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影
[摘要]馬克思主義要實現(xiàn)大眾化,需要多種有效平臺,主旋律電影承擔了這一載體任務。馬克思主義理論被主旋律電影搬上大銀幕,使受眾群體增多、傳播方式靈活、傳播效果提升,做到了馬克思主義大眾化與主旋律電影有機聯(lián)系在一起。主旋律電影為了更好地推進馬克思主義大眾化,還要努力做到通過電影的藝術手法、市場的營銷方式、內容的精工細作等,使馬克思主義在群眾中產生廣泛影響,讓馬克思主義理論走近百姓,成為大眾話語的一部分。
[關鍵詞]主旋律電影;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傳播;著力點
中國要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這是黨的十八大報告所強調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實現(xiàn)大眾化要通過多種宣傳媒介,而主旋律電影由于自身的一些特征,成為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重要傳播途徑,它將抽象理論轉變?yōu)樯鷦拥挠跋褡髌?,為廣大群眾所喜聞樂見,寓深刻理論于精致的影片制作中,使馬克思主義擁有了更多的受眾群體。
一、馬克思主義大眾化與主旋律電影
主旋律電影承擔了宣傳馬克思主義的載體任務,成為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平臺之一,使得馬克思主義大眾化與主旋律電影兩個相距甚遠的領域聯(lián)系在了一起。
(一)馬克思主義理論內在品格賦予主旋律電影強大的生命活力
理論具有內在活力才能持久地存在,馬克思主義理論具有時代性、開放性和發(fā)展性,它與時俱進的創(chuàng)新精神,正視社會現(xiàn)實、解答時代難題的理論氣魄,都體現(xiàn)了馬克思主義不是一成不變的,具有推動社會向前發(fā)展的生命活力,這種活力也被賦予到主旋律電影中。主旋律電影要與時代接軌,反映社會日新月異的時代風貌,并把不斷發(fā)展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成果在影片中給予適時的時代詮釋。如影片《真情》,主人公的原型來自2009年“感動中國”的十大人物之一——一位維吾爾族婦女,描述了她含辛茹苦地將六個民族的19個孩子撫養(yǎng)成人的故事。影片之所以打動觀眾就在于它反映了人們內心深處的一種渴望,從她的身上我們看到了做人的可貴品質:善良、誠信、堅強等,這也是當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所倡導的主流價值理念??梢娭餍呻娪耙从痴诎l(fā)生變革的社會現(xiàn)實,才能顯示出勃勃生機,這也正是馬克思主義理論自身賦予主旋律電影的強大生命活力。
(二)主旋律電影為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傳播提供了有效平臺
列寧曾說過:“在一切藝術中最教育人的是電影”,電影集教育、審美、娛樂于一身,而主旋律電影由于自身的特征,在馬克思主義傳播上有利于理論感染力的滲透,讓馬克思主義理論在電影中得以再現(xiàn),給觀眾以潛移默化的影響。如影片《秋之白華》中瞿秋白作為上海大學社會學系的教授,身邊集結了一批愛國青年,他把講臺當作宣傳革命思想的陣地,點燃了青年學生的愛國熱情,而這一情節(jié)其實也是在向觀眾宣傳馬克思主義,讓馬克思主義從書齋中、書本中走到影片的語言中、情節(jié)里,從而讓觀眾接受一次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教育。所以主旋律電影已經成為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宣傳平臺,引導觀眾掌握馬克思主義的方法、原則,用馬克思主義武裝頭腦,提高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yǎng)。主旋律電影正是通過銀幕來影響觀眾的價值觀念,進行理論宣傳,正如蘇珊·朗格曾指出的:“凡是用語言難以完成的任務——呈現(xiàn)感情和情緒活動的本質和結構的任務——都可以由藝術品來完成?!盵1]主旋律電影把刻板的宣教搬上了大銀幕,賦予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種大眾化的形式,為傳播馬克思主義開辟了新的路徑。
二、主旋律電影對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傳播的影響
“與時代相適應的主流意識形態(tài)往往通過藝術形式將社會思想理論與實際生活進行合理的結合”[2],可見藝術能有效地把主流思想引進其中,主旋律電影正是通過鮮明主題的突出,情節(jié)的推進,人物形象的塑造,在影片中以另一種形式再現(xiàn)馬克思主義理論。
(一)使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傳播受眾廣泛
電影擁有一定的受眾群體,利用這一平臺宣傳馬克思主義,使馬克思主義的受眾面擴大了。主旋律電影把不同年齡段的人集中在一起,利用短時間,表達主題思想,再現(xiàn)人物的崇高品格,使馬克思主義的傳播不僅僅局限于課堂、講壇、書房,哪怕文化程度不高,沒有讀書看報的習慣,但主旋律電影卻讓觀眾在影院中上了一堂生動的馬克思主義教育課。如近幾年票房比較高的主旋律電影《建黨偉業(yè)》《建國大業(yè)》等,最大限度地把馬克思主義理論通俗化地傳遞給觀眾,利用明星效應,集結眾多的實力派演員,使很多追星的粉絲、觀眾慕名去觀影,把以往馬克思主義不能傳播到的群體也納入進來。
(二)使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傳播方式靈活
一提到馬克思主義的宣傳教育,很多人想到的是課堂、報紙等,但刻板的政治語言讓“馬克思主義與現(xiàn)實生活之間出現(xiàn)了某種程度的疏離”[3],這一理論并沒有被大眾所掌握和了解。而主旋律電影使傳播方式更加多樣化,更加靈活,既可以通過影院里的電影放映,同時也可以開通網絡播放,使馬克思主義理論大眾化宣傳的途徑增多了,打破了以往的局限。而影片的題材也可以靈活多變,可以以人物為題材,如《毛澤東》《鄧小平》《孫中山》等,也可以以事件為題材,如《重慶談判》《辛亥革命》等,但無論哪種題材都把馬克思主義理論通俗地寓于影片,讓觀眾潛移默化中接受來自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力量。
(三)使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傳播效果提升
主旋律電影把馬克思主義放在影片中,它不是簡單的說教,而是通過藝術包裝擁有了課堂上所無法比擬的表現(xiàn)手法,可以有鏡頭長短的運用,可以有聲音不同方式的切換、電影細節(jié)的突出等,利用了聲、影并茂的綜合元素,使馬克思主義理論在各種元素中得以滲透,必會讓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傳播效果得到大力提升。如《秋之白華》這部電影,注重了人文情懷的抒寫,畫面唯美,影片中加入了愛情元素,以瞿秋白和楊之華的浪漫愛情故事為線索,把一個共產黨早期領導人堅定的信仰再現(xiàn)出來,具有動人婉約的風格,影片還以偶像演員為主演,把觀賞性和藝術性完美地結合在一起,像散文詩一樣潤物細無聲地把馬克思主義滲入觀眾心中,避開了馬克思主義宣講的枯燥,以震撼觀眾心靈的方式,把主人公的堅定信仰傳遞給觀眾,也讓馬克思主義理論悄然地走進了觀眾的內心。
三、主旋律電影推進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著力點
主旋律電影在宣揚馬克思主義理論方面做了積極的努力,使我們看到了主旋律電影潛在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然而要想做到更好地推進馬克思主義大眾化,有幾個方面的工作是我們要著力關注的。
(一)通過內容的精工細作,促進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傳播
一部主旋律電影總有幾處精工細作的細節(jié),久久不能平靜的鏡頭,走進觀眾內心,讓觀眾印象深刻。如影片《建黨偉業(yè)》中關于五四運動的戲份,啟用了980余名群眾演員,用時長達15分鐘的精細描述,當陳獨秀與李大釗對話時說道:“要順應潮流,推波助瀾”,意味著一場運動即將爆發(fā),而此時陳獨秀將一杯酒灑在火鍋的火上,火苗升騰而起,這個場景極具效果,預示著星星之火,即將燎原。隨之就是個激動人心、熱血沸騰的場面,李大釗站在行進的車中,車穿行在人群里,他大聲疾呼“我們今天的行動,是中國美好未來的先聲!”這激昂的詞句,把觀眾也帶進了激情四溢的年代。整場五四運動的戲份里,畫面是宏大的,音樂是震撼的,學生們振臂高呼,街頭的標語林立,青年一代的愛國熱情撲面而來,讓觀眾都熱血沸騰。這些細節(jié)的精工細作,讓人印象深刻,留下了深刻的歷史記憶,甚至觀眾在重溫歷史的重要情節(jié)時,再一次地受到心靈的洗禮,發(fā)自內心地受到教育。所以主旋律電影在跨越歷史年代,描述眾多歷史事件時,細節(jié)之處的點睛之筆,是必不可少的。其實任何一部影片都是那些精細之處久久地留在了觀眾的腦海里,從而勾起人們回顧歷史的熱情,不經意間接受了來自主流意識形態(tài)思想的影響。
(二)通過電影藝術的表現(xiàn)手法,推動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傳播
藝術表現(xiàn)手法增強了影片的欣賞性,能贏得觀眾,從而也有力地推動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傳播。我們還以前面提到的《建黨偉業(yè)》為例,影片中運用了時代風云的紀實表現(xiàn)手法,所以在開篇中有諸多歷史事件需要簡要交代,包括辛亥革命、袁世凱稱帝、巴黎和會、五四運動等,體現(xiàn)了當時中國政治舞臺的喧囂不平,這種歷史線索的鋪陳是影片創(chuàng)作者給觀眾的一種歷史記憶,在回顧歷史中來強調一些重要事件。但這樣的鋪陳并沒有一味地簡要下去,對于一些環(huán)節(jié)則給予了細節(jié)的描述,以突出主題。如在張勛復辟的情節(jié)中,張勛這個人物刻畫對比鮮明,當張勛在立法院肆無忌憚、口出狂言時是一個粗獷驕橫的軍閥形象,而在小皇帝面前則表現(xiàn)出了一副奴顏媚骨、卑賤虛偽的嘴臉,不同場合的不同表現(xiàn)把一個無恥之徒的丑惡形象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當然影片也不乏詩意般的畫面,如影片結尾給了觀眾一幅情境:一個偉大壯舉在南湖的一艘游船上正在悄然進行,那是一個開天辟地的大事件,然而卻在南湖的小船上靜靜地誕生,畫面飄逸而柔美,既襯托了一個安靜的環(huán)境,也預示著將有一個美好的事物出現(xiàn),開創(chuàng)一個更加絢爛的未來,而畫面中李達的妻子王會悟在船頭放哨時的回眸一望,更是蘊含了深深的寓意,那是一個時代的期望,一個美好未來的矚望。所以影片中無論是白描手法的運用,還是細節(jié)化的處理,抑或是柔美畫面的再現(xiàn),都使影片的主題更加突出,使馬克思主義理論有了多元的豐富色彩。
(三)通過市場的營銷方式,擴大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傳播
主旋律電影的營銷方式對于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傳播的效果也會產生直接的影響,好的營銷策略的運用可以贏得更多的觀眾群體,必然帶來好的票房與口碑,使馬克思主義大眾化也得到良好的宣傳效果。如影片《辛亥革命》在營銷方式上就很好地注意了這一環(huán)節(jié)。在未播放之前,該影片就開展了前期推廣活動,比如劇組主創(chuàng)人員亮相上海電影節(jié),拜謁南京的中山陵,舉辦首映式、影迷見面會,在一些省會城市展開宣傳活動等,這些前期宣傳工作已經為《辛亥革命》的播映制造了一個氛圍,引起了觀眾的好奇與期待。而影片也很好地利用了現(xiàn)代的網絡平臺,并利用自己主旋律電影的特殊身份在一些主要媒體上,如《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等,進行了相關報道,使影片未放映就已先聲奪人,聚集了很高的人氣與關注度。此外還開設了官方網站、微博、手機游戲等,把各種營銷手段都派上了用場。不僅如此,影片的放映還把握了一個時機,它是在辛亥革命100周年之際,作為獻禮播映,當時海內外關于紀念辛亥革命的活動很多,而“國慶節(jié)檔期”又是一個重要節(jié)點,在黃金周期間,這是一個具有很高票房的時間段,而10月10日正是辛亥革命100周年的紀念日。綜合來看,這部影片是在濃厚的紀念辛亥革命的氛圍中放映的,在市場中占了一個時間節(jié)點的優(yōu)勢。影片還在制作中采用了豪華的明星陣容,它是成龍第100部影片,成龍本人飾演了黃興一角,寧靜變成“鑒湖女俠”秋瑾,孫淳成為袁世凱,此外還有李冰冰、胡歌、陳沖、梅婷等的加盟,利用了明星的人氣與效應,使影片吸引了眾多觀影者,為沖擊高票房奠定了基礎??梢哉f,主旋律電影要想有效吸引公眾,還是要借鑒商業(yè)的促銷手段,來為主旋律電影制造聲勢和影響。
馬克思主義作為一種世界觀、方法論,應該為大眾所掌握,所以馬克思主義大眾化提高了全民科學文化素質,而主旋律電影給我們提供這樣一個平臺,間接地傳遞了主流意識形態(tài),把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宣傳化無形于力量,以富有感染力的藝術形象征服觀眾,贏得主流聲音的話語權,獲得一種民眾的認同。今后依托現(xiàn)代的電影媒介,實現(xiàn)與馬克思主義理論傳播相互契合,讓馬克思主義主流的意識進入大眾的視野,成為大眾語言的一部分。因而充分探討主旋律電影的宣傳陣地作用,深入挖掘其潛在的作用,還需電影藝術工作者進一步努力,做到藝術與理論教育的高度融合。
[參考文獻]
[1] [美]蘇珊·朗格.藝術問題[M].滕守堯,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3:23.
[2] 但家榮,朱蘭.主旋律電影對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啟示[J].電影文學,2015(19).
[3] 鄭第騰飛,張燈.論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生活維度[J].東南學術,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