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曉旭
李煜,五代時期南朝最后一個皇帝,世人稱李后主,公元975年,宋兵攻破金陵(今南京),李煜做了宋朝的囚徒,備受屈辱,三年后,被毒死。
李煜是一位多情的皇帝,更是一位極富才氣的詞人。其詞的創(chuàng)作可分前后兩個時期,亡國前,他的詞主要是宮廷生活的寫照;亡國后,由于被囚禁,被屈辱的巨大病苦,他的詞充滿了哀傷抑郁的情調(diào)。且看李煜的《相見歡》一詞,則體會了囚徒的亡國之音。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悟桐深院鎖清秋;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p>
從詞中反映的凄婉情緒來看,它可能作于南唐亡國后,借以來表達他的亡國哀思。詞的上闋寫了登樓所見之秋景,渲染孤寂凄冷的環(huán)境氣氛。首句定幽居者無言登樓的形象,使人看到一個孑然一身,“斯人獨憔悴”的孤影,濃縮了幽居囚徒的全部辛酸。接著寫了抬頭所見的是“月如鉤”,低頭所見的“梧桐深院”,把環(huán)境的凄冷和心境的悲涼完全融合在一起,達到了“亡國之音哀以思”的境界。
詞的下闋寫離愁,直抒亡國之恨。開頭三個短句,主謂倒裝,突出亡國之痛的煩多雜亂和難以排遣。這里暗用絲作喻體,卻更進一步翻出新意,而離愁卻愈理愈亂,作者以千絲萬縷之無法剪斷,無法理出頭緒,形容愁思之紛繁和難解。最后以“別是一般滋味”作結(jié),把生活中嘗遍的酸咸苦辣,說得似透非透,供人咀嚼回味。
這首詞有很強的感染力,它通過具體生動的形象,展示深廣的憂和愁,并創(chuàng)造出深邃動人的意境。如“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弊髡甙殉橄蟮某罨癁樾蜗蟮膩y絲亂麻。比擬心頭愁緒的綿綿不絕,翻騰起伏,這新奇的比喻一下子就把“愁”的情狀鮮明地展現(xiàn)出來。使人不由得為之而神馳泊往。像這樣的詞句,具有巨大的藝術(shù)概括力,達到言有盡萬里無窮的境界。
李煜的這首詞,是他亡國哀思的深刻表達,唱出做階下囚的心酸。抒發(fā)了亡國之恨,開拓了詞的題材領(lǐng)域,是一曲凄婉哀嘆的亡國之音。