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軍
秋葵,又稱“黃蜀葵”、“羊角豆”,原產(chǎn)地為非洲(今埃塞俄比亞附近),根據(jù)美國美食作家Robb Walsh的介紹,秋葵最初很可能是由奉行實用主義的葡萄牙奴隸主帶到美洲的,他們?yōu)榱丝刂迫肆Τ杀荆x取了容易種植且營養(yǎng)豐富的秋葵作為奴隸們的口糧。之后,秋葵就在黑人比較多的美國南部各州落地生根,從而走向世界。由于其果實的形狀像辣椒,在江西省萍鄉(xiāng)被稱為“洋辣椒”。秋葵是錦葵科的草本植物,多為一年生,株型挺拔,高1.5米左右,葉互生,呈巴掌狀,有裂片,春天播種,夏天開花,秋天結(jié)果,不耐寒。有時邊開花邊結(jié)果,花果可并存于一株之上。
黃花秋葵的花單生于枝梢部葉腋部位,每朵花的花期為一天左右,花兒比較大,直徑約12厘米,花瓣大部分是淡黃色,靠近花蒂的地方呈紫紅色。其花型和大小都與蜀葵類似,所以叫“黃蜀葵”還是挺形象的。秋葵的花比較有特色的地方是花朵的雄蕊,多條雄蕊融合成黃色圓柱狀,比香煙稍細一些,柱頭是紫紅色的。
秋葵的果實在菜市場非常受歡迎,一個個像是小羊角的“果莢”,吃在嘴里香噴噴、黏乎乎的,又分綠色和紅色兩種,菜市場多為綠色的品種,果莢脆嫩多汁,滑潤不膩,味道鮮美。果實中的種子成熟后可以藥用,叫做“秋葵子”,榨出的秋葵油富含亞油酸、亞麻酸等多種不飽和脂肪酸,是食用油中的珍品。
秋葵的營養(yǎng)成分獨特,可清熱解毒、潤燥滑腸,適用于大便秘結(jié)、小便不利、乳汁不通和水腫等。秋葵果莢含水量高,糖和脂肪含量低,適合瘦身人群,其中的果膠有助于護肝,還可提高耐缺氧能力,看來去西藏旅游的時候多吃點秋葵還能預(yù)防高原反應(yīng)呢。
秀色可餐的秋葵吃法很簡單,可以切碎炒雞蛋、炒蝦仁、煲湯等,都能品嘗到清新的美味。差點忘記告訴大家,生秋葵果莢有些澀味,所以精通于吃的人們總結(jié)出了一些烹調(diào)訣竅,比如番茄的微酸和果香味可以中和秋葵的澀味。用白糖涼拌紅色番茄,與焯過之后的翠綠秋葵搭配,好吃又好看。充分發(fā)揮你的想象力,在盤中給它們鴛鴦配吧!
原料:秋葵、番茄、蠔油、醬油、麻油、玉米油、鹽、白糖各適量。
做法:
1.將秋葵洗凈去蒂,底部切平;
2.把蠔油、醬油、白糖和麻油放入碗內(nèi),拌勻后備用;
3.鍋內(nèi)水燒開,放入少許鹽和玉米油,加入秋葵汆燙約3分鐘,待顏色變翠綠后撈出,在涼開水中過一遍;
4.瀝干后豎立在盤中,澆上備好的調(diào)料;番茄切塊后鋪邊并撒上白糖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