)扶貧、教育扶貧、科技扶貧等項目平臺進行合作對接,探索更多的國際扶貧合作新模式,為脫貧攻堅做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