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娟·
?
《水滸傳資料匯編》失誤舉例
——兼論資料匯編的一些理論問題
·王麗娟·
摘要朱一玄、劉毓忱《水滸傳資料匯編》搜羅豐富,方便實用,影響極大,但失誤及缺憾也在所難免,主要體現(xiàn)在資料正誤、資料搜集、資料取舍、資料來源、資料編排等方面,具體可分為:個別資料在作者、卷數(shù)、轉(zhuǎn)錄和編者注等方面出現(xiàn)差錯;一些重大資料遺漏、某些早期傳播資料遺漏、同書資料此收彼漏、同人異書資料此收彼漏、個別資料缺字缺文未補;個別資料收錄不完整、轉(zhuǎn)引資料收而原始資料漏、同一性質(zhì)資料此取彼舍;資料來源交代不明、資料來源失實、同處資料來源不同、資料來源沒有實現(xiàn)最優(yōu)選擇、轉(zhuǎn)錄不慎及轉(zhuǎn)錄有疑;一文(書)分割兩處、時代先后排列不當(dāng)、具體資料分類不妥,標準不一以及編者注的設(shè)置和編排問題。根據(jù)以上失誤,進一步提出資料匯編可靠性、前沿性、完整性、一致性、原始性、科學(xué)性、考辨性的編寫原則。
關(guān)鍵詞《水滸傳資料匯編》失誤編寫原則
朱一玄先生是古典小說史料學(xué)大家,朱先生與劉毓忱先生合著的《水滸傳資料匯編》是朱編專書資料的第一種,影響極大。在常見的兩種《水滸傳》專書資料中,馬蹄疾《水滸資料匯編》①(以下簡稱馬本)收錄資料277條,增補6條,共計283條;朱一玄、劉毓忱《水滸傳資料匯編》②(以下簡稱《匯編》)收錄資料392條,較馬本多109條。由于《匯編》所收資料豐富,又是簡體橫排,方便實用,成為《水滸傳》研究者不可或缺之書?!秴R編》編成于1965年,1980年修訂出版,2002年再版時再次修訂,再版時少有訂正和新資料的增補,仍然存在一些疏漏。由于此書被廣泛征引,疏漏容易造成誤導(dǎo),亟需訂正。鑒于此,筆者不揣淺陋,試作《匯編》2002年版失誤舉例,以就教于學(xué)界。
一、資料正誤
資料正誤主要體現(xiàn)在作者、卷數(shù)、轉(zhuǎn)錄和編者注等方面。
(一)作者
如第192頁,雙峰堂刻本《京本增補校正全像水滸志傳評林》卷首《題〈水滸傳〉敘》作者題為天海藏,馬本題為余象斗。天海即天海大僧正(1536-1643),又稱慈眼大師,德川幕府的黑衣宰相。“天海藏”實為天海藏書,是17世紀中期以日本日光山的輪王寺為依托,以天海大僧正為中心建立起來的一座藏書樓,藏書處名為慈眼堂。1941年王古魯曾前往慈眼堂,歸國后撰文細述在日本尋找和拍攝小說珍本經(jīng)過,后1956年文學(xué)古籍刊行社刊行的雙峰堂評林本就是用王古魯當(dāng)年拍自輪王寺天海藏的照片影印的。“此本既是余象斗所刊,書首序文復(fù)不署名,自出余之手”③,《匯編》題為“天海藏”,朱一玄《明清小說資料選編》、丁錫根《中國歷代小說序跋集》皆題“天海藏”,皆屬失誤,對未睹原始版本和不知版本來歷的后學(xué)來講,實在是以訛傳訛,害莫大焉。
如第433、525、611-612頁,《缺名筆記》作者題為蔣瑞藻,理由是第433頁編者注所云“根據(jù)趙景深《小說戲曲新考·中國小說史料》,題《缺名筆記》為蔣瑞藻撰”。趙景深《小說戲曲新考》曰:“孔輯不錄蔣氏自撰的《花朝生筆記》和《缺名筆記》,體例甚嚴?!雹苁Y瑞藻號花朝生,《花朝生筆記》中亦有“季弟瑞法”之稱⑤,此筆記確實系其自撰。但《缺名筆記》毫無根據(jù),不知趙氏從何得出此論⑥。況且,自己收錄自己的著作,而不知名字,有些說不通。其實,《缺名筆記》(或作缺名《筆記》)并非蔣氏著作。第611-612頁“明人作《水滸傳》圖像者”一則,徐兆瑋(1867-1940)《黃車掌錄》卷五亦錄,比蔣氏所錄多兩句話和一個注,其他均同。徐氏所收有明確出處,出自程瞻廬《〈水滸傳〉圖像考證》(載周瘦鵑主編的雜志《半月》第二卷第十六號)⑦。由此看來,此則材料所謂“缺名”其實是有主的,只不過不是蔣瑞藻。此外,還可從蔣氏《小說考證》中所引《西游補》資料得到印證?!缎≌f考證》卷二《西游補第十八》引《缺名筆記》一則資料后,有蔣瑞藻一段案語,補充介紹董說著作和名字,之后另起標題《西游補》,又引《缺名筆記》材料一則⑧。此處兩則材料,一則案語,皆關(guān)涉董說《西游補》,內(nèi)容異中有同,有關(guān)董說的介紹資料有重合之處,應(yīng)出自三人之手。若云皆為蔣氏所撰,有悖常理。此外,此處兩則材料皆出自《缺名筆記》,看來《缺名筆記》不僅不是蔣氏所撰,而且并非一書?!段饔斡涃Y料匯編》把兩則材料合并一處,撰者皆題為蔣瑞藻,案語在編者注中說明,如此處理,甚為不當(dāng)?!秴R編》上述三處作者皆題為蔣瑞藻,實屬失誤。
如第437頁,《南詔野史》作者題為楊慎。所錄資料以“嘉靖三十九年”開頭,講無賴段暘謀叛事。楊慎卒于嘉靖三十八年(1559),如何記述嘉靖三十九年發(fā)生之事?因而作者題為楊慎,顯然有誤,至少是不妥。關(guān)于《南詔野史》的作者問題,傅光宇指出:作者為倪輅,楊慎曾經(jīng)“薈萃”過,阮元聲曾經(jīng)“刪潤”過,胡蔚增訂過,王崧??^,還說:“經(jīng)過楊慎‘薈萃’的《南詔野史》原本今天已看不到。現(xiàn)在流傳的《南詔野史》,有淡生堂倪本、胡蔚增訂本、王崧??荆脮r應(yīng)該使用確切的叫法,以免產(chǎn)生混亂”⑨?!秴R編》所據(jù)應(yīng)是清代胡蔚增訂本,此本題明四川新都楊慎升庵編輯,大清湖南武陵胡蔚羨門訂正。不管楊慎有無編輯過《南詔野史》,其中《續(xù)紀事》記有明代萬歷、天啟年間及清代事,絕無可能是楊慎所為。“嘉靖三十九年”一條,別本亦有,但文字有異⑩,《南詔野史》曾經(jīng)眾手,此處究竟為誰所補,難以確知。
此外,還有幾處署名不太妥當(dāng)。如第8頁《青溪寇軌》的作者,第461頁《庚子西狩叢談》的作者,還有《歸田瑣記》《浪跡叢談》二書作者,等等。
(二)卷數(shù)
(三)轉(zhuǎn)錄
如第361頁,邱煒萲《五百洞天揮麈》書名有誤,應(yīng)為《五百石洞天揮麈》。此條資料據(jù)阿英《晚清文學(xué)叢鈔——小說戲曲研究卷》轉(zhuǎn)錄,但阿英著中所引書名少一字。《匯編》轉(zhuǎn)錄時照抄,導(dǎo)致失誤。馬本、《三國演義資料匯編》《金瓶梅資料匯編》《聊齋志異資料匯編》等來源一致,皆作《五百洞天揮麈》。阿英偶一疏忽,致使幾本資料匯編沿襲錯誤,后來征引者以訛傳訛更是難以盡數(shù)。
(四)編者注
二、資料搜集
資料搜集主要體現(xiàn)在一些重大資料遺漏、某些早期傳播資料遺漏、同書資料此收彼漏、同人異書資料此收彼漏、個別資料缺字缺文未補等方面。
(一)重大資料方面
一些新發(fā)現(xiàn)、新出土的資料,如馬泰來關(guān)于李若水《忠愍集·捕盜偶成》詩的發(fā)現(xiàn)、1975年上海圖書館《京本忠義傳》殘頁的發(fā)現(xiàn)、南京圖書館所藏八卷本《新刻出像京本忠義水滸傳》的首次披露、日本無窮會藏本《水滸傳》神秘面紗的揭開、馬幼垣著作中所載諸多稀見殘本的發(fā)現(xiàn)、1982年施耐庵考察出土新資料、陳洪綬《水滸葉子》初刻本的發(fā)現(xiàn)等,甚至羅貫中資料《題晉陽羅氏族譜圖》、山西清徐《羅氏家譜》、山西祁縣《羅氏家譜》的發(fā)現(xiàn),等等,這些涉及本事、版本、作者、影響等的重大資料都未收錄,使得《匯編》在資料增補方面明顯滯后,跟不上近50年的學(xué)術(shù)發(fā)展。比如李若水《捕盜偶成》詩的發(fā)現(xiàn),影響重大。上世紀70年代末,馬泰來從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中發(fā)現(xiàn)李若水(1092-1126)《忠愍集》卷二有《捕盜偶成》一詩,詩中明確記載宋江接受招安。后馬氏撰成《從李若水的〈捕盜偶成〉詩論歷史上的宋江》一文,發(fā)表在《中華文史論叢》1981年第1輯?!恫侗I偶成》一詩應(yīng)是目前所知提及宋江的最早記載,它的發(fā)現(xiàn),平息了上個世紀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的一場學(xué)術(shù)論爭,歷史上的宋江曾受招安因此成為定論。所以,它對《水滸傳》的本事研究及宋史研究都意義非凡。類似這種重大資料如果能在《匯編》修訂時及時增補進去,當(dāng)然就會少些缺憾。
(二)早期傳播資料方面
(三)同書資料方面
如阮葵生《茶余客話》卷十八中的資料,除了《匯編》第317-318頁收錄一條,第90-91頁收錄一條外,還有“水滸葉子”“馬吊”“賭卦”“金瓶梅”四條資料未收,皆關(guān)涉《水滸傳》。
如第462頁,余治(1809-1874)《得一錄》,此書有十六卷本和八卷本之異,除書中所收五條外,還有卷十一之一“刪改淫書小說議”、卷十五之四“訓(xùn)俗條約·裕中丞示諭”兩條,此兩條在八卷本中屬卷五和卷七。此兩條中《水滸》《金瓶梅》并提,《金瓶梅資料匯編》收錄,《匯編》未錄。
(四)同人異書資料方面
還如葉德輝,除《匯編》第108、480、610頁收錄葉氏一些序跋、考證文章外,《書林清話》卷五、卷八皆有提及《水滸傳》的資料,《匯編》卻未收錄。
(五)個別資料缺字缺文方面
從圖9中可以看出,所改進的方法收斂速度較快,20次迭代已經(jīng)收斂到一個較好的結(jié)果,最終收斂到一個非常小的適應(yīng)值。
三、資料取舍
資料取舍主要體現(xiàn)在個別資料收錄不完整、轉(zhuǎn)引資料收而原始資料漏、同一性質(zhì)資料此取彼舍等方面。
(一)個別資料收錄不完整
如第8-9頁,《青溪寇軌》第三段中末尾補充記載了韓世忠擒方臘之事,《匯編》不知為何省略,致使“容齋逸史”一段只收半截。此則資料原為:
這是較早把擒方臘之功歸于韓世忠的記載,《匯編》“四方大震”之后略而不收,致使重要信息缺失。
(二)轉(zhuǎn)引資料收而原始資料漏
如第466頁,汪正《先正遺規(guī)》卷一“馮恭定公士戒”中,馮恭定公指明代馮從吾(1557-1627),字仲好,號少墟。卒,謚恭定。陜西人。而作者汪正(1803-1863)乃清代江蘇人。其實,此則資料見于馮從吾《少墟集》卷六“士戒”條,汪氏《先正遺規(guī)》轉(zhuǎn)引輯錄。馮氏是明人,汪氏是清人,一個是資料中的當(dāng)事人,一個是作者,不錄原始資料而錄轉(zhuǎn)引資料,會讓人誤以為所記為清代之事。
(三)同一性質(zhì)資料此取彼舍
還如水滸戲,《匯編》根據(jù)傅惜華《水滸戲曲集》第一集節(jié)錄了《黑旋風(fēng)雙獻功》等六部元雜劇的楔子或第一折,未錄第二集中《寶劍記》《靈寶刀》《義俠記》等傳奇的序跋資料及一、二集中一些書影。
四、資料來源
資料來源主要體現(xiàn)在資料來源交代不明、資料來源失實、同處資料來源不同、資料來源沒有實現(xiàn)最優(yōu)選擇、轉(zhuǎn)錄不慎及轉(zhuǎn)錄有疑等方面。
(一)資料來源交代不明
如第437頁,前文所言《南詔野史》,《匯編》說是據(jù)云南圖書館刊本。事實上,云南省圖書館藏有多種版本的《南詔野史》,有一卷、二卷、三卷本等,各版本題法不一,內(nèi)容有異,究竟是哪種版本,并未言明。
(二)資料來源失實
(三)同處資料來源不同
如第132-134頁,袁無涯《忠義水滸全書發(fā)凡》是據(jù)明刊本,第187-188頁楊定見《忠義水滸全書小引》是據(jù)《萬有文庫·一百二十回的水滸》本。單個來看,這兩處資料來源并無問題。只是,《發(fā)凡》和《小引》明明是連在一起的同處資料,資料來源卻相異。《萬有文庫》版《一百二十回的水滸》是據(jù)袁無涯刊本排印的,初版于1929年?!栋l(fā)凡》僅云據(jù)明刊本,卻未言明到底是哪個版本。是據(jù)萬歷四十二年(1614)袁無涯原刊本,還是崇禎間郁郁堂刊本?抑或?qū)毢矘强??馬本中《小引》和《發(fā)凡》前后相連,皆出自萬歷四十二年(1614)袁無涯刊本《忠義水滸全書》卷首,這樣處理讀者就一目了然,不易產(chǎn)生誤解。
還有同書不同卷的資料,資料來源不同。如《嘯亭續(xù)錄》一書,第538頁卷一據(jù)光緒間九思堂藏刊本,第320頁卷二卻據(jù)《說庫》本。還如《戲瑕》一書,第135-136頁卷一、卷三據(jù)清刻《澤古齋重鈔》本,第441頁卷二據(jù)明萬歷間刻本。雖說無誤,卻給人首尾不能相顧之感。
(四)資料來源沒有實現(xiàn)最優(yōu)選擇
(五)資料轉(zhuǎn)錄方面
五、資料編排
資料編排主要體現(xiàn)在一文(書)分割兩處、時代先后排列不當(dāng)、具體資料分類不妥,標準不一,以及編者注的設(shè)置和編排等方面。
(一)一文(書)的編排
如梁啟超《論小說與群治之關(guān)系》一文,《匯編》分割兩處,一在第336頁,屬于評論編;一在第483頁,屬于影響編。此文不算太長,大體是說小說的影響力,算作一條也未必不妥,卻被《匯編》肢解成兩條資料。節(jié)選時所選起始點不同,導(dǎo)致兩條資料中有一段是完全重復(fù)。
一書分割兩處甚至幾處也多有出現(xiàn)。比如錢希言《戲瑕》一書,分割兩處,一在版本編,一在影響編。還比如胡應(yīng)麟《少室山房筆叢》卷四十一《莊岳委談下》,分割三處,一在本事編(第78頁),一在作者編(第119頁),一在評論編(第189-190頁)。還有一些版本的書首資料,放在一起,一目了然,而《匯編》卻分開處理。如《英雄譜》,《刻印說明》在第136頁,《弁言》在第203-204頁,一個屬版本編,一個屬評論編。還有前面講的《忠義水滸全書》的《小引》和《發(fā)凡》,也是分割兩處。
(二)時代先后的排列
《匯編》在“初版說明”中言“各編中資料,原則上按時代先后排列”,但實際上很多資料的排列并未遵循時代先后的原則。比如“作者編”第117-119頁《七修類稿》《百川書志》《西湖游覽志余》《少室山房筆叢》《續(xù)文獻通考》五條資料未按時代先后排列。《百川書志》序?qū)懹诩尉甘拍?1540),《西湖游覽志余》序?qū)懹诩尉付?1547),《七修類稿》初刊于嘉靖四十五年(1566),《續(xù)文獻通考》編成于萬歷十四年(1586),《少室山房筆叢》引言寫于萬歷十七年(1589),所以按照時代先后排列應(yīng)為:《百川書志》《西湖游覽志余》《七修類稿》《續(xù)文獻通考》《少室山房筆叢》。五條資料均關(guān)涉《水滸傳》的作者,經(jīng)過時代先后排列,誰前誰后,一清二楚,彼此之間的因襲抄錄一目了然。
(三)具體資料的分類
大的分類,涉及編寫體系體例,這里講的是具體資料的分類編排。比如把所有明代雜劇都放到影響編,似乎并不合適。如朱有燉的雜劇出現(xiàn)在《水滸傳》成書前,還是成書后,學(xué)界尚無定論,不宜放在影響編。又如第536頁把柳敬亭說書的資料放在戲曲里,也似不妥。
另有些資料的分類標準不一。如有關(guān)陳洪綬水滸葉子(水滸牌)的資料,有的放在社會影響里(第442、443、481頁),有的放在水滸人物畫里(第608、609頁),標準不太統(tǒng)一。
(四)編者注的設(shè)置和編排
二是編者注可轉(zhuǎn)換為正文資料。如果從求真的角度看,第10頁的編者注“容齋逸史”一處應(yīng)轉(zhuǎn)至正文,否則容易引起誤解;如果從求全的角度來看,第82、202、312、539頁等都可轉(zhuǎn)換為正文資料,而不是作為編者注。如第312頁編者注云:“清魏禧《魏叔子詩集》卷一也有《讀水滸》詩?!边@樣說明,讀者以為魏詩和丘海石《過梁山泊》詩大致相同。其實魏詩乃四言詩,形式、內(nèi)容都與丘詩迥異,完全可作為一條正文資料收錄。有些資料僅只在編者注中提及而未收錄,這與編者對資料的價值判斷有關(guān)。
總之,2002年版《匯編》大體存在資料正誤、資料搜集、資料取舍、資料來源、資料編排等方面的問題,至于排版校對時的文字失誤、句讀的失誤等,更是在所難免。應(yīng)該說,通過梳理、辨析、考證而發(fā)現(xiàn)的上述失誤,是許多資料匯編普遍存在的問題,因而本文還希望在此基礎(chǔ)上進一步提升為如何做資料匯編的理論認識。鑒于《匯編》以上失誤,提出資料匯編可靠性、前沿性、完整性、一致性、原始性、科學(xué)性、考辨性的編寫原則。具體為:
在資料正誤方面,力求資料準確,書名、作者、卷次、來源、按語等必須無誤,不能出現(xiàn)低級錯誤,這是最基本的要求。如有疑問,應(yīng)存疑待考或加以說明。在資料搜集方面,所輯資料要能反映學(xué)界最新研究進展,關(guān)注動態(tài),立足前沿,資料的發(fā)掘盡量做到更新、更全。重大資料不可遺漏,缺字缺文盡量避免。在資料取舍方面,單條資料力求完整,同一性質(zhì)資料力求全面,寧多勿少,不可只收半截或只收部分;不可取二手資料而舍一手資料。在資料來源方面,力求準確、全面,選擇最佳版本,古籍版本信息要交代清楚,同書不同卷的資料盡量使用同一版本,保持一致性。一般情況下不應(yīng)采用轉(zhuǎn)引資料,常見資料更不可轉(zhuǎn)引,可據(jù)他書提供的線索去查找原始資料。難以查閱的海內(nèi)外孤本或曾經(jīng)留下文字記載卻又亡佚的著作可以轉(zhuǎn)引,轉(zhuǎn)錄時也需慎重,保證資料的準確無誤。在資料編排方面,力求分類妥當(dāng),標準統(tǒng)一,排列有序,同一出處的盡量編在一起。合理使用編者注,該說明的一定要說明,寧多勿少;該考辨的一定要考辨,寧精勿誤。
《匯編》乃《水滸傳》研究者案頭必備之書,學(xué)人受益良多,上述失誤與缺憾不過是白璧微瑕,特別是某些資料遺漏,不應(yīng)過于苛求。筆者指出其失誤與缺憾,一是為了使其更加完善、更好地惠及學(xué)林;二是希望引起大家關(guān)注,以推動《水滸傳》及其他典籍的資料整理工作更進一步,提高資料編纂水平。
注:
① 馬蹄疾編《水滸資料匯編》,中華書局,1977年1版,1980年2版。
② 朱一玄、劉毓忱編《水滸傳資料匯編》,百花文藝出版社1981年版;南開大學(xué)出版社2002年版。
③ 馬幼垣《水滸論衡》,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07年版,第109頁。此書第109-110頁指出朱、劉輯本序文作者署為“天海藏”之誤并詳細介紹了“天海藏”。筆者此例乃參考馬著而成,特此說明?!端疂G論衡》初版于1992年。
④ 趙景深《小說戲曲新考》,世界書局1943年版,第104頁。
⑤⑧ 蔣瑞藻《小說考證(附續(xù)編拾遺)》,上海古典文學(xué)出版社1957年版,卷一第36頁,卷二第47-49頁。
⑥ 也許趙氏所言蔣氏自撰僅指《花朝生筆記》,不包括《缺名筆記》,《匯編》編者誤會此意。
⑦ 參見徐兆瑋《黃車掌錄》,《徐兆瑋雜著七種》,鳳凰出版社2014年版,第178-179頁。
⑨ 傅光宇《〈南詔野史〉作者及其它》,《華夏人文地理》1980年第3期。
⑩ 參見[明]倪輅輯、[清]王崧校理、[清]胡蔚增訂《南詔野史會證》,木芹會證,云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399頁。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項目“《水滸傳》資料編纂與研究”(13YJC751055)階段性成果。
作者單位:華南農(nóng)業(yè)大學(xué)人文學(xué)院中文系
責(zé)任編輯:胡蓮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