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我的母親》是初中語文的一篇經(jīng)典文章,作者胡適運用樸實的語言,表達了自己對母親深厚的情感。作者除了運用直接抒情的方法來表達對母親的贊頌之外,還運用了兩種手法來表達情感:一是運用鋪墊,為情感表達蓄勢;二是側(cè)面烘托,令情感表達強烈。
關(guān)鍵詞:情感表達;善于鋪墊;側(cè)面烘托
著名學(xué)者胡適在《我的母親》一文里,通過敘述自己少年成長的歷程,表達了對母親的深切懷念?!段业哪赣H》一文語言樸實,感情真摯,讀來令人受益匪淺。
母親是人生的第一位老師。胡適一生成就斐然,一直都很感謝母親,他說:“我的恩師就是我的慈母?!笨梢?,母親對孩子的教導(dǎo)與影響是深遠的。那么,文中作者對母親的深厚情感是怎樣一點點醞釀并傾訴出來的呢?
一、善于鋪墊,為情感表達蓄勢
文章一開頭,胡適并沒有馬上濃墨重彩地描寫母親,而是寫起了自己的童年時代。童年的胡適因身體虛弱,不能跟野蠻的孩子們一起玩耍,被大人叫做“穈先生”。他跟小伙伴們玩“擲銅錢”,被一位老輩笑,自己也感覺失了“先生”的身份。他想學(xué)音樂,遭到族里長輩反對,而后放棄。他想學(xué)畫畫,被先生發(fā)現(xiàn)罵了一頓,又放棄。所以,胡適說在他九年的童年生活里只是在讀書看書。這些內(nèi)容,作者用了三段話來敘述,從第四段引出“我的恩師就是我的慈母”之后才重點談母親對自己做人的教導(dǎo)與影響。
那么前面三段話有什么作用呢?很明顯,胡適敘述自己貧乏的童年生活,正是為下文做鋪墊,為引出母親蓄勢。別樣的童年,正是因為有別樣的母親,最后才能有別樣的人生。胡適簡單的童年生活里,究竟背后有著一位怎樣的母親對他后來的人生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呢?這不禁會引起讀著的探究興趣,從而繼續(xù)往下看。同樣,也正因為童年生活的簡單貧乏,而母親給了他成長的力量,這更令他感謝慈母。
二、側(cè)面烘托,令感情表達強烈
胡適在寫母親是自己的恩師時,一方面寫了母親對自己的嚴(yán)厲教導(dǎo),另一方面還寫了母親對自己的人生影響。特別是寫母親對自己的人生影響時,胡適采用了側(cè)面烘托的手法。例如,大哥是敗家子,到處欠煙債賭債。每年除夕家中總有一大群討債的,大哥早已躲出去了,而母親卻在家里想辦法給每個債主打發(fā)點錢走了。因為是新年,大哥回來了,母親也從不罵他一句。再例如,大嫂、二嫂不懂事,常鬧意見,也常給母親氣受。但是因為母親的和氣,她們不曾有公然相打相罵的事,家里也常會有些太平清靜的日子。文章通過大哥、大嫂、二嫂等人的表現(xiàn),從側(cè)面烘托了母親仁慈、溫和的優(yōu)秀品質(zhì)。
胡適說自己在少年時代受了母親極大極深的影響。他后來的好脾氣、待人接物的和氣,以及能寬恕人、體諒人等,“我都得感謝我的慈母”。正因為如此,他對母親的情感愈加強烈。
除以上兩點外,胡適還用自己最質(zhì)樸、最自然的語言,從正面直接表達了對母親的贊頌。例如“我母親待人最仁慈、最溫和,從來沒有一句傷人感情的話。但她有時候也很剛氣,不受一點人格上的侮辱?!薄拔夷赣H管束我最嚴(yán),她是慈母兼任嚴(yán)父?!薄斑@是我的嚴(yán)師,我的慈母。”我們知道,語言是為表達感情服務(wù)的。文章從頭至尾用樸實的語言娓娓道來,都是胡適真情實感的自然流露。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我的母親》一文之所以令人感動是因為胡適對母親傾注了深厚的情感。從小與母親朝夕相處,他對周圍的人、周圍的事自然十分熟悉,寫起文章來才會得心應(yīng)手。所以,中學(xué)生寫文章,一定要感情真摯,多寫自己熟悉的人和事,筆端才能流淌出感人的文字來。
作者簡介:楊順琴(1975— ),女,湖北省襄陽市第十二中學(xué)一級教師,研究方向為中學(xué)語文教學(xu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